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计算器2018-看机构持仓的网站

2023年9月15日发(作者:席煜)
上海各区有怎么样的拆迁⾎泪史你知道吗?
上图:上海市中⼼⼋区四号线环内(四号线全长与东京⼭⼿线相等,环内⾯积与曼哈顿相等)在拆预备拆地块图。
【长宁】
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的愚园路、武夷路、新华路,都拥有着不逊于法租界西区的优雅居住环境。万航渡路两侧的兆丰公
园(现中⼭公园)和圣约翰⼤学(现华政),是长宁独有的风景线。8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虹桥开发区和古北新区,
使长宁变成了有钱⼈的天堂。连接市区与机场的虹桥路,坐落着西郊宾馆(天⼦⾏宫)和上海动物园(原虹桥⾼尔夫球
场)这两⼤重量级地标,如今也已成为别墅林⽴的低密度住宅区。
⾔归正传。⽓质⾼雅的长宁也曾有⼤⽚棚户。以前的长宁路远没现在这样宽,道路两边都是成⽚的贫民窟。从中⼭公园
开始,⼀直到古北路桥(那时还是⼈⾏桥),棚户绵延不断。此外,越界筑路地区,尤其是⼤西路(延安西路)两侧,
也分布着零星的⼩型贫民窟。
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长宁路的拓宽,两边的棚户⼀⽚⽚地被拆除,开发成⽬前均价4万的⾼层住宅区。
2017年末,长宁将不会有任何⼀⽚棚户区或城中村。
这⼏年长宁的动迁可谓硕果累累。曹家渡长宁路上那⼀⼤⽚⽼式⾥弄如今已变成了“长宁88⾦廷”⾼档⼩区;江苏路昭化
东路的街坊⽬前也在建造⼀栋很⾼的⼤楼;淮海西路上钢⼗⼚旁的⼀⼩块棚户如今也造起了多层的住宅。还有凯桥绿地
东侧那⼀块,昭化路北侧那⼀块,延安西路靠近交⼤法华校区的⼀⼩块,这些内环内“历史悠久”的棚户区都已成为真正
的历史。
在内环线以外,宋庆龄陵园西南侧的⼀块,延安西路以南古北路以西的⼀⼩块,剑河路以东青溪路以南的⼀块,这些城
中村也都被夷为平地。
值得⼀提的是仙霞路威宁路延安中学体育场边上这⼀⼤块段留存多年的城中村,如今也已成为宝华紫薇花园,售价达7
万⼀平(所谓延安到哪⾥,豪宅到哪⾥)。
⽬前长宁正在拆迁的地块有如下⼏⽚:
1、万航渡路湖丝栈旁的那⼀块。包括⼀⼤⽚棚户区,三栋⽼公房以及⼀⼩⽚⼆级旧⾥。在苏州河与华阳新村之间,附
近基本都是⽼楼。这⽚地区的改造将有助于扭转长宁华阳地区单调、破落的城市⾯貌。
2、安化路(近江苏路)以北的⼀⼩块。江苏路上有两条不为⼈知的安静⼩路——安化路和利西路,坐落着很多⽼洋
房。但也留存着⼀些旧⼚房和⽼棚户。安化路以北的那⼀块旧区,两栋⽼⼚房已经拆除,但⼀⼩⽚棚户仍在拆迁中。
3、龙之梦以北,中⼭公园西侧这⼀⽚。有⼀定岁数的⼈应该都记得,90年代时沪杭铁路内环线长宁站附近都是乱糟糟
的。随着明珠线的建成,这⼀带的环境改善不少。但最后⼀⽚棚户区依旧存在,拆了两年多,还没拆完。等这⼀块拆掉
了,中⼭公园商圈也就完美了~
4、长宁路以北,临近华阳路的地⽅,还有两排⼆级旧⾥,⽬前正在拆迁中。虽然⼆级旧⾥并不算棚户,有⼀些海派特
⾊和建筑艺术价值,但毕竟没有抽⽔马桶等基本设施,所以也只能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长宁的⼆级旧⾥很少很少,
⼆级旧⾥最多的还是虹⼝和杨浦,集中在北外滩和东外滩。其次就是南市⽼城厢地区了。
除去以上四块正在拆迁的,长宁只剩下⼀块尚未拆迁的棚户了!
最后的⼀块!
在90年代初,闸北内环内⼏乎每⼀⼨⼟地都被棚户覆盖,中环沿线⼀直到2000年都是⽼⼚房⼀统天下。
闸北内环内唯⼀的成⽚⽯库门⾥弄,位于西藏北路以东,河南北路以西,天⽬路以南,苏州河以北。中间有着⼀条享誉
沪上的七浦路。因为这⼀⽚区域原来是属于公共租界,在抗战时期并未遭受⽇本⼈的轰炸。这⾥的⽼宅⼏乎全是⼀、⼆
级旧⾥(以⼆级旧⾥为主),并⽆棚户。(科普⼀下,⼀级旧⾥包括新式⽯库门以及结构较好、建设较晚、设施较全的
⽼式⽯库门;⼆级旧⾥包括⼴式⽯库门和建筑式样陈旧、设备简陋、屋外空地狭窄、⼀般⽆卫⽣设备和独⽴厨房的砖⽊
结构⽼式⽯库门)。
⽇本侵华时期,⼏乎整个闸北都被夷为平地,之后遍地都是棚户简屋。建国后的头30年,虽然宣称“穷⼈⼤翻⾝”,但真
正得以改造的棚户区,只有蕃⽠弄(天⽬西路共和新路)等极少数⼏块。党的喉⾆翻来覆去也就只能宣传蕃⽠弄……
改⾰开放后,闸北棚户最先开始成⽚动迁的,⾃然是新客站附近。90年代,区政府打算把上海⽕车站南⼴场打造成“不
夜城商圈”,太平洋百货、不夜城商厦、长城假⽇酒店均是那个时期的产物。2002年底,共和新路⾼架边上的不夜城绿
地建成,这⼀⽚商圈基本成型。⽽这两年,随着长安路上⼀⼤⽚棚户区(原来曾是沪上哈密⽠的⼤本营)拆迁完毕,⽕
车站以南、共和西路⾼架以西,已⽆贫民窟!
