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装修案例-低位阴阳双十字星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2023年9月16日发(作者:汤时新)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中国对操作系统的研究从最早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需要了

解其中的发展历史,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历

史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操作系统研发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在1979

年引进UNIX操作系统,许多科研院所和院校参与了以UNIX为基础的

操作系统研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有少许影响,

但市场份额不大。

1989年,原机电部副部长、现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同志,在出

访时,了解到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叫COBRA,是基

AT&TSVR2.0UNIX类的操作系统。回国后,对发展中国开发

自主版权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多次研讨。与会专家都认

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国

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同时,大家认为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基于UNIX

开放式操作系统也是可行的。当时中国计算机服务总公司与中国软件

技术公司共同承担了这一任务(后来这两个公司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国

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即后来的上市公司中国软件)1992

3月,这一任务作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专题,被正式批准在

“八五”攻关计划中立项。

1989年到1993年,COSIX1.0操作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

段。在这一阶段对如何取得完全自主版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采取的措施是:在制定规格定义时,尽可能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不

参照别人的产品;在进行设计和编码时,不允许开发人员接触相关的引

进技术;在进行产品验收时,如果发现与国外技术有“实质性相似”的

问题时,采取对开发人员提出质疑的方式,确保这种“类似”不属侵

权。现在来看,这种闭门造车的写代码方式,颇为符合当下“完全自

主可控”的思潮,但由于兼容性和适配性的问题,闭门造车的负面影

响已经显现。

随后的1994年到1995年,课题组总结初始阶段的开发经验教训,

决定把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做出自己的特色上。主要包括,

中文、微内核和系统安全,而不强调100%的版权,避免了对一些成

熟技术的重复开发。特别是课题的成果COSIX V2.0操作系统,它是一

个以微内核为基础的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多服务器、客户机/服务

器结构,成功地突破了当时很多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符合国际标准、

COSIX V1.X二进制兼容、支持UNIX界面、可剪裁性好。但作它在

产品化和商品化上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快,

这些设备的驱动的广泛兼容更加成为操作系统市场化的关键,也使系

统的应用推广遇到了很大困难。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COSIX

系统在网络支持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996年到199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九五”头两年的攻关计划,

使得COSIX的开发工作继续进行。经过两年的工作,开发出的COSIX

V2.1版本,在技术上、网络支持和商品化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随后,中国软件通过和康柏公司的合作,在操作系统的产业兼

容和国际化方面能力进一步加强。但在那个时代,一个耀眼的新星已

经在操作系统界冉冉升起:那就是Linux

随着上世纪90年代Linux的诞生和开源运动的兴起,Linux凭借

着轻健,开源,功能强大等优异特性,无可置疑的席卷了整个操作系

统产业,抢夺了大批的Unix市场。也成为当时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的主

流,绝大部分国产操作系统是以Linux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的操作系

统。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到此焕然一新。

1999年可以说是中国Linux的元年,那一年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三

家影响深远的Linux企业:中软Linux,中科红旗和蓝点。这三家公司

几乎前后脚宣布自己将从事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在这一年

里,中软Linux1.0,红旗Linux1.0和蓝点Linux1.0先后发布,在当时

极大的震撼了IT产业,很多用户一夜之间就见到了这个只在当时BBS

上广为流传的操作系统,亲身体验后发现“似乎看上去也不差”,一

些敢于尝鲜的用户和硬件厂商随机宣布引入这些当时大热的国产系统,

一时间舆论纷纷,并且带动了大批厂商跟随试水Linux,可以说,在

19992001年间,你要是不说自己和Linux有关,都不好意思说自

己是做IT的。这三家的明星企业在随后的一年到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眼

花缭乱的成绩,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国产操作系统历史产品

一、 曾经的创业神话:蓝点Linux

2000年注定属于蓝点,这个三家中背景最不起眼但是却发射出流

星般耀眼光芒的企业。蓝点在成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先后拿下三

OEM大单,仅凭这三张大单,蓝点每月出货量可以做到15万套,

一跃成为中文Linux最大的供应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

200037日,这家年轻的过分的公司通过借壳方式成功在美国纳

斯达克上市,蓝点上市的第一天股价上涨400%,市值超过4亿美元!

这个国产系统的市值峰值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踌躇满志的蓝点创始人们为了更高的目标,将企业的未来转型到

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上,如果说在2010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他们的努力还有可能成功。那么16年前那个过分单薄的市场是无法支

撑这么超前的理念的。市场给了他们响亮的回答:机顶盒,网络终端

PDA项目全部失败。2000年席卷全美的纳斯达克股灾将蓝点的股

价打落谷底,失去了融资能力的蓝点在市场中跌跌撞撞,一路走向深

渊,如同流星般划过2000年中国Linux产业的天空,用耀眼的光芒点

亮黎明前的黑夜后就不知所踪。。。但路仍然要走,在路上的行者看

着前人跌倒的地方继续前行。

二、 曾经的旗手红旗Linux

红旗LINUX1999年诞生,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桌面操作系统产

品正版软件采购竞标中成功中标,将竞争对手微软挤下擂台。此役让

红旗操作系统一战成名。经过多年的发展,红旗Linux几乎成为了国

产操作系统的代言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2014年红旗被破产清算,

虽然后来被五甲万京集团接手,红旗现如今面临的不仅是人才的流失

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幅下降,还有新股东方岌岌可危的经营状况。可以

说,曾经的最爱现在只剩下一个还有些价值的品牌。

三、 中软Linux的华丽转身:中标麒麟

为了更好的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中软Linux研发部门与母

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脱离,并于2003年成立中标软

件公司。发布中标普华Linux系列产品。在2010年中标普华与银河麒

麟品牌合并后,中标普华Linux淡出历史舞台,中标麒麟操作系统正

式诞生。如今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在国内Linux市场占有率连年第一,

已经在政府、国防、金融、教育、财税、公安、审计、交通、医疗、

制造等行业得到深入应用,应用领域涉及我国信息化和民生各个方面,

多个领域已经进入核心应用部分。

同样是操作系统研发的国家队,中标麒麟的境遇与中科红旗有着

天壤之别。最初的中标麒麟有些默默无闻,到现在作为国产操作系统

的旗手。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中标麒麟更重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

领域,始终以国家信息安全为己任是分不开的。其产品介绍中重点强

调中标麒麟操作系统重点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等差异化特性。产

品不仅支持X86平台处理器,而且支持龙芯、申威、众志等国产CPU

平台。而且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推出了中标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

统、中标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虚拟化版)、中标麒麟安全操作系统、

中标麒麟安全云操作系统,中标麒麟安全邮件服务器等众多产品。

近年来,各类安全事件持续发酵,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了一个重大

利好时期。许多厂家也纷纷加入到国产操作系统阵营中来。如思普

Linux、深度Linux,普华Linux等。他们中既有国资背景的大企业,

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企业看准商机积极投身开源Linux也是

对国产操作系统研发的推动,新鲜的血液让这个市场充满了活力。但

是,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持久的、放心的

技术维护与支持,让国产操作系统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需要都是

新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相信那些先行者留给他们的不仅是成功的

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

圣诞树灯-微利网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更多推荐

五甲万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