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金色公馆-恒邦股份磷化工

2023年10月11日发(作者:陆启洲)
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项目意义
第1章 前言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系统内部日益
清晰地认识到做好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对保证电网安全生产和加
强职工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由此,四川省电力公司提出将2010
年作为“班组管理年”,大力推进班组建设、班组管理工作。而
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存在着几个重要弊端,主要表现在:
1、班组资料手工录入效率低下
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班组资料的管理采用如下模式:班组员工
根据A2标准,结合班组实际工作,制定班组建设的标准资料目录,
编制相关资料、记录的电子文本,并打印之后分类保存在班组管理资
料盒,在完善了基础资料之后班组员工再根据班组日常工作对相关资
料、记录进行修改和更新。
这种传统模式最大的弊端是资料录入速度缓慢、不全面、不及时,
同时在需要查询资料时操作不便、效率较低。
2、班组管理资料不易保存
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班组管理基础资料虽然按照A2标准目
录进行规档保存在班组管理专用档案盒,但是相关纸质资料需要
经常人为翻阅、录入信息等,不利于保存;并且随着班组管理工
作的持续开展,相关资料累积越来越多,其档案盒管理、年度资
料规档保存、历年资料查询等工作全靠人工执行,不仅效率很低,
而且难度大、易出错;若在更新纸质资料的同时对电子资料也同
步更新虽然能解决纸质资料不易保存的难题,但是重复劳动会形
成较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班组管理的常态化进行。
3、班组星级评定工作开展效率低,不易形成常态机制
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的班组星级评定一般采用这种模式:班
组管理职能部门带领相关专业人员(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
在迎检班组人工查阅资料、电子资料、录音文件等,并且需要迎
检班组员工全程陪同,其整个检查工作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
力。每年的班组星级评定工作几乎要占用班组管理职能部门及相
关专业人员一个月以上的工作时间,因此星级评定之后几乎没有
时间安排复查工作,对基层班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掌握不及
时、不准确。
由于以上几个弊端,造成了班组管理基础资料的原始积累存
在着速度慢、资料不易保存、资料查阅难等诸多问题,很难真正
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全部靠人工来完成班组管理工
作,要真正准确、全面、及时的做好班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部
第2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10年是四川省电力公司“班组管理年”,加强班组管理工作对
保障电网安全生产和提升班组队伍素质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传统
班组管理模式存在的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常态机制等实际困难和人财
物资源浪费严重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迫切需要结合班组管理A2标
准和班组日常工作,开发一套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班组信息化
管理水平,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需要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大力加强人财物的集约化管理,
大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企业发展方向。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需
不仅要消耗大量纸张、档案盒、文件柜等物质资源,而且其低效率的
管理模式也存在着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尤其是开展星级评定方面更
是事倍功半。
通过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班组建设工作,不仅能实现班组管
理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无纸化和网络化,大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更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2 促进班组管理工作常态开展的需要
班组建设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累积需要坚持不懈
的开展,由于前言中提到的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几个弊端,班
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很难形成常态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信息化技
术手段来改变落后、效率低下的传统班组管理模式,提升班组现
代化管理水平,实现班组管理的信息化。
§2.3 促进班组原始积累,增强班组底蕴的需要
在班组的日常工作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运行、管理、总结
等各种资料,积累各方面的先进工作经验,一个班组要锤炼出优
秀的班组传统,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必须将这些基础资料、工
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规范保存。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要做好
这方面的工作不仅需要付出相当的人力,而且效率较低,效果也
不明显。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操作简便、科学有效的信息手段来
管理班组基础资料和处理班组日常工作。这些基础资料的原始积
累和先进工作经验的沉淀,是一个班组的宝贵经验,是一个优秀
班组的底气所在。在拥有一定的原始资料积累之后,新进班组员
工可通过在系统内查询班组各种工作记录、管理资料、运行日志
等,迅速熟悉所在班组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从而
作、创新技术都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2.5 实现班组资料安全性保障的需要
传统的班组资料和档案管理电子文档存储在班组个人计算机,信
息安全难以保障,一旦系统崩溃或硬盘损坏可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而无法弥补,通过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班组建设工作,不仅能实
现班组管理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无纸化和网络化,而且可以实现冗余
双重备份机制,数据安全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障,保证班组信息安全
平稳可持续化发展。
第3章 项目推广应用和效益分析
通过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班组建设工作,全面实现班组管理
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无纸化和网络化,在切实为班组减负的同时,显
著提升班组管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将彻底改变传统班组管理基于人工操作的落后模式,在班组管理领域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个项目建设完成之后能否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其根本是由项目
的效益比来决定。下面就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前景结合项目效益分析如
下:
§3.1 功能效益
通过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班组管理工作,对班组管理标准
化、常态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同时,为班组
员工节约了大量传统模式下完成班组管理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达
到了切实为班组减负的目标。班组员工也能从规范的基础资料中学
习、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形成系统促使班组管理水平
提高——班组员工业务素质提升——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发展方向。
§3.2 经济效益
通过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班组管理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直接经济效益
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开展班组管理工作需要消耗纸张、档案盒、
墨盒、硒鼓、文件柜等大量物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一个班组在班
组建设过程中,仅初次购置相关办公用品的费用将不少于3000元,
而常态化管理工作中更要持续消耗纸张、墨盒、硒鼓等易耗品。而通
过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提升班组班组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
平,更可全面实现班组管理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无纸化和网络化,从
而节约大量资金。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按传统模式下一个班组每年用
于购置班组管理相关办公用品平均3000元计算,班组信息化系统设
计寿命5至8年,如投入运行,泸州电业局目前所辖全部班组数量为
170个左右,每年节约资金在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也是可观
的。
2、人力资源效益
传统班组管理模式下,班组资料的更新、查询、录入全靠人工操
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班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常态性的
工作,要做好班组管理工作,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这种模
式严重降低了基层班组的生产效率。
相比班组资料常态维护的人力资源投入,每年的班组星级评定工
作更是事倍功半。现有班组星级评定模式为:班组管理职能部门带
领相关专业人员(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在迎检班组人工
查阅班组资料,全部认真、细致查阅一个班组的所有基础资料至
少要用去半天的工作时间。这种方式下,班组管理职能部门不可
能做到对全局乃至全省每个班组进行逐一检查,甚至就算消耗大
量人力、时间进行了检查的少部分班组,其效果也不理想。因为
在星级评定检查工作结束之后,由于检查所需时间和人力太大,
很难做到定期复查或随机抽查,班组建设的成果不能有效巩固,
变压器防盗锁-裴勇俊一家三口首曝同框照

更多推荐
成都文件柜厂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