⽽北⼴场地区,从90年代开始,就⼀直是闸北⼈民的痛。那时南⼴场已经初见起⾊,⽽北⼴场仍被连绵不绝的棚户团团
包围着,彼时的新民晚报经常也会刊登北⼴场⼀带居民的呼声,希望能够早⽇动迁。
⽽这⼀⽚区,也⼀直都是闸北的“流氓窟”。太阳⼭路⼀带,⼤洋桥⼀带,名声都⾮常恶劣。⽕车站前的中兴路,⼜窄⼜
乱,完全就把⼤上海的脸⾯给丢光了!2000年以后,这些棚户区都成了打⼯者的乐园,毕竟离⽕车站那么近。
在世博前⼣,这⾥终于也迎来了新时代。恒丰路旱桥两侧的棚户,在短短⼀年⾥都消失殆尽。中兴路从两车道拓宽成⼋
车道,马路两边全部拆光光。太阳⼭路⼀带,也造起了中海万锦城1、2、3期,成为北⼴场难得⼀见的⾼档社区。彭越
浦以东,共和新路⾼架以西,内环⾼架以南,⽕车站以北,只剩下零星的⼀点棚户简屋了。可以说,2008-2011年之
间,沪北变化最⼤的莫过于这⽚北⼴场地区。
西藏北路以西的⽚区,如乌镇路、国庆路、蒙古路、曲⾩西路,都是棚户简屋,⽬前正在如⽕如荼地拆迁中。
海宁路以南,西藏北路以东,河南北路以西,苏州河以北,如今只剩下⼀个街坊(浙江北路七浦路)正在动迁,其他都
已被夷为平地!!短短3、4年,就完成了6、7个街坊的动迁,这才是上海速度!
⽽海宁路以北,依旧是成⽚的⽯库门,⼏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区。其中两个街坊可能将于今年开始动迁(开发权归珠
江所有,动迁协议已基本签定)。200⽶以上的写字楼应该也是建在这⼀带。
中⼭北路⾼架以南,3号线铁轨以北,共和新路⾼架以东,虹⼝区以西,这⼀⽚区,残留的棚户还有很多。
1、⾸先看交通公园附近的这⼀块,原来都是棚户,2004年落成的精⽂城上城是个⾮常漂亮的商品房社区,旁边则是
2014年竣⼯的⾼层动迁社区。
2、由西藏北路、天通庵路、宝通路、中兴路围合⽽成的区域,是规划于2004年的“中兴城”,后改名为绿洲雅宾利花
园。受阻于动迁进度缓慢,2008⼩区⼀期(3栋⾼楼)才完⼯。时⾄今⽇,新建成的也只有⼆期社区(仅2栋楼)、三
期中兴绿地(因地下规划有乐购超市,北⽚绿地拖了好⼏年才完⼯)。四期还在建设中,规模很⼤,约有10栋楼,动迁
⼯作也搞了好多年。⽽中兴绿地北⾯依旧是⼀⼤⽚⾮常简陋的棚户,可能是五期写字楼的地块吧。
3、当前闸北另⼀个正在建造的商品房社区是东宝兴路上的青蓝国际(⼀期),这块邪地从动迁到晒地再到开⼯,拖了
⼤概有10年了。⼀期西侧的⼆期地块,动迁还剩下些许收尾⼯作。⼩区南⾯则⼜是⼀⼤⽚棚户,不知何时能拆。北⾯的
青云路上也有⼀⼩⽚棚户。
4、共和新路和西藏北路之间,也零星散落着好⼏块⼩型棚户区。
5、临⼭路“蒙特利名都城”北⾯的两⽚街坊,拆迁已基本完成,只剩下⼏栋旧⼚房。
6、永兴路近西藏北路,铭德国际⼴场后⾯的那⽚街坊也在拆迁ing。
7、最后是宝⼭路、宝源路、宝通路⼀带,可谓是⽯库门与棚户区交杂。其中还能看到⼀⽚和淮海中路上某⼩区造型完
全⼀样的新⾥!
想当年,宝⼭路沿线可以说是华界的精华地段,虽然⽐不上租界,但远胜于南市⽼城厢。可惜1932、1937年两次轰
炸,这⾥繁华不再。
⽽在闸北内中环间,基本上都是⽼公房和中⾼档商品房。柳营路以北靠近普善路的⼀⼩⽚棚户已被夷为平地,西宝兴路
和北宝兴路沿街还有⼀点点简屋。
在⼤宁灵⽯公园北侧,原本是⼀⽚⼯业区,现在变成了上海多媒体⾕,已建成近⼗个商业项⽬,其中包括旧⼚房改建⽽
成的⼤宁中⼼⼴场。⽽多媒体⾕以东,则建成了新梅共和城、宝华现代城、慧芝湖花园等环境优雅的⾼档社区。昔⽇的
破落⼯业区摇⾝⼀变成为⼤宁国际社区,⾏⾛在其间,偶尔还是能看到⼀些尚未搬迁的⼚房,预计五年之内肯定会夷为
平地。
⽽中环线以北,南何⽀线铁道以南,这两年的变化有点⼤。好⼏⽚⼚区都被拆平了,只剩下曾经辉煌⼀时的彭浦机器
⼚。
这块⽚区中,共和新路以西是市北⾼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其中短短的⼀条江场三路上集中了很多⾼科技企业。⽽江场西
路上的中铁中环时代⼴场,汶⽔路⽴交旁的祥腾财富⼴场也都是这⼏年新落成的⼤体量商务设施。⾄于共和新路以东,
可能打算同时搞商业和住宅,多个地块已接近完⼯。
⾄于南何⽀线铁道以北,就是彭浦新村了。当年良宇同志被分到⼀套这⾥的房⼦,但嫌太远、太冷清,没要。这⾥没有
棚户简屋,也没有⽼⼚房,有的只是平民化的居住氛围,热热闹闹的夜市(彭浦炸猪排的招牌现在遍布全市了。。。
)。
【普陀】
长寿路沿线原以旧⼚房居多,90年代末⼚房⼀拆,⾼楼就鳞次栉⽐地建起来了。
苏州河以北是租界外,以棚户为主。
这就要感谢市府对“两湾⼀宅”的重视了。在棚户改造的浪潮中,领导们⾸先选中的是普陀区的两湾⼀宅,⽽不是闸北的
北⼴场,也不是虹⼝的虹镇⽼街,更不是杨浦的茭⽩园路。所以普陀内环东北部,也就“率先实现”⾼楼林⽴了。
⾄于东新路(新湖明珠城)、曹杨路(绿地世纪城)的动迁,可以被看作是正常的发展节奏,毕竟从95-05年每个区都
有⼀定规模的动迁量的。
⾔归正传,来谈谈普陀现存的棚户和城中村。
内环内,只剩下两⼤块了!
