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干挂-塑钢门图片

私立幼儿园装修图片
2023年4月8日发(作者:家装顾问好做吗)

龙源期刊网

幼儿离园活动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分析

作者:廖凤

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32期

摘要:幼儿在离园时频繁发生摔伤、争执、情绪不安、走失等安全事故。经研究发现,

幼儿离园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在针对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幼儿离园活

动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幼儿安全教育水平。

关键词:离园活动;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发现幼儿在离园时频繁发生摔

伤、争执、情绪不安、走失等安全事故。国家也开始呼吁要重视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幼儿离园

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研究者通过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幼儿园和教师进行

调查研究,试图探讨隐藏在背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

1.幼儿身心发育不成熟

(1)学前期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幼儿的骨盆尚未定型,学前儿童的骨骼柔软、

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发生“青枝骨折”。如幼儿在离园时,喜欢玩从高处往下跳或你追我

赶的游戏。在幼儿跳跃和追赶的过程中,如果用力过猛,容易导致骨盆移位或摔伤、跌伤甚至

骨折。

(2)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幼儿情绪情感具有容易冲动、情绪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

力较差等特点。如幼儿在离园时,见到家长第一时间来接自己,就容易兴奋,不顾一切快速奔

向家长,易产生戳伤、挤伤等安全隐患。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推理逻辑性差的特点,对危险的

因素认识不足,经常由于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安全事故。如有些调皮的小朋友在离园时趁老师

不注意,偷偷跑到园外去玩,导致走失事故。幼儿在离园整理物品时,喜欢拿物品和同伴恶作

剧,容易发生争执、打架、碰伤等的安全事故。

2.教师安全教育意识缺乏,责任心不强

(1)教师安全意识缺乏,易忽视幼儿的心理安全。教师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导致安全隐

患甚至酿成安全事故。如有些教师认为:“离园活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小朋友太调皮”“原

因是家长之间聊天,不好好照管自己的孩子”“安全事故有偶然性,有时候发生了就是自己太倒

霉”。持有这种消极看法的教师在幼儿离园活动中工作比较懒散,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有

龙源期刊网

些教师更注重显而易见的幼儿身体安全,忽视了幼儿的情绪情感问题。如班上只剩下几个幼儿

没有被接走,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幼儿消极地等待或放任自流,忽视幼儿情绪的波动。

(2)教师离园活动组织形式单一,责任心不强。如教师总是在离园时间组织孩子绘画,

孩子心生厌倦,即开始拿着画笔打闹,易发生争执、戳伤同伴、情绪消极等安全隐患。当前幼

儿园的安全教育随意性较大、不系统。如教师口头讲解多于系统教学,对幼儿安全教育易陷入

过度保护或自由放纵两个极端,忽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教师之间分工不当,责任心不强也易造

成安全事故。如某幼儿离园时被遗留在马路上,而并未被教师及时发现。当老师持有这种工作

态度时,如果幼儿突然出现某种不安全行为,教师也不会及时制止,从而产生安全隐患甚至造

成安全事故。

3.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幼儿园的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幼儿园的安全培训工作应包括对幼儿园所有保教人

员和家长的培训。当前幼儿园的安全培训工作主要以讲座报告、随机指导、抽背、群共享文

件、关注公众号、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开展,不系统,实践性不强。这样的安全培训工作不论是

内容还是形式上针对性都不强,致使很多保教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遇到紧急情况安全知识和技

能缺乏,不能防患于未然。而对家长的安全培训形式主要是家园宣传栏、微信群、随机教育

等,家长并未参与到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研讨中去。

(2)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未严格落实。当前国家虽然出台了有关幼儿园安全的系列法律

文件,为幼儿园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但幼儿园在离园交接环节、门卫监督环节以及校车接

送等环节仍存在错接、漏接、校车超载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并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

办事,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门卫年纪平均年龄较大,多为下岗退休职工,保安缺乏工作经历,

缺乏专业培训,职业敏感度不高。

4.幼儿园的环境质量不合格

有些家长表示公办园太少,孩子“入园难”。有些家长考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条件好的私

立学费太贵,只能按就近原则选择幼儿园。而农村幼儿园举办者多为下岗者或农民,他们采用

低成本、低运营、低质量的运营模式,没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一

般租用或使用自家简陋民宅办园。有些城市私立幼儿园也存在活动空间小、楼梯窄、幼儿园位

置隐蔽、装修气味大等安全隐患问题。而幼儿离园时产生的拥挤、摔伤、走失等问题很大程度

与幼儿园的环境质量不合格有关系。

(一)提高幼儿在离园活动时的自我保护力

1.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水平

在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方面,教师要理清过度保护和放任自由之间的关系。适当地采用“自

