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0l:10.ki.10-1213/tu.2019.01.060
农村危房加固改造分析
----以永州为例
周磊孙明*
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根据湖南永州零陵区黄田铺镇21间农村危房的鉴定情况,从墙体、混凝土构件、防水等方面分析影响危房安全性等级的因素,针对危房所暴露的问题,拆除原有预制屋面板和门窗洞口上方墙体,通过锁入构造柱,增设圈梁、现浇屋面板、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使用压力灌浆和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修补墙体裂缝,结构加固后再进行防水与保温改造,为类似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加固;改造
1引言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举措。国家对农村危房改造质量高度重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貳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村[2017]47号)提出叫农村危房改造后的房屋必须满足基本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求首先对农村危房进行鉴定,判断其安全性等级,再根据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加固措施或拆除重建'现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为例,根据该镇下辖农村危房的鉴定结果,分析危房成因,提出相应加固改造方案
2鉴定概况
鉴定的危房分布于黄田铺镇下辖4个村,共21间,其中3间只有1层,其余为2层,都是砖混结构,使用时间在15-30年之间。这些房屋通过现场勘察与实测倾斜度.建筑物整体垂直度未超出规范限值,房屋无发生滑移的迹象,除外墙多处斜裂缝外,房屋周边无正在施工的基坑工程等不利地质条件;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第7.2.7条规定叫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等级可评定为Bu级。
有1间1层房屋采用砖木结构(土砖)形式,结构布置合理,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经计算复核,墙肢局部承圧验算、墙肢高厚比验算均不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的要求叫该建筑墙体局部开裂,构件老化严重,墙体多处竖向裂缝.墙体渗水腐蚀严重。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2015第9丄1条和第9.1.2条评定该现有房屋的安全性等级为Dsu级。
其余20间房屋,均未设置圈梁、构造柱,2层的建筑楼面板采用预制空心板,房屋结构整体性较差,安全性等级为CSU级;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墙体开裂如图2所示,部分二层楼板钢筋外露、锈蚀,且楼板厚度较小.板外挑支承于空斗墙,二层阳台挑梁钢筋外漏、锈蚀,挑梁下承重墙体局部受压开裂阳台预制板底部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外露且严重锈蚀.临空栏杆连接处老化松动,且护栏高度小于1米。承重墙砂浆老化严重.部分砖及砂浆之间丧失附着力屋顶沥青防水层老化.承重外墙、屋面板、悬臂梁被水侵蚀严重.表面粉刷层大面积发霉、起鼓、剥落:
3危房成因分析
根据有资质的检测公司提交的房屋鉴定报告,房屋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上部承重结构,包括墙体、楼板、阳台板与挑梁。由于农村自建房均没有进行专业设计,施T.的I:人缺乏专业知识,全凭经验摸索.所以这些建筑都没冇设置圈梁、构造柱。而且由于施匸水平低下,现场搅拌的砂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普遍强度不足,经检测.这些房屋的砂浆标号基本只有M0.2-M1.0,所以极易受力开裂。同时所有房屋的门窗上方都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的房屋采用了砖过梁,但是过梁如图1所示并未搭接到窗户两侧墙体.以致门窗洞口应力集中,沿灰缝竖直向上开裂"湖南永州一年多雨,年降水量在1200mm~1900mm,外墙一开裂就会引起墙体被水侵蚀。
同时由于没有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在热胀冷缩的温度应力
作用下,作为屋面板的预制混凝土板与砖墙相互错动,加上门上方没有设置过梁导致的应力集中及墙体转角处偏心受压,使墙体如图2所示斜裂缝与横向裂缝同时出现。
由于这些农村房屋所用预制构件均为私人采购,业主缺乏专业知识而且受经济条件所限,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制品往往价格便宜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悬挑阳台的楼板与挑梁往往没冇进行粉刷等处理就直接使用,易受风雨侵蚀经过多年使用后,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部分会露出钢筋,导致钢筋被锈蚀甚至断开。
图11'〕窗洞口上方过梁搭接不到位产生的裂缝
图2墙体斜裂缝与横向裂缝
4加固改造对策
4.1增加、置换混凝土构件
对于安全性等级为Dsu级的房屋,可以直接拆除重建,而安全性等级为Csu级的房屋则以加固改造为主’根据鉴定发现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要对砖混房屋增设圈梁、构造柱,并将预制板构成的屋面板替换为现浇板,拆除门窗洞口上方墙体,将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安装在门窗上方。
在房屋内搭设脚手架作为支撑,采取嵌入式构造柱技术,凿除墙体交接处部分墙体,采用工具模板、C30干混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因为改造建筑最髙只有2层,浇筑1层构造柱后.将屋顶预制屋面板拆除,架设模板,将圈梁、屋面板、2楼构造柱一起浇筑,保证结构完整性。
修补悬挑阳台,对露筋的阳台板和挑梁中的钢筋进行除锈,然后采用环氧砂浆修补混凝土,再抹灰装修
4.2墙体裂缝修补
在增设了圈梁、构造柱,替换屋面板后,对墙体裂缝进行修补.对于裂缝较少的房屋采用圧力灌浆的方法填充裂缝。把墙面清理干净,将勾缝不严的清水墙面中松动的砂浆清除.用水泥砂浆抹严墙面漏浆的孔洞与缝隙.再使用空气压缩机把水泥浆通过输浆管和灌浆嘴灌入裂缝’
对于裂缝较多的墙体,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使
79
用直径4mm的HPB300钢筋.按纵向、横向间距均为120mm组成钢筋网,钢筋网距离墙体10mm,通过直径6mm的拉结筋固定。使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作为面层,厚度35mm。
4.3防水节能改造
农村危房在建立之初都没有采用节能构造,加之年久失修,墙体渗水严重从而影响建筑安全性能。所以有必要在结构加固后,进行防水改造和节能改造屋顶现浇混凝土养护完毕后,使用水泥砂浆找平,然后刷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上覆100mm 厚憎水型树脂彭胀珍珠岩板作为保温层,再做屋顶面层。墙体裂缝修补后,在墙的内侧刷3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再覆盖5mm抗裂砂浆作为保温构造。墙体外侧先以15mm厚水泥砂浆找平,再刷一遍氯丁胶乳防水素浆,接着抹上10mm厚氯丁胶乳防水砂浆作为防水构造,最后根据业主需求进行墙体装修。
5结束语
~农村兔房改造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农村危房鉴定,发现建筑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加固和改造,从而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对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进行总结,寻找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的
(上接第77页)