1、⽩⽟路、宁夏路、苏州河围合⽽成的这⼀⽚,北⽚有⼀块“两万户”住宅,南⾯靠苏州河则有⼀⼤⽚棚户。短短半年内
就完成90%以上的动迁,因为给的钱多。
2、另⼀块则是东新路沿线的“东新村四期、五期”了。四期位于东新路以南、苏州河以北,已经拆了⼀⼤半了。五期位于
东新路以北,凯旋北路以南,尚未有动迁的迹象。
除此以外,普陀内环内找不到任何⼀处棚户了!只能在长寿路沿线看到⼀些⼆级旧⾥。
接下来谈谈内环外的。
1、⾸先是中⼭北路交通路、光新路围合的这⼀块棚户,⼩时候从闸北前往普陀⼀眼就能看到,实在是触⽬惊⼼。所幸
⽬前都已经快要拆完,届时云岭西路也可以扩宽了。
4、⽯泉新村旬阳路两侧的两万户住宅。正在拆迁中,进度喜⼈。
5、汉阴路和光新路之间的棉纺新村。即有棚户也有两万户。⽐⽯泉新村早拆N年,但进度却⽐⽯泉新村慢……
6、武宁路以南、曹杨路以东、上海星港⼩区以西。⼀⼩块棚户,不知何时能开始拆迁。
7、中⼭北路以北,兰⽥路两侧。其中兰⽥路东侧这⼀块规模较⼤,由棚户和两万户混合⽽成。紧邻教育学院。不知何
时能开始拆迁。
8、曹杨路以东,铜川路以南的⼀⼤⽚,由⼚房和城中村交织⽽成。紧邻真如副中⼼核⼼区。
9、祁安路往北⾛到底,这⼀⽚是⼤型动迁⼩区,⼩区北⾯尚有两⽚没有拆除的城中村,不过也快了。
基本上也就这些了吧。估计7、8年⾥,绝对能拆完了。难度最⼤的还是真如,其他的动起来应该都很快。
【徐汇】
华⼭路以东、长乐路以南、陕西南路以西,肇嘉浜路以北,是法租界西区。衡⼭路、复兴中路、淮海中路都是有名的马
路。这⾥“⽂物”众多,有⽆数名⼈故居和历史优秀建筑,⼏⼗条林荫道永不拓宽,⽼洋房、⽼公寓、新式⾥弄⼏乎都是
艺术品。
徐家汇算是很繁华的,尤其是漕溪北路两侧,但繁华之余也相当嘈杂。
⽽徐家汇之外,⼗年前都是⼀⽚荒凉。
⼗年前沿着宛平南路⼀路往南⾛,出了内环就是⼀⽚尘⼟飞扬,狭窄的马路两边都是棚户简屋,再⾛下去漫天的尘⼟顿
时阻挡住我的步伐。后来才知道,当时这⾥坐落着沙⼟和煤灰码头,环境不是⼀般的恶劣。
那时零陵路、斜⼟路上的⽼公房,⼏乎就没有成⽚平改坡的,远不如同期的长宁、卢湾、静安。
上海南站西侧、沪闵路东侧也修建了南宁路、安定路、宾南路等新道路,新兴的商务和住宅区正在建设中。
原本已经⾮常成熟的漕河泾开发区,这些年⼜陆续建起了很多新建筑,造型都相当给⼒。
下⾯我就来谈谈徐汇的棚户拆迁史。
解放后,肇嘉浜⽔上棚户区成为历史。50年代,填浜筑路,上海最宽阔的马路就此形成。
90年代之前,从徐家汇到万体馆⼏乎都是旧⾥和简屋。万体馆以南,完全就是乡镇景象,⽆处不在的农⽥、城中村,相
⽐之下⼤杨浦还真有城市的感觉……整个90年代,徐汇都在⼤拆⼤建。
但徐汇太⼤了,到2005年前后,内环内是建设得⽐较不错了,可内环外依旧是⼀⽚乡⽓。
05年⾄今的这⼗年⾥,徐汇区有哪些变化呢?
