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房-顶级代言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2023年9月14日发(作者:颜金生)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

发展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金昌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12.03

【字 号】金政发[2013]101

【施行日期】2013.12.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

正文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

意见

(金政发〔2013101号)

永昌县、金川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中央、省属在金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

见》(甘政发〔20136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甘政办发〔2013151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我市

流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3341”

项目工程,深入实施“1234”发展战略,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商

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全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切实加

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流通布局,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我市流通产业的

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零售网点为基础、批发市场和商贸

物流中心为骨干、流通企业为主体、覆盖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城市流通产业实现

提档升级,农村流通领域实现“三个全覆盖”(商品配送中心覆盖到县区,农贸市

场覆盖到乡镇,农家店和村级综合商贸服务社覆盖到行政村)。到2020年,建立

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统筹、结构优化、制度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

系,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城乡连锁化率达到25%左右,商品统

一配送率达到75%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

场、农集贸市场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力争每年新建或改造2-3个农集贸市

场,使农集贸市场覆盖乡镇和重点社区。重点实施金三角市场、东方红市场、天庆

惠民综合市场、永昌正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加大河西堡镇、朱王堡镇等现有乡镇

农贸市场改造力度;在新城子镇、焦家庄乡、水源镇等农贸市场空白乡镇建设农贸

市场;新建一批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和保鲜加工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力争到2017年,分别培育静态库存1万吨和5千吨以上的市级冷链保鲜示范企业

2家和4家,使全市冷链保鲜库库容达到8万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

委、市农办、市农牧局、市供销社和县、区政府)

(二)着力推动城市商业网点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一批购物中心、综合超

市、特色商业街区、中央商务区和商贸功能服务区。重点支持北京路紫晶广场、盘

旋路商业综合体、龙首新区国芳万和城商业综合体、镍都商厦改扩建、永昌永琦御

山城市广场和同仁商厦二期等商业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天水路步行街、永昌东关步

行街、河西堡商业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加快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店等社区

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洗染、美容美发、摄影、休闲娱乐等便民服务网点发展,促进

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规划

局、市建设局、市粮食局和县、区政府)

(三)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

企对接、农餐对接,力争培育“农超对接”采购示范单位5家,发展“农超对接”

便民连锁店20家,以直采直供方式流通的鲜活农产品占到城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总

量的30%以上。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建设2-3个县区商品配送中

心。每年改造建设35-40个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建立以县区商品配送中心为骨

干、乡镇商贸中心为节点、农家店及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为终端的商品配送体系。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农办、市农牧局、市供销社和县、区政府)

(四)积极推广绿色循环消费方式。紧紧围绕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

构建循环型社会,改造建设3个再生资源集散市场、2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

3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形成集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

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绿色循环消费。加快构建二手车流通网络,

推进流通领域节能降耗。(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委、市规划局、市环保

局、市供销社和县、区政府)

(五)加强重要商品市场监测调控。健全商品市场信息统计监测、预测预警体

系,扩大市场运行样本监测企业数量,增强监测体系服务功能,提高智能化水平,

力争2017年样本监测企业扩大到25家,覆盖全市重点乡镇。建立动态与静态相结

合的应急储备体系,加强肉、菜基地建设,积极做好肉菜储备工作,扶持3-5家大

宗农产品流通企业提升储备规模,提高应急保供能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

发改委、市统计局和县、区政府)

(六)培育壮大流通企业。积极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特

色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连锁农产品零售企业、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运输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提高流通产业组织

化程度。培育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鲜活农产品流通

企业3-5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有实力的国内外商业知名企业落户金

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牧局、市工信委、市供销社和县、区政府)

(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以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金昌馆”为主的

金昌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鼓励引导镍都大厦、金龙商场等

有条件的商场(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发展网购业务,完善电子信用和支付系统。

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主体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扩大网上交易规模。支持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进行农家店信息化改造,普及销售点信息管理系

统、银行卡刷卡设备和手机支付设备等信息装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

委、市农牧局、市统计局、市供销社和县、区政府)

(八)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肉类、蔬菜等重要商品的流通可追溯体

系。深入开展专项和重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

品、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误导市场加剧恐慌等扰

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严格社区商业网点用途监管,必备商业网点不得随

意改变用途和性质,拆迁改建时应保证“拆一还一”,确保其基本服务功能不缺

失。城市建设和改造时变更调整商业网点规划须征求同级商务部门意见。(责任单

位: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和县、区政府)

(十一)保障流通业用地供给。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流通业建设项目用地

标准,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流通业发展用地,对农产品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重大流通项目用地优先予以

保障。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

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政府对旧城区改建需搬迁的流通

业用地,在收回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经批准可以协议出让方式为原土地使用

权人安排相应用地。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流通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发展流通业,依法加强流通业用地管理,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

圈占土地,防止土地闲置浪费。(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和县、区政府)

(十二)完善财税支持政策。自2014年起,市级财政每年从中小企业和非公

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200万元,县、区政府每年各安排100万元配套资金,用

于支持流通产业发展。重点投向建设和改造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及农村流通体

系等重大项目。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

试点,完善农产品增值税政策;继续对鲜活农产品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低税

收政策,免征蔬菜及部分鲜活肉蛋奶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201311日至

20151231日,对专门经营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土

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同时经营其他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农贸市场,按其他产品与农产品交易场地面积的比例核定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

用税额;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要开放专门区域,供郊区农户免费进场销售鲜

税收负担。(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和县、区政

府)

(十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

铺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改进信贷管理,发展融资租赁、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业

务。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等行业对中小微流通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引导金融

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培育消费信贷新的增长点。(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人行金昌市中心支行和县、区政府)

(十四)降低流通费用。全面落实商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规

模化生猪、牛羊、鸡、蔬菜等生产用水用电与农业同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

场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冷库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

场用水,按照工商业用水价格中的较低标准执行。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

(十七)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清理和减少流

通领域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法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切实提高审批效

率。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

叉、多头执法等问题。

(十八)强化绩效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将流通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

式、惠民生的重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作为效能建设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

容之一。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对发展流通产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工

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金昌市人民政府

2013123

中信新城-柔宇科技股票代码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更多推荐

金昌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