然后果法”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培养。

龙源期刊网

安全心理学认为,“无论是要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要辨识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和人

的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认知不良或认知缺陷是导致事故和准事故的深层原因之一。”在提高

幼儿安全认知方面,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教育,如引导幼儿对“陌生人”“等

待”“排队”“轮流”等概念的认知。教师可利用“价值澄清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小朋友们

观看自己离园时的表现视频、图片资料,讨论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再观看

正面录像,让幼儿产生思考,产生正确的做法。

2.引导幼儿将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统一起来

在教育方法方面,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行动多于口训。”教师应注重幼儿离园安全常规的

建立,引导幼儿将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统一起来。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1)教师要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理论,准确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

察和记录。

(2)教师要有序组织开展幼儿离园活动。离园前,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相对较安静的

活动,如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一天的表现并与鼓励其同伴交流;手指游戏;阅读活

动;桌面玩具活动;益智游戏活动等。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幼儿将玩具、图书资料等放回

原位。离园时,教师要相互配合、组织有序。如,教师要科学站位,分别站在活动室门口和活

动室内,负责接待家长、组织幼儿有序离园和看护还未被接走的幼儿。教师要严格检查接送

卡,遇到可疑人物要及时干预。遇持卡的陌生人,教师需与家长确认,请其签字,方可将幼儿

交给对方。对需乘坐校车的幼儿,教师要仔细清点人数,给幼儿安排固定座位并随车看护幼

儿,确保每个幼儿平安到家。教师要避免过长时间单独接待家长,忽视其他幼儿的看护。可请

家长选择其他空余时间或利用电话、QQ、微信、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进行沟通。集中离园

后,教师要注意安抚幼儿的情绪。当大部分幼儿被接走,剩下的幼儿若出现焦虑情绪,教师要

给予及时关注,这是开展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机。可以亲亲幼儿的小脸、抱一抱,用肢体语言缓

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也可以与幼儿聊聊天,了解个体差异,为因人施教打好基础;或者对幼儿

一天的表现进行表扬或鼓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让幼儿更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三)完善并严格执行幼儿离园管理制度

(1)幼儿园要加强安全宣传培训。《中小学和幼儿园管理办法》指出,“加强安全宣传教

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等。”幼儿园要定期开展有关幼儿离园活动安全隐患的

小专题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并积极研讨解决办法。幼儿园可就幼儿离园活动

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型,原因分析以及幼儿离园活动常规培养,离园活动内容,预防幼儿被错

接、漏接,校车事故等问题进行探讨。在家长方面,幼儿园可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安全

培训活动,积极为安全管理工作建言献策。根据家长职业特点,请进“消防员家长”“医生家

长”“警察家长”等进园为保教人员及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家园共育。

龙源期刊网

(2)幼儿园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

园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门卫、房屋、设备、消防、交

通、食品、药物、幼儿接送交接、活动组织和幼儿就寝值守等方面的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入

园幼儿应当由监护人或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幼儿园应将安全制度细节化、可操作化。在保

教人员选拔和物资材料配备上应考虑幼儿人身安全。如教师选拔应重视考察其安全意识、敬业

度;门卫挑选应重视其工作经历、体格、职业敏感度;校车司机应挑选有正规驾照、稳重负

责、有爱心的人。幼儿园应安装画质清晰的门卫监控系统;校车配备应符合国家校车质量安全

标准。幼儿园要建立并完善一日生活各项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确保离园活动安全工作有效进

行。

(四)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

(1)教育部门要将幼儿的人身安全作为审批幼儿园的重要标准。教育部门在审批幼儿园

时,应严格评估幼儿园的选址、建筑面积、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并开展定期

和不定期的座谈会、随机调查、研讨等监督活动,防患于未然。同时,教育部门可加强对办园

者提供办园标准指导和政策,如幼儿园选址要求、建筑面积标准、师幼比、资金筹备、师资力

量维稳以及相关法律性文件宣传等,争取为幼儿建立起合格的幼儿园。

(2)教育督导部门要联合社区等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监督,落实安全

责任。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文件要求,“会同综治、工商、公安、食药监、文化、城市管理等部门,以护校安园、打非治

违等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以学校周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

特殊人群和游商走贩、违规经营摊点为重点,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化解涉校涉

生矛盾纠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稳定、有序。”同时,教育部门也

应联合以上部门积极为家长普及离园安全教育专题知识,警惕由择园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1]李静,李旭.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吉祥,刘慕霞,杨莉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16.

更多推荐

私立幼儿园装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