1、⾸先看看法租界。在建国西路嘉善路,有⼀⽚保留了⼏⼗年的棚户,把嘉善路都阻断了。印象⾥是世博会前后才拆
的,造起了豪宅嘉御庭。
2、宛平南路两侧,龙华路以南。随着宛平南路拓宽,沿线的棚户也陆陆续续拆完了。如今马路两边都已是豪宅社区。
3、中⼭南⼆路⾼架南侧(⼤⽊桥路和瑞⾦南路之间)。这⼀⽚棚户⾮常碍眼,内环线边上竟有如此脏乱差的贫民窟,
4、罗秀路以南,长华路两侧。东侧的⼀⼤⽚正在拆迁。
5、3号线龙漕路站——⽯龙路站的⼤转⾓。都可以看到农⽥。已进⼊收尾⼯作。
6、斜⼟路南丹东路⼝⼏排两万户。已进⼊收尾⼯作。
7、龙华中路以南,枫林路(延长段)东侧。拆了好⼏年,似乎进⼊收尾⼯作。
8、龙吴路东侧滨江地区,从沪杭铁路到外环线,零星分布着4块⼤⼩不⼀的城中村。均已进⼊拆迁收尾阶段。
9、虹梅路以东中环线以西,⾮常狭⼩的⼀⽚城中村。属于徐汇与闵⾏交界地带。
10、⽼沪闵路以西,罗秀路以北姚家塘地块。尚未开拆。
不出意外的话,在3、4年内,徐汇区就能成为零棚户、零城中村的优雅城区。
【虹⼝】
90年代开始,虹⼝⼀步步沦落。
普陀在棚户原址上建起了中远两湾城、新湖明珠城、绿地世纪城。闸北这些年北⼴场、苏河湾的拆迁也是如⽕如荼。反
观虹⼝,拆迁速度远远落后于闸北,⽆论是虹镇⽼街、北外滩还是海伦路,都能看到残留的⼤⽚旧区。
⾸先看虹镇⽼街,这是和北⼴场、三湾⼀弄齐名的⼤型棚户区。关于虹⼝的旧改新闻,⼀⼤半都围绕着虹镇⽼街。⽽这
⼗⼏年来虹镇⽼街的拆迁速度,实在是慢得令⼈惊叹!
瑞虹新城,曾是97年智⼒⼤冲浪“七⼋七⼋奖平⽅”节⽬的奖品。第⼀期住宅,只有寥寥⼏栋楼。到2005才竣⼯的⼆期,
同样只有寥寥⼏栋。毗邻华师⼤⼀附中的三期,竟只有两栋楼!临平路上⼀期与⼆期之间的四期,到了2011年才姗姗来
迟。五期规模也不⼤,也就五栋楼。每⼀期,都只是占满了⼀块⼩⼩的街坊。其他的楼盘,⽐如虹叶茗园、紫虹嘉苑、
建邦16区⼀期,中信和平家园,体量也都很⼩。
反观普陀的中远两湾城,就有⾜⾜30余栋楼!新湖明珠城、绿地世纪城也是规模庞⼤。普陀当年⼀拆就是⼀整⽚,⽽虹
⼝却是⼀⼩⼝⼀⼩⼝地细嚼慢咽……
现在,建邦16区⼆期都已结构封顶,瑞虹新城六、七期也已开⼯。但整个虹镇⽼街地区,还有⼤⽚的棚户尚未拆完:
1、天宝路、新港路、虹镇⽼街、天镇路围合⽽成的两个街坊。北临和平公园。应该是瑞虹⼋期吧。正在拆迁中。规模
相当于瑞虹⼆期+四期。
2、东沙虹港路、泾东路、四平路围合成为三⾓形区域。狭长⽽辽阔的沿河棚户带,⼤约有两个瑞虹五期这么⼤。不知
何时能开拆。
3、新港路以北,⾦轩⼤邸南⾯很⼩⼀块。拆了⼗多年都没拆完……发⽣了⽕灾之后被曝出原来拆迁队在出租空屋。
4、虹镇⽼街以东,三河路以北的三⾓形街坊,由棚户和两万户组成。⾯积和瑞虹五期相仿。不知何时能开拆。
5、沙虹路、瑞虹路、天虹路、虹镇⽼街围合⽽成的街坊。拆了三四年了,依旧没拆完。北⾯邻近师⼤⼀附中的街坊倒
是已经开始打桩了。
6、飞虹⽀路以西,紫虹嘉苑以北的很⼩⼀块。不知何时能开拆。
9、稍远⼀点还有天⽔路以北、四平路以东、爱家豪庭以南、沙泾港路以西这⼀⼤⽚棚户。不知何时能开拆。
看看,那么多地块,⾯积都不⼩,⽽且⼤多都还没摆上拆迁办的议事⽇程。虹镇⽼街战役结束时间遥遥⽆期。
虹⼝另⼀⽚拆迁热⼟,则是地理位置极佳的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
早年骑车徜徉于长治路、东长治路⼀线时,感觉相当好,马路两边的建筑很有味道。可惜,现在马路拓宽了,沿线的街
坊都逃不过被拆迁的命运。
上海⼤厦后⾯的这⽚街区也⾮常精致,原本可以考虑打造成另⼀个外滩源。可惜,造外滩隧道时这⾥的路⽹进⾏了全⾯
改造,原本那栋留存了⼏⼗年的三⾓形⼤楼变成了⼀块平淡⽆奇的绿地……
北外滩的另⼀⼤亮点就是犹太⼈街区——霍⼭路、惠民路、临潼路这⼀块。这⾥的建筑相对⽽⾔更加精美,⽽且⼜有历
史意义,所以是整个北外滩区域唯⼀确定成⽚保存的街区。
毕竟整个北外滩的⼤多数⽯库门档次都不⾼(其中还零星夹杂着些许棚户),要逊于四川北路沿线的房⼦,更是远不如
法租界西区。所以也注定了北外滩⼤拆⼤建的命运吧。
但问题上,北外滩拆得也太慢了吧。。。
像城区,也不像郊区,更像是⼀⽚被遗忘的异次元⾓落。
周家嘴路以南,最西⾯是被媒体称为“平凉西块”的⽚区,旧称“⼋埭头”,曾经是⼀⽚⾮常热闹的街区。这⾥主要的建筑是
⽯库门,伴有零星棚户。李敖的母校市东中学就坐落于此,校舍建筑总算在拆迁中被保留了下来。⼋埭头北块的数个街
