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住不炒!最严学区房政策落地!两⼈被刑拘!
近期,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教育资源较好的区陆续进⾏了⼊学登记,并严格执⾏多校划⽚,落实“房住不炒”,推进教育公平,为“学区房热”降温,引发社会⼴泛关注。
继西城区教改政策落地后,
西城房管局也出⼿了!
7⽉6⽇,北京市西城区房管局官⽅微信号发布消息称,近⽇西城区房管局组织辖区内链家、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麦⽥、中原等主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召开⼯作会,并部署了三“不”要求:
不得以学区房为卖点发布房源!
不接受价格明显⾼于市场价格的委托!
不得参与炒作学区房的任何活动!
严禁炒作学区房,
这句话不只是说说⽽已
记者7⽇证实,
因针对北京西城区教改政策发布
煽动性信息引发群体性聚集,
涉嫌寻衅滋事,
北京我爱我家2名经纪⼈已被刑事拘留。
⽬前,西城区房管局已对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案调查,责令公司对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对涉事员⼯严肃处理,并在公司内部⽴即开展⾃查⾃纠。同时,涉事2名经纪⼈的执业信息卡公⽰已被暂停,北京房地产中介⾏业协会将对其采取从业限制措施。
多校划⽚政策
4⽉23⽇,西城区发布《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在保持2020年⼊学政策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严格执⾏多校划⽚政策。
尽管相关⽂件早已发出,但当部分业主在近⽇真正被调剂出学区后,依然引发了各界议论。
上个周末,西城区“学区房终极⼤招”在朋友圈疯传。北京市西城区明确,2020年7⽉31⽇后购房家庭,不再对应登记⼊学划⽚学校,全部以多校划⽚⽅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学。
7⽉2⽇晚,部分北京市西城区幼升⼩的学⽣家长接到电话,被告知2020年7⽉31⽇后的购房家庭将以多校划⽚⽅式⼊学,许多重⾦买到德胜、⾦融街、⽉坛⽚区学区房的业主在接到电话或者在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官⽹进⾏⼊学登记时才发现,⾃⼰已被调剂到附近学区派位⼊学,在孩⼦幼升⼩阶段错失⼊学“⽜⼩”的机会。
北京市西城区拥有如实验⼆⼩、宏庙⼩学、育民⼩学、育翔⼩学等“⽜⼩”(优质⼩学),以及北京四中、北师⼤实验中学、师⼤⼆附中、北京⼋中等⼀流优异的教育资源,也导致了西城区如德胜、⾦融街、⽉坛等⽚区的学区房受到热捧。
731政策实施后:
731政策实施后:
凡不符合“六年⼀学位”要求、2020年7⽉31⽇后新购房产或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西城区的本市个⼈居民户籍适龄⼉童,由其法定监护⼈根据⼩学新⽣登记⼊学通告公布的招⽣服务范围,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提交⼊学材料。⽚区内登记⼊学⼯作结束后,依据学位情况按相对就近原则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派位⼊学。
西城区的“严格执⾏”令新购学区房家庭蒙受不⼩的经济损失,⽽房地产经纪机构也难辞其咎。
最近,针对西城区教改政策,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2名员⼯还发布煽动性信息引发群体性聚集。因涉嫌寻衅滋事,⼆⼈已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严禁炒作学区房
曾经有⼀个段⼦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学区房在国⼈⼼⽬中的地位:芯⽚靠研发,研发靠⼈才,⼈才靠教育,教育靠学区房。
当下的⼊学政策的确可以降低针对最优质教育资源的炒作。
今年4⽉,北京启动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项重点治理内容就是严禁炒作学区房。其后,北京对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融街,东城区交道⼝等价格快速上涨区域进⾏专项执法检查,6家中介门店停业整改、⽴案处罚17起。
尽管官⽅已三令五申严禁炒作学区房,但仍有中介门店和经纪⼈敢于顶风作案,向学⽣家长⿎吹学区房是“名校⼊场券”,或者是完成财富升值的投资佳品。
究其原因,学区房的⽕热、房价的不断上涨能给经纪⼈带来更好的成交量和更⾼的佣⾦。
然⽽,从历史数据看,学区房的价格并⾮⼀直坚挺,也曾经出现过下跌。同时,购买“⽼破⼩”后,全家也很难享受到居住品质。
禁⽌炒作学区房是落实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举措。各房地产经纪机构机构应清晰认识房地产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要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房住不炒”。
下⼀步,房管局将继续发挥⾏业主管部门职能,严格管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坚决杜绝炒作学区房现象,并将依据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和移转线索,对相关机构及⼈员进⾏严肃处理。
定向施策
今年4⽉,北京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等分别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作的相关实施办法,指出将坚决执⾏对特定时间节点后购房家庭的⼦⼥⼊学执⾏多校划⽚政策。
其中,海淀明确2019年1⽉1⽇后新登记并取得房产证的家庭,申请⼊学时将不再对应⼀所学校,⽽是变为多校划⽚;
