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的检测原理
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的检测
1 原理
次硫酸氢钠甲醛与醋酸铅反应生成棕黑色化合物。
2 试剂
盐酸溶液(1+1);锌粒;醋酸铅试纸
3 分析方法及结果判定
取适量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10倍量的水,混匀,向锥形瓶中加入(1+1)盐酸(每10ml样品溶液中加入2ml盐酸),再加4g锌粒,迅速在瓶口包一张醋酸铅试纸,放置1小时,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同时作对照试验。如果醋酸铅试纸不变色,则说明样品中不含硫酸氢钠甲醛,如果醋酸铅试纸变为棕色至黑色,可能含次硫酸氢钠甲醛,应作甲醛定性实验。另取适量样品,加100ml蒸馏水浸泡30分钟,取10ml滤液,加入0.5ml
乙酰丙酮,2ml20%乙酸铵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如果溶液变为黄色,则说明样品中含有次硫酸氢钠甲醛,如果溶液未变色,则说明样品中不含次硫酸氢钠甲醛(若浸泡液本身有颜色,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后取馏出液测定
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快速检测
方法编号:CDC-2031
1.检测意义: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雕白块。工业上用作印染剂、有机物的脱色和漂白剂等,由二氧化硫、甲醛、烧碱、锌粉而合成。吊白块具有恶臭,在食物中分解成甲醛、次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硫后恶臭消失。国家明文禁止在食品中加入。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粉丝、米粉、面粉、馒头、面条、年糕、竹笋、腐竹等食品中吊白块分解产物甲醛的快速检测。
3.方法原理:甲醛次硫酸氢钠在食物中分解成甲醛、次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硫。甲醛与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与比色板比对得出甲醛含量。
4.操作方法:
4.1 取1g剪碎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纯净水到10ml,振摇20次,放置5分钟,取1ml上清液至试管(离心管)中,加入4滴1号试剂,再加入4滴2号试剂,盖盖后混匀,1分钟后,加2滴3号试剂,摇匀,5~10分钟内与标准色板比对,读数乘以10即为样品中甲醛含量mg/kg。若颜色超出色板标示含量范围,应将样品用纯净水稀释后重新测定,比色结果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0.25
0.5
0.0
1.0
5.0
10.0
20.0
甲醛含量mg/L(kg)比色板
4.2 若想得到具体读数,可将速测管中的溶液用纯净水稀释到10.0mL,混匀,将比色管插入“多参数食品快速测定仪”中,仪器显示的数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mg/kg。
5.注意事项:
5.1粉丝、米粉、面粉、馒头、面条、年糕、竹笋、腐竹等食品本底会含有少量的甲醛,大约在20 mg/kg左右,当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含量大于这一数值时,应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是否大于国家标准规定值(详见二氧化硫快速检测说明书)来确定样品中是否掺入了吊白块成份。
5.2本方法为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精确定量应以国标法为准。
6.试剂盒配置:1、2、3号试液各1瓶,比色卡一张,试管(离心管)20只洗净后可反复多次使用。
7.试剂盒储藏:阴凉干燥处保存,有效期12个月。生产日期见包装。
更多推荐
样品,吊白块,硫酸,氢钠,检测,醋酸,含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