坊已经拆平,围绕着国歌纪念⼴场,将建起写字楼和中⾼档住宅,西门⼦等企业已落户于此。南块的⼏个街坊正在拆迁
中,进度⽐起北⼴场还是慢了很多。⽬前整个⽚区仍有⼀半以上的地块尚未启动拆迁。
茭⽩园路兰州路⼀带,杨树浦港的两岸坐落着⼤⽚的棚户,占地⾯积⾜有和平公园这么⼤!这⽚棚户的东北⾯,则是⼀
⽚占地同样辽阔的废弃⼚区(靠周家嘴路、黄兴路)。
杨浦⼤桥两侧著名的“⼤桥街道”,因为穷⽽闻名。南浦⼤桥凭借世博的契机,完成了⿇雀变凤凰的腾飞。可惜杨浦⼤桥
没这么好的运⽓,桥的下⽅依旧是城市疮疤。
杨浦⼤桥东侧,相当⼤的⼀⽚旧区,⾯积都超过黄兴公园了……不过这不是纯粹的棚户区,中间还有相当⼤⼀部分⼆级
旧⾥,差不多也算是上海最简陋的⽯库门⾥弄了。在世博前⼣的⾯⼦⼯程中,这⼀⽚棚户和旧⾥,屋顶的砖⽡还被统⼀
涂成红⾊……⽬前临清路以东的⼀⽚街坊已经开始拆迁,不过进度还是有点慢。
凉州路两侧也都是棚户林⽴,跟路名⼀样荒凉。
定海路、定海港路⼀带更是“流氓窟”,出过好⼏个杨浦⼤亨。
周家嘴路杨浦站对⾯,原先⼀⼤⽚旧区(由两万户和棚户组成),现已基本完成拆迁。也算是杨浦东南部这两年最⼤的
拆迁成就之⼀。
杨浦的棚户区很多,除了上⾯提到的成⽚区域,还有⼀些零星的棚户,,⼤量的50年代苏联式棚户级⼯⼈新村,以及五
⾓场⼀些民国时期遗留的⽼房⼦。
虹⼝和杨浦都是上海旧区改造的“⽼⼤难”。
【静安】
50年代时静安就没有什么简陋的住宅,只有曹家渡、镇宁路等和长宁接壤的地⽅有零星棚户。90年代,这些棚户被早早
地拆除。
静安区90年代以来拆掉的房⼦⼤多是质量不错的⽯库门,只有档次最⾼的新式⾥弄、花园⾥弄,才能被永久保留。
这⼏年静安的拆迁主要有这⼏个区域:
1、⽯门⼀路⼤中⾥。⽆数⼈惋惜的⽯库门街坊,⽆数⼈怀念的吴江路东段,将被改建成主楼200+的太古⼴场。
2、陕西北路、昌平路、江宁路、海防路围合⽽成的街坊。晒地两年多了。
3、新闸路江宁路甄庆⾥,也拆了多年了,即将收尾。
4、康定路万春街地块。已拆完。
5、常德路以东,康定路以南地块。位于静安豪景西侧。已拆完。
6、常德路以东,康定路以北地块。位于静安豪景北侧。正在拆迁中。预计会保留部分建筑。
7、昌化路东侧,安远路南侧的街坊。旧⾥已拆完,但仍有⼏栋⽼⼚房留着。不知有何规划。安远路以北(属于普陀
区)的锦绣⾥也即将拆完。
8、东⼋块。因为周正毅事件,此区域的拆迁停滞了近⼗年。如今南部已建成静安雕塑公园和上海⾃然博物馆新馆,北
⾯200+的写字楼静安中⼼正在建设中。剩下的街坊,有⼀半都在动迁中,将最⼤程度地保留原貌。
【卢湾】
卢湾段的东半部,90年代经过韩区长的⼤⼒改造,早已是⾼楼林⽴,充满时尚⽓息。此段仅存的⼀⽚⽯库门街坊——尚
贤坊,将在其北侧新建⼀栋风格与之相得益彰的200+⼤楼。
再往南看。重庆南路⾼架以西,酒吧街茂名南路、出版社⼀条街绍兴路、法国梧桐修剪得特别精致的瑞⾦⼆路、⼗分幽
静的思南路、还有复兴公园旁独栋洋房林⽴的皋兰路、⾹⼭路,都将法租界的⽓质彰显得淋漓尽致!⽽再往南⼀点的泰
康路⽥⼦坊,则是充满SOHO⽓质的旅游胜地。
⾄于重庆南路⾼架以东,则显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复兴中路以北,由于紧邻新天地和太平桥公园,这⾥成为了⾮同⼀
般的豪宅区,当年华府天地8万⼀平⽶曾是汤⾂⼀品开售之前的沪上最⾼单价。此地的⾼端住宅有翠湖天地1、2、3期,
⾼品质写字楼有企业天地1、2期,⽽规划中的3期⾼度将超过300⽶,⽬前基本完成腾地⼯作。再往东⾯,西藏南路沿
线的东台路古玩街也已进⼊拆迁阶段。
⽽复兴中路以南,⼀直到徐家汇路,则是品质相当⼀般的⽯库门,⽽且还是连绵成⽚的。⽬前复兴中路沿线的两块已经
率先拆迁,继续开发翠湖天地,动迁成本在1万美元/㎡以上,预计售价也肯定是在2万美元/㎡以上的。其余那么多街坊
主要属于中海,中海表⽰拆不动,⾄于售价么,3万美元/㎡?。
再往南看,徐家汇路沿线,则是⼤名⿍⿍的打浦桥。作为90年代卢湾区同时也是上海市旧区改造的典范,这⾥早已看不
到任何⼀⽚棚户简屋。原来的臭河浜变成了宽阔的瑞⾦南路,原来的简陋房屋变成了⾼层住宅。值得⼀提的是,这⼀带
的住宅楼,平均⾼度是全市最⾼的。可能因为当时还没出台容积率的限制吧。
⽽卢湾最南部,则是⼯业聚集带——五⾥桥区域了。只不过,从卢浦⼤桥眺望下去,⽬前已完全看不到⼀丁点⼉⼯⼚的
影⼦,因为这⾥是世博会的重点开发区域啊!原来巴掌⼤的南园公园,被扩⼤了2-3倍!原先的⽼⼚房,都变成了漂亮
的玻璃幕墙⼤楼。如此景致,⽆疑为黄浦江增添了⼀抹亮⾊!
