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陶瓷生产制造工艺全流程

1、原料精选

a、可塑性原料:(黑泥、白泥) “心脏” 中山黏土

b、瘠性原料:(石英) “骨架” 青田县的叶腊石

c、溶剂原料:(长石) “血液” 湖南衡阳特技长石

2、原料检测

3、原料均化(原料储存决定厂家生产实力)

a、开采均化

b、进厂均化

c、加工后均化

4、原料配比(精确到±0.03%)

5、原料球磨(球磨机内有天然球石或者耐磨的氢氧化铝球石)

加工时间:8——22小时

加工要求:直径只有0.1mm~0.3mm细度(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

6、除铁过筛

把原料中危害产品质量的铁杂质基本除掉,把不合格粗颗粒过筛分离后回球直到合格

为止。

7、陈腐与均化

进入浆池进行均化,然后再浆料里加入色料。

8、喷雾干燥

利用柱塞泵的压力将泥浆喷成雾状,在热风作用下干燥脱水。

9、底料+面料

a、微机配料(瓷质釉面砖)

b、布料系统(抛光砖)

10、压制成型(坯)

a、轻压排气99T

b、加压再排气999T

c、将压力加至终极

11、辊道干燥(生坯)

12、工序分化

可分为施釉(瓷质釉面砖)、不施釉(抛光砖)两种。

13、施釉

施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喷釉、淋釉。

a、喷釉:用喷枪通过压缩空气使釉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喷散成雾状,施到胚体表面。

b、淋釉:将釉浆抽入高位罐,通过釉槽和筛网格的缓冲作用,使釉浆通过光滑的钟罩,

均匀如瀑布一样覆盖在坯体的表面。

14、印花

a、丝网印花

b、胶辊印花

c、3D喷墨、凌空喷印、花纹可以立体凹凸的先进技术

15、炉窑烧制(烧成方式:质变)

a、一次烧成

b、二次烧成

c、晶核烧成(微晶复合板专业工序)二氧化硅晶体

通过超平布料机均匀的布在经过一次烧成的有图案花纹的瓷砖上,喷水加压。使其吸

附在胚体上,再次送进窑炉进行二次烧成。

16、炉窑烧制(温度控制)

从抗折强度只有1.5MPA的半成品变成36MPA以上高强度的成品。

预热带:砖坯在预热带完成有机物的挥发,结晶水的排除,晶型转变以及碳酸盐和硫

酸盐的分解等物理化学反应。

烧成带:瓷砖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烧成带的最高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烧成温

度和保温时间是保证坯体中出现一定量的液相也就是玻璃相,使产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和低的吸水率。即在烧成带成瓷。

冷却带:辊道窑的冷却带分为急冷段、缓冷段和低温冷却段。在急冷段冷风管横贯窑

内辊道上下,对制品进行直接的快速冷却;在缓冷段的窑顶和窑底设置有热风抽出口;在

低温冷却段用轴流风机对制品进行冷却。

17、抛光工序

a、预切边

b、刮平

c、粗抛中抛(半哑光)精抛

d、磨边倒角

e、防污处理(纳米防污剂)

18、文化陶瓷(可定制)

19、质量检测

20、成品包装

21、入库与发货

22、运输


更多推荐

烧成,原料,冷却,压力,雾状,釉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