西城区则明确2020年7⽉31⽇后新购房或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西城区的,不再对应登记⼊学划⽚学校,全部以多校划⽚⽅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派位⼊学。
上海相关政策
在上海,意在进⼀步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已陆续出台。
•教师流动轮岗今年1⽉,上海市教委等部门出台《关于进⼀步加强上海市中⼩学教师⼈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及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中⼩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关键信息。
•316教改⽅案上海发布“中招新政”,到2022年,上海每⼀所不挑⽣源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市优质⾼中分配下来的名额,最⼤限度保证学校之间的平等。
名额,最⼤限度保证学校之间的平等。
上海在此前 “ 沪⼗条”和严查经营贷⼊市的基础上,3⽉中旬发布“316教改”⽅案。
⾃2022年起,上海实验性⽰范性⾼中招⽣计划的50%-65%将被分配到区、到校,各区⼩学和初中的升学、⼊学情况将更加均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学区房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学区”,与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直接相关。想长期解决学区房过热这⼀问题,要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
储朝晖:多年来各地采取很多措施,取得⼀些成效。但如果⽤“真正的、彻底的均衡”这⼀标准去衡量,
可能还有差距。要解决学区房的问题,不能仅⽤⾮市场的⼿段要求房价区间,还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使各个地⽅就近⼊学的条件相当,学⽣能够上的学校在同⼀质量层次,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式。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研究总监严跃进表⽰,学区房是近年来每⼀轮楼市⾏情的领头⽺,炒作明显,有损教育公平。
当前,楼市调控越来越微观、精准,此轮针对学区房的“定向调控”所传递信号⾮常明显。通过严厉打击学区房炒作、给价格⾼企的学区房降温,对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和均衡具有积极意义。
部分学区房价格已出现松动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近⼏个⽉来,西城区除了3⽉、4⽉⼊学前⾼峰期成交量较⼤外,其余⽉份⼆⼿房成交量基本都在1000套左右。在11个学区中,德胜、⽉坛、⾦融街3个学区⼆⼿房均价最⾼,⼀套上世纪80年代60平⽅⽶的⽼房⼦标价在1000万元左右。
直降
在执⾏“731”政策后,北京西城区整体⼆⼿房价格有所下调,其中德胜、⽉坛、⾦融街3个学区内⼆⼿价格可以预期将出现下探。
记者在相关平台查询发现,近两周来,⾦融街、德胜学区均有业主调低了⼆⼿房挂牌价格20万元⾄30万元。
在新⼀轮调控政策下,深圳楼市也有所降温。其中,曾经异常坚挺的深圳学区房价格出现松动,在南⼭区,名为“观海台”的楼盘房源,两天内报价下调140万元。该楼盘位于南⼭区商业⽂化中⼼区,有配套名校。
在上海,因均衡教育政策出台,学区房购买者观望⼼态加重。
上海教委在要求确保全市每位中⼩学教师10年内有规定的流动记录之外,还设⽴了同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数以及跨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数⽐例指标。
⼀些孩⼦家长说,⽬前并不是出⼿学区房的好时期,听到教师轮岗制的消息就“叫停”了购买计划,准备观望⼀段时间再做决定。
学区效应?☞教育公平!
业内⼈⼠指出,学区房的存在以及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
只有不断弥合教育资源差异,缩⼩同⼀地区“⽜校”与“普校”间的差距,教育资源⽇趋均衡,学区房的概念才会⽇渐弱化。解决⾼价学区房问题,还是要回归义务教育公益属性,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和地⽅考虑继续加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定严密的⼯作⽅案,让优质教育资源顺畅流动起来。
加⼤教育投⼊和改⾰⼒度也必不可少。有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改⾰思维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把部属、省属和
加⼤教育投⼊和改⾰⼒度也必不可少。有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改⾰思维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把部属、省属和部门所属的优质教育资源统筹起来盘活,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从⽽让百姓在改⾰进程中分享更多的红利。
⼀位住建部门负责⼈认为,住房还是要回到原本的居住本质上,⽽不是畸形的教育资源属性和其他附加属性。
“学区房价格不是⼀直坚挺的,买了学区⽼破⼩后,不仅难有居住品质保障,⽽且在国内多地‘学区房’调控加速的风向下,存在资产贬值的风险。”
写在最后
北京⼀向是全国政策的风向标,今年西城区突然甩出重磅信号,⽤实际⾏动告诉⼤家,学区房要凉了。东城学区也在⾏动:多校摇号,仿佛就像是拆盲盒,要么彻底颠覆学区定义,变学区为⾮学区;要么彻底放弃⼊学顺位,真摇号。
有家长或许会说:不就是北京这么搞嘛,等实施到我们这⾥,估计还需要⼀些时间。但此次,不仅是北京教委在严抓,更是中央的⼤政策导向!
更多推荐
学区,西城区,政策,教育资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