最后提⼀句,卢湾应该是⽬前拆迁规模最⼩的城区了,貌似只有复兴中路和东台路两块拆迁基地。虽然卢湾的⼆级旧⾥
数量要远远多过静安……
【黄浦】
这⾥的黄浦,不包括卢湾,也不包括南市。
⽼城厢以北的租界黄⾦地段,上海现代城市⽂化的发祥地!
由于黄浦与南市合并后,旧改重点放在了董家渡和世博区域,所以⽼黄浦这⼗年来的拆迁近乎停滞。
这两年终于拆完了凤阳路新昌路街坊的南⾯半块。⽼黄浦仅有的拆迁成就啊……
还有⼈民路以北,四川路、江西路这⼀带的⽯库门,⽬前也在拆迁,进度挺快。
福州路书城附近的⼀⽚⽯库门也在拆,不过进度好像挺慢的。
⽼黄浦陈旧的⽯库门数量很多。主要集中在北⾯,苏州河沿岸,北京路沿线,可以看到成⽚的弄堂。但继新昌城之后,
这⾥再也没有诞⽣任何⼀块新的商品房社区。
北京路五⾦⼀条街,简直就是丢上海的脸⾯。离南京路那么近的地⽅,居然搞五⾦⾏业,真是计划经济遗毒啊!据说这
些年五⾦⼀条街的⽣意不⾏了,希望早⽇搬迁吧,北京路做任何产业都⽐做五⾦好。
近些年⽼黄浦做得最好的改造项⽬,⾮外滩源莫属了。能够把陈旧破败的街区搞得这么漂亮,⽽且⼜不失古朴典雅,真
是值得在全区、全市推⼴。外滩后⾯的四川中路、江西中路,完全就可以按外滩源的⽅式进⾏改造。虽然我知道,黄浦
区其实也没啥钱……
【南市】
如果说公共租界、法租界代表着西⽅殖民⽂化,那么上海县城就代表着中国传统⽂化。
如果说公共租界、法租界代表着西⽅殖民⽂化,那么上海县城就代表着中国传统⽂化。
先来说说南市的⽼城厢部分——由中华路、⼈民路围合⽽成的区域。⽬前这⽚区域内70%以上的旧房保存如故。
谈谈⽼城厢的历史。原来中华路、⼈民路是上海县城的城墙,“⽼西门”、“⼩东门”这些⽿熟能详的地名⾃然是城门所在的
位置了。如今城墙只剩下⼤境阁旁边的⼀⼩段还保留着。2002年左右,⼤境阁与城墙所在的街坊得以拆迁改造,旁边的
旧屋变成了绿地,原址位于西林后街的⽩云观也迁址到这块街坊。
原来县城内有两条东西向的河道——⽅浜和肇嘉浜。20世纪初,都被填浜筑路,⽅浜变成了⽅浜中路,肇嘉浜变成了复
兴东路。很多年轻⼈可能奇怪,肇嘉浜不应该是在肇嘉浜路、徐家汇路、陆家浜路⼀线的吗?其实肇嘉浜过了制造局路
⼀带就向上拐弯了,沿着⽅斜路、复兴东路,流经⽼城厢。所以⽅斜路所在的街区旧名“斜桥”。
到了21世纪,⽅浜中路被打造成“上海⽼街”商业街,虽然业态档次⽐较低,环境也不尽如⼈意,但也还算热闹。新建的
豫龙坊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与⽼城厢的风格相得益彰,⼜充满现代建筑之时尚感。
原来相当狭窄的复兴东路(60年代以前还是弹格路),被拓宽成了⼋车道的宽敞⼤道,并建造了双层隧道通往陆家嘴。
原来只有两车道的河南南路,在2006年左右也拓宽成为六车道的主⼲道。
复兴东路与河南南路,⼀横⼀纵,成为⽼城厢内的交通⼲道。⽽区域内的其他道路,则都是狭窄的断头路,绝⼤多数都
是“路还没车宽”。
很多⼈说要保护⽼城厢,不宜⼤拆⼤建。⽽我则不以为然。
其实⽼城厢的原风貌早在100年前就被破坏殆尽了。原有的城墙被拆光光,原有的河道被填浜筑路,原有的江南传统⽼
宅被改建成了⽯库门弄堂(⽽且还是最简陋的那种弄堂)。相⽐之下还是松江仓城、青浦朱家⾓、⾦⼭枫泾保留了更多
古时的风貌。
所以我觉得,南市⽼城厢⾥真正的瑰宝,只有豫园、⽂庙、书隐楼、⼤境阁等少数地点,其他区域,拆了也⽆妨。
不过⽼城厢的拆迁还是颇为缓慢的,可能因为现在政府控制容积率,露⾹园路这样⼨⼟⼨⾦的地⽅居然在造⼤⽚的别
墅!
由河南南路、复兴东路这两条⼗字交错的主⼲道,可将⽼城厢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块。让我们逐⼀来看每⼀
块的历史和现状。
⽼城厢西北块,(主要道路有⼤境路、露⾹园路),⼤境阁与旧城墙坐落于此。该⽚区拆迁进度喜⼈。90年代沿着河南
南路造起了太阳都市花园,是⽼城厢内最⾼的住宅了。09年左右露⾹园路以西、⽅浜中路以北区域开始拆迁,建起
了“露⾹园”⾼档社区,⽬前⼀期公寓已经竣⼯,⼆期别墅正在建造。⽽这两年,露⾹园路以东的四块街坊也快拆光了!
