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喻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组装小书架》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组装小书架》是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常用工具》的第一课时,该课以问题与需求为引领,激起学生组装小书架的动机,引发学生学习与使用工具的欲望,让学生对常用螺丝刀与螺丝钉进行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亲身体验,发现螺丝刀与螺丝钉的使用方法,学会用螺丝刀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教材分为三个环节:问题与需求、探究与实践、评价与创新。
教科书通过“问题与需求”,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通过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发学生用小书架来整理书籍的需求,激发学生组装小书架的欲望及兴趣。同时,让学生针对组装小书架时“用什么工具组装”进行探讨,将学生引向本课探究的主题,即对工具的学习与使用,为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作铺垫。
“探究与实践”环节由两个活动组成,即观察螺丝钉与螺丝刀和使用螺丝刀。通过观察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明确螺丝刀与螺丝钉有其特有的构造,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工具的巧妙,感悟到人类设计工具时的智慧。通过实践与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确螺丝刀的使用方法,从实践操作中掌握螺丝刀的使用技巧,并引导学生在学会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的基础上,体验使用工具更省力,进一步体会到人们创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智慧。
“评价与创新”则是设置完成组装书架的任务,一是组装的过程中进行创意想象,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对螺丝刀这一工具的使用训练,对螺丝刀及螺丝钉的功能更加熟悉,进一步掌握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的方法与技巧,三是通过评价活动,让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学习他人的创意,开阔自己的思维,更热衷于对技术与工程的学习与探究。
2.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具备了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描述或者使用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但是没有对工具做过细致的研究。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认识“十”字及“一”字螺丝刀及相应的螺丝钉。
2.了解螺丝刀的功能。
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感官观察螺丝刀与螺丝钉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2.能正确使用螺丝刀、螺丝钉将散装的书架组装成实用书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针对所观察的螺丝刀及螺丝钉描述其特征。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在使用工具时的想法。
3.能从体验活动中感知使用工具更省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1 —
1.了解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人类可以利用工具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3.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十”字及“一”字螺丝刀及相应的螺丝钉,了解其功能。
2.指导学生使用螺丝刀、螺丝钉将散装的书架组装成实用书架。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问题与需求
教师在讲台前杂乱地堆放一些书,请一位同学上来,帮着找出《科学》教科书。
提出问题:要想让书籍一目了然,有什么好办法?
引导学生提出放在书架中的想法。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散装书架,提出问题:要想把这些散乱的木板组装成一个小书架,需要用什么工具呢?
引导学生观察木板中的孔以及配套带来的螺丝钉,学生提出会用到螺丝刀。
设计意图:观察组装书架的材料以及配套使用的螺丝钉,引发对需求工具的思考。
环节二:探究与实践
(一)观察螺丝钉与螺丝刀
1.观察不同的螺丝钉,你有什么发现?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配置中的螺丝钉,学生汇报发现。(钉帽端凹槽的形状和螺纹。)
2.观察螺丝刀,你有什么发现?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配置中的螺丝刀,学生汇报发现。(螺丝刀刀头的形状。)
3.思考:螺丝钉和螺丝刀有什么关系?
总结:“一”字与“十”字型螺丝刀是常用的两种螺丝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意识到螺丝钉和螺丝刀的对应关系,对螺丝刀上螺纹的作用和螺丝刀柄的作用产生潜意识的思考。
环节二:探究与实践
(二)使用螺丝刀
1.体验活动:用螺丝刀拧螺丝钉。
(教师发放钉子,学生根据钉子选择用螺丝
学生活动
— 2 —
刀。)
2.学生汇报发现:螺丝钉与螺丝刀的凹槽和刀头相吻合才方便拧螺丝。还发现顺时针旋转是拧紧,逆时针旋转是松开。
3.教师课件展示螺丝刀的发明:公元3世纪,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就发明了螺纹,但是直到15世纪才出现了第一个螺钉,还不知道谁是它的发明者。1550年有了木螺钉,直到1774年才发明了螺丝刀。
十字螺丝和十字螺丝刀是由亨利飞利浦(Henry Phillips)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明的。首先使用在汽车的装配线上。所以十字螺丝和十字螺丝刀也被称为飞利浦螺丝和飞利浦螺丝刀。与传统的一字槽钉头螺钉不同,十字槽头螺钉可以使螺丝刀自动居中,不易滑脱,因此深受欢迎。
4.课件出示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5.练习使用螺丝刀与螺丝钉。(男生用手拧螺丝钉,女生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比比一分钟内哪位同学拧进的多。)
总结:使用螺丝刀省力。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怎样正确使用螺丝刀。
环节三:评价与创新。
(一)组装小书架
1.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材料,进行组装。教师提出安全及其他注意事项,提出组装好的成品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创意设想,全班交流创意。
3.各组最后确定组装设想,画出简图。
— 3 —
4.各组根据组装图进行组装。
5.学生组装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成果进行评价
1.组装完毕,展示作品。
2.自由谈收获。
3.提出课后使用工具组装或修理物品的设想。
设计意图:练习使用螺丝刀组装书架,在组装过程中激发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15.组装小书架
“一”字型螺丝刀
常用工具:
“十”字型螺丝刀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无论什么物品组装都需要有螺丝钉和螺丝刀。 ( )
②在组装小书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来帮助自己。( )
③拧不同规格的螺丝钉需要相应的螺丝刀。 ( )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在组装小书架的过程中,小花用手拧螺丝钉,小明用螺丝刀拧螺丝钉,哪一个更省力? ( )
A.小花 B.小明 C.一样省力
②以下是几位同学在组装小书架过程中的操作,哪一个正确?( )
A.小峰用螺丝刀拧螺丝时,螺丝刀是倾斜的。
B.小风用螺丝刀拧螺丝时逆时针旋转想把螺丝钉拧紧。
C.琴琴在组装小书架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手。
③下列要用螺丝钉进行组装的物品是( )。
A.电风扇 B.拼图 C.积木
— 4 —
④在下列图片中,哪一个不是螺丝钉?( )
A B C D
3.螺丝钉和螺丝刀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你喜欢哪一种螺丝钉和螺丝刀?请你画一画。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兴趣浓厚,由于活泼性高,容易重视动手轻视思考。我觉得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思考,养成良好的习惯。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我能得到几颗星?
学会了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仔细观察,积极发言
成功组装了小书架
— 5 —

更多推荐
螺丝刀,学生,组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