向教学平台的部分,构成分层教学目标之间的纵向支撑。
(2)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境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讨论式、问
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课程教学与设计竞赛相结合训练,使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3)提倡结合本组教师科研方向和实际需求,发挥自身特长,制定具体的设计任务书,形成本组的教学特色。提倡纵向教学组制定三年贯通平台的整体教学框架,考虑不同阶段的设计题目的纵向衔接,使得各年级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参与,促进组内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倡各个纵向教学组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制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设计任务书。
(4)提倡纵向教学组结合自身特长和科研方向,形成设计教学特色,可开设拓展性选修理论课程。例如:空间建构、城市规划新技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纵向教学组开设选修课程需针对本组教学需求,且可供全院共享,以此完善学院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提倡建立贯通的垂直教学体系,形成高低年级学生互助交流的学习平台,采用教师讲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研究结语
在朴实的教育观的引领下,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在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上注重课程群建设在纵向和横向的衔接,以确保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各阶段之间得以顺畅衔接,提升学
(上接第78页)
4.2对苏羊村“苏羊竹马”文化的保护。
对“苏羊竹马”的保护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对“苏羊竹马”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苏羊竹马”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对“苏羊竹马”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苏羊竹马”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加强“苏羊竹马”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苏羊竹马”传承机制,努力把苏羊村创建为竹马传统文化之乡。
4.3对苏羊村“苏羊竹马”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主体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保护好“苏羊竹马”项目传承人和传承用体,重视发挥各级传承主体的作用,是做好“苏羊竹马”抢救与保护工作的根本。
(1)政府层面。各级政府对“苏羊竹马”传承主体的抢救、保护与承担起主导作用并负主要责任。在优秀传承“苏羊竹马”主体的认定上,坚持一定的标准,把握好选择尺度。
(2)传承主体层面。传承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有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作出保障。传承主体要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传承主体应履行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的义务;传承主体要
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加固手段与改造方式,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有利于高效经济地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J.2017-02-24.
[2]GB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周磊(1984—),男,湖南祁东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检测。
通讯作者简介:
孙明(1985—),男,湖南永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和结构加固。
基金项目:永州市本级科技创新项目(永财企指12016|26号-27)o
生“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以设计主线的课程整合实践为核心,强调群化中的综合性和兼容性。贯彻以“理论性教学+体验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培养模式,主线课程群优化中强调有机的阶段和单元构成,使主线课发展脉络清晰、衔接有序叫较好地发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冬,何云峰,朱江.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研究性学习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8-20.
[2]“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93-96.
[3]任云英,张沛,白宁,黄嘉颖.创新性人才需求导向下地区城乡规划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16(2):44-51.
[4]吕静,白丽敏.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学习指南[D].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吕静(1969—),女,汉族,长春市人,教授,工学硕士,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建筑类教学管理与实践研究。
本文系2016年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创新能力提升训练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质文化遗产调查,提供真实信息,信息内容要全面、翔实;传承主体要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5结束语
~维护苏羊村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历史性,保护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保护苏羊村的空间格局和风貌的完整性,再现苏羊村所凝聚的传统文化氛围,传承苏羊历史文脉,全面保护和塑造苏羊风貌。以严格保护为前提,科学合理的发展旅游事业,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只有做好传承主体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309.
[2]张伟.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议—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J].社会事业.
[3]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作者简介:
那格格(1993—),女,满族,籍贯:河南开封,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建筑外环境,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0
更多推荐
墙体,教学,保护,传承,钢筋,农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