只留下了开明⾥这⽚精致的⽯库门。原本开明⾥在这⽚区域⾥算是鹤⽴鸡群了,有⾜⾜三层⾼,屋顶⽤的还是西式红
⽡,⽐周围两层楼的⾥弄看上去⾼档不少。没想到这次居然还真的完整保存了下来!只剩中华路以东、⽅浜中路以南、
松雪街以西,复兴东路以北的区域尚未动迁,基本上都是⽐较简陋的⼆级旧⾥,但没有棚户。
⽼城厢东北块(主要道路有福佑路、旧校场路、学院路),豫园、上海⽼街均坐落于此。90年代为了发展豫园商城,在
城隍庙周围造了很多⼤型仿古建筑,形成了上海市区规模最⼤的批发市场。21世纪初,该⽚区东北⾓的街坊被成⽚拆
除,改造成古城公园。⽚区中部的⽅浜中路(上海⽼街)基本可以代表⽼城厢的风貌。河南南路东侧、侯家路西侧、紫
花路北侧、万丽酒店南侧有⽚很⼤的空地,闲置了⼗⼏年都没有开⼯……其余的地块基本上都是⼆级旧⾥,夹杂着少量
棚户。
⽼城厢西南块(主要道路有梦花街、⽂庙路、学前街),⽂庙、⼩桃园清真寺坐落于此。该⽚区坐落着成⽚的⼆级旧
⾥,其中尚⽂路的龙门邨应该算是⽐较鹤⽴鸡群的⽯库门了,肯定会被保留下来。中华路上⽼西门到⼩西门这⼀段⾮常
热闹。
顺便谈谈⽼城厢“城墙”外的两个地块。⽼西门地块,由西藏南路、中华路、复兴东路、⽅斜⽀路围合⽽成的两块街坊,
都是06年左右完成拆迁的。其中盐城路以北的这⼀块,规划要造3栋⾼层住宅,怎料其中⼀栋结构封顶之后就烂尾了,
⼀直拖到世博前⼣,整栋⾼楼居然被全部拆除!⾄今仍是空地⼀块,没造新的⼤楼。⽽盐城路以南的⼀块,两栋住宅楼
造了两、三年了,进度相当缓慢,看似也有烂尾的趋势。难道⽼西门真是邪地?
另⼀块城墙外的旧区,位于中华路以南,江阴街两侧,共5个街坊。其中东侧靠河南南路的2个街坊已被拆平,西侧的3
个街坊不知何时能动迁。
最后是⽼城厢东南块(主要道路有光启南路、巡道街),书隐楼坐落于此。这⼀⽚是旧区最多的⼀块,棚户的⽐例也⽐
较⼤。在复兴东路沿线可以看到很多违章搭建的私房,竟有4、5层之⾼。(不过想想虹⼝、杨浦的棚户都是私搭成风,
但闸北的棚户基本上都是1、2层的,绝少有违章搭建,这是为什么呢?)该⽚区西北⾓是⽼城厢最新的商品房社区——
⼠林华苑,⽚区的东部有绿地名⼈坊,南部有浩城华苑、南花苑、黄家⼩区,规模都不⼤。其余的地块就都是旧⾥与棚
户了。值得⼀提的是,明⽇星城北⾯,由中华路、河南南路、光启南路、黄家路围合⽽成的街区已经拆平,该街坊东南
⾓有⼀栋烂尾了⼗年以上的⽼楼,每次看到都感觉触⽬惊⼼,不过这两年总算是完⼯了。
说完了⽼城厢,再来说说董家渡。这⽚临近黄浦江的街区,虽说也是著名的棚户区,但感觉总⽐闸北档次⾼⼀些,⼤概
因为这⾥每条路上的棚户简屋当中总能看到⼀两栋⽐较漂亮的房⼦。
董家渡可以说是上海这两年拆迁最给⼒的区域了。董家渡路东段,南北两侧的⼤⽚棚户都已被夷为平地。董家渡天主堂
曾经被密密⿇⿇的棚户包围,现在则是孤零零地矗⽴在那⾥。北⾯绿城黄浦湾⼆期的地块也已全部拆完,正在⼤兴⼟
⽊。倒是上海滩花园南侧的两个街坊,从08年拆到现在,仍有零星钉⼦户。南⾯多稼路北侧、南仓街东侧的两块街坊,
拆迁速度倒是挺快,短短⼀两年⾥已经快要拆完了。
现在董家渡主要还有中华路、跨龙路、陆家浜路、桑园街、东江阴街、南仓街、外仓桥街、王家码头路围合⽽成的不规
则形状区域还没开拆,共4、5块街坊,棚户连绵成⽚。还有复兴东路以南新源⼴场以西的⼀⼩块棚户,前些年开拆没多
久就停滞了。
说到董家渡,顺便提⼀下中⼭南路。
中⼭东⼀路外滩,可谓是最能代表上海的⼀张名⽚。
但往南⾛⼏步,到了中⼭东⼆路⼗六铺,景观就⼀下⼦差了好多。曾⼏何时,这⾥马路⼀边是杂乱的⽼建筑,另⼀边则
是丑陋的⼗六铺客运⼤楼。⽽这些年,⼗六铺地区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造。客运⼤楼被爆破拆除,变成了漂亮的江边⾛
廊。从延安东路到新永安路的7栋新⽼建筑也全部得以翻新,光明⼤厦等8、90年代造型各异的⼤楼全都改头换⾯,被统
⼀成与外滩相匹配的典雅风格。⽽新永安路以南,外滩SOHO和外滩国际⾦融服务中⼼两⼤项⽬将彻底改变这⼀⽚的风
貌。
多年前,我沿着中⼭东⼀路往南⾛,到了中⼭东⼆路⼗六铺这⾥,感觉就像从欧洲来到了亚洲。再往南⾛,到了中⼭南
路董家渡,更是感觉来到了⾮洲……距外滩不到2公⾥的地⽅,建筑如此破败、市容如此堪忧,马路边上各种凌乱的⽼
⼚房,真是丢尽了上海的颜⾯!⽽世博前⼣,中⼭南路沿线的市容也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很多破败的⼚房、仓库都拆
了,江边的外马路沿线还形成了⽼码头景观带,成为⼀个时尚的好去处。
其实这⼗⼏年来南市改变最⼤的,不是⽼城厢,也不是董家渡,⽽是陆家浜路以南区域,尤其是斜⼟东路、国货路沿
线。曾⼏何时,从蓬莱公园到南浦⼤桥,都是不堪⼊⽬的贫民窟。⽽现在,⼏乎都变成了现代化的⾼层住宅,最新建成
的中福花苑⼆期怎么看都相当⽓派。⽬前这⼀⽚只剩下两⼩块棚户,⼀块在海洲丽园旁,徽宁路南北两侧;另⼀块在陆
家浜路以南迎勋路以东,规模⾮常⼩。
⾄于世博地块(内环⾼架以南),07年左右完成了所有棚户的拆迁,剩余的部分⽼⼚房在世博会上得以“废物利⽤”。世
博盛会开完后,浦西⽚区的场馆都没怎么拆,全新的建设尚未启动,所以这⼀⽚到现在为⽌都是冷冷清清的“⽆⼈区”。
【浦东】
解放前,浦东只有两条主⼲道——与虹⼝、杨浦隔江相望的浦东⼤道,以及与黄浦、南市、卢湾隔江相望的浦东南路。
⼏⼗年来,浦东发展的脉络深受这两条⼲道的影响,浦东⼤道沿线的⾦杨、⾦桥,浦东南路沿线的上南、杨思,尽管都
在内环外,但都早已是成熟的社区。⽽紧临内环的北蔡,由于远离这两条⼲道,⾄今仍是⼤⽚的农⽥。
90年代⼤开发之前,浦东的棚户区主要也都集中在浦东南路和浦东⼤道两侧。
现在的⼩陆家嘴地区,以前是棚户林⽴的烂泥渡镇。
上海最⾼的住宅社区——世茂滨江花园,原址就是连绵成⽚的超⼤型棚户带,西⾯则是煤炭码头(现1.5万美元/㎡的保
利one56和2万美元/㎡的滨江凯旋门),环境⼗分恶劣。
利one56和2万美元/㎡的滨江凯旋门),环境⼗分恶劣。
浦东⼤道北侧的滨江地带,⾃然也坐落着各种码头、⼯⼚、棚户。
洋泾港两岸的洋泾镇地区,也曾是⽐较⼤的⼀⽚棚户区。
浦东内环内的其他区域,则零星坐落着⼗⼏⽚城中村。
⽽在内环外,棚户最集中的则是周家渡地块,也就是世博会浦东⽚区的原址。
刚刚提过,浦东原先只有浦东南路和浦东⼤道这两条主⼲路。所以直⾄90年代末,远离这两条路的区域,哪怕地处内环
以内,也都是⼀⽚萧条。直到2000年,世纪公园、源深体育中⼼周围还都是⼀⽚⽚的农⽥。⾹梅花园、上海绿城、陆家
嘴国际华城、上海滩花园洋房、东⽅中华园、中星怡景花园、御翠园、九间堂别墅、⼤唐盛世花园、上海新国际博览中
⼼以及⼤半个联洋国际社区,在千禧年时依旧是⼀⽚⽥园风光。
⽽现在,整个浦东内环,看不到任何⼀⽚棚户区,江边也⼏乎看不到⼚房和码头。仅剩下很⼩⼀块城中村,位于崮⼭路
杨⾼中路,还能看到⼀⼩⽚农⽥,也算是内环内难得的⼀景了。
【闵⾏】
继承了上海县全部范围,是上海市区拓展的嫡系。
再过10-15年,闵⾏,也就是原上海县全境,将完成城市化。
80年代初,北新泾、龙华、新龙华、漕河泾、长桥、三林都属于上海县。随着这些区域的城市化,它们被逐步并⼊徐
汇、长宁、浦东新区。1992年上海县与⽼闵⾏、吴泾地区合并,成⽴了新的闵⾏区,延续⾄今。
北新泾、龙华、新龙华、漕河泾、长桥、三林,这些是上海县内率先实现城市化的区域。
古美路街道、虹桥镇、莘庄镇、七宝镇、江川路街道⽬前也已基本实现城市化。
新虹街道、华漕镇、梅陇镇、吴泾镇、颛桥镇、马桥镇、浦江镇的城市化进展也是相当迅猛。
闵⾏区的每⼀⽚⼟地,都是充满希望的热⼟!
先说说闵⾏外环内这⼏年来的城中村改造成果吧。
1、⾸先说下万源城。如果打开2006年以前的地图,这⼀⽚都还是没有路的。当时连路⽹都没有延伸⾄此,这⾥仍是⼀
⽚⽥园风光。
⽽现在,规划中的6个街坊,已经建成了5个。尤其是万源城御玺,西班⽛风格的别墅与多层洋房,实在是上海西南的⼀
道风景线!
2、随着合川路的新建,万源路以西,环镇南路两侧,原来的城中村被拆除,建起了动迁房万源新城。环镇南路与虹泉
路之间也架起了桥梁,合川路东侧以本地⼈为主的街区与合川路西侧的韩国⼈社区被连为⼀体。
3、吴中路以北,⽼虹井路两侧。如今建起了低密度的办公楼群。
4、漕宝路天安豪园⼀期北侧。城中村拆完后建起了天安豪园⼆期。
5、沪闵路⾼架西北侧,南⽅商城边上。⼀⼤⽚城中村在09-10年左右拆完。⽬前北块建起了商品房社区,南⽅正在修建
7、宜⼭路以北,环镇南路以南,虹梅路以西,莲花路以东,这⼀整块街坊中,有两⽚⾮常⼩的城中村。⽬前都已完成
拆迁,改建成新的项⽬。
8、中环线以东,虹桥⾼尔夫球的钉⼦户终于被拔掉,将建起古北壹号⾼档社区。
以下地块正在拆迁中:
1、漕宝路以南,西起新泾港,东⾄古美路。⼤⽚的城中村,还有南北⼲货批发市场。每次从七宝前往市中⼼,新泾港
以西的静安新城街景还算不错,可⼀过新泾港,就像是来到了乡镇。再加上漕宝路徐汇段也是煤⽓包、城中村林⽴,⼀
东里二手房-资金暗池

更多推荐
吴江新湖明珠城房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