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范墙布-泰盟投资公司

2023年9月14日发(作者:华谭)
海宁市规划与建设局年鉴(2007年版)
一、建筑业
[概况]通过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加强招投标管理,加强建筑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海宁市建筑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全市共报建建设工程项目
428项,建筑面积407.14万平方米,总投资65.75亿元。全市共办理施
工许可304项,建筑面积313.33万平方米,合同造价20.76亿元。办理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项目358项,建筑面积154.95万平方米,
工程造价8.46亿元。全市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38.48亿元,比
上年增长22.4%,建筑业总产值列嘉兴各县市区第一位,房屋建筑施工
面积573.8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6362人。全市共创出海宁市
文明标化工地30项,嘉兴市文明标化工地9项,浙江省文明标化工地2
项。
[积极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
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经企业申报,海宁市规划建设局审查,2006
年有1家企业获国家一级资质:为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有3家
企业资质(或增项)升为二级:为海宁恒力建设有限公司 (获房屋建
筑总承包贰级、增项地基基础贰级),浙江卡森建设有限公司增项钢结
构贰级。新增建筑企业2家(海宁市欣河混凝土有限公司、海宁新达建
设有限公司),新增劳务分包企业2家(海宁市宏伟劳务有限公司、海
宁市顺通水暧电安装有限公司)。2006年9月11日经市政府同意,制
订出台了《加快海宁市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从七个方
面给予了建筑业强大的政策支持,形成了发展建筑业的强大合力,将有
力地推动我市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度,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
公司、浙江中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获得“建筑业规
模企业”荣誉称号。
[设立便捷服务窗口] 为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和
推进“效能建设年”活动,2006年3月,海宁市建管处、质监站成立了手
续办理的便捷服务窗口,建立重特大工程项目的绿色通道。便捷服务窗
口主要负责全市建设工程的报建、招标、非招标备案、安监、质监、监
理登记、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管理工作,实现了由窗口收件直至最后
竣工备案的“一条龙”服务。便捷服务窗口的设立,一方面增强行政管理
部门的业务办理透明度,加强企业对办事程序规范化的认识;另一方面
促进干部职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真正服务基层。
[加强招标投标管理]继续配合海宁市政府做好招投标统一平台建设工
作,特别是镇(街道)平台的延伸工作,使海宁市招投标工作更加公正、
公平、公开。同时,在分析招投标市场现状和积极听取各相关部门的意
见和建议后,从招投标活动和有形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海
宁市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暂行办法》和《海宁市建设工程施工
招标资格预审管理办法(暂行)》等办法。及时修改了《嘉兴市房屋建
筑和市政工程投标报价、评标定标办法》,完善了评委库,建立了语音
抽取系统,出台了招投标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加大
了网络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开展网上公布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从而进
一步规范了有形建筑市场和招投标活动。开展了对招标投标代理机构的
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大对招标投标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招标代理市
场,促进招标投标代理机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共办理备案429项,建
筑面积365万平方米。继续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浙江
省建设厅统一部署,2006年4月至11月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落后、历年事故多发的各类园区、
开发区项目的安全监管力度,共出动检查人员300余人次,发出事故隐
患整改通知书183份,整改意见1200余条。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研
究制订了《2006年度海宁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2006
年8月至10月在市区各建筑工地开展了环境卫生文明施工专项整治工
作,制定了《关于开展市区建筑工地集中整治安全卫生环境行动实施意
见的通知》,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现场围墙、封闭施工、施工场地、
现场防火、标牌标识、临时设施和社区服务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对
列入整治范围内的23项在建工程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摸,共发现隐患35
处。2006年8月中旬开始,每周二和周五组织人员对市区建筑工地进行
监督检查,共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45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分
期分批对建筑业企业“三类人员”进行安全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培训。实
施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逐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
生产技能和素质,对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累计1000
余人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加强质量监督备案手续管理。全年共有1101
个单位工程新办质监手续,建筑面积374.4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2.84
亿元;共监督竣工验收工程 405个,建筑面积183.5万平方米。开展全
市在建建筑工程质量巡查,确保房屋主体结构质量,共抽查32项工程,
建筑面积37.95万平方米,涉及施工企业21家,监理企业12家,发出
整改通知26份。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墙体材料质量检查,把好原材料
进场关,确保各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2006年共承担送检的各类试
验73352组(件),查出不合格试件198组(件),均进行了处理;新
添置了市政检测设备,为市政工程建设服务,拓展市政工程检测和科学、
公正的检测、试验数据,保证市政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开展了环境
检测工作,共检测工程74个,建筑面积58.62万平方米。
二、管道燃气
【概况】2006年,海宁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燃
气专项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网建设。敷设主干管29.3 公里,
庭院管网2.9 公里。2006年10月新建成天然气储配站一座(张店储配
站),位于海州街道金龙村,供气能力为6万立方米/日,最大储存能
力达22万立方米。供气规模不断扩大化,全市完成安装民用户2530户,
主要为梅园三里、百合二期、南苑二里、阳光新城、华庭现代城等9个
小区。完成安装工商福利户9户,投入使用的工商福利户有天通电子、
花园大酒店、联丰磁业、通达磁业、市规划建设局等8户,开口气量17670
立方米/日。2006年海宁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供应天然气总量为420万立
方米,销售气量为408万立方米,其中民用户用气量为78万立方米,
工商福利户用气量为330万立方米。海宁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贯彻落实“每
年一次的免费上门安全检查”的方针。至2006年12月底,完成全市7326
户免费上门安全检查,比2005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安检成功率
79.81%,比2005年同期提高近7个百分点;存在安全隐患46户,比
2005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及时地排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全市居
民的用气安全。
【西气东输】2006年10月18日,海宁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与海宁星港
燃气有限公司签定管道天然气供气合同,从下沙接驳管输气至海宁,使
海宁成为嘉兴地区第一个用上“西气东输”城市。该工程投资2800万,
敷设次高压管网40公里,至2006年年底,已完成市区至农发区管线对
接工程。
【海宁星港燃气有限公司成立】由杭州钱江燃气有限公司、杭州市燃气
(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总公司合资,成立了海宁
星港燃气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为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管道燃
气供应及成套供气工程承包,燃气灶具及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公司于
2005年9月26日注册成立,现有员工75人,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3
人,初级技术职称10人。至2006年年底,铺设主干管网7034米,小
区环形中压管网2820米,庭院管网17590米。
三、房地产市场
【概况】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继续深入,在银根紧缩、出台限制
高档住宅、套型面积,限制境外购房、二手房5年期免营业税和增值税
等政策的情况下,海宁市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商品房销售额与
2005年基本持平,市区商品住宅价格涨势得到了遏制,住宅价格趋于平
稳。据海宁市人民政府2006年上半年公布的市区多层商品住宅交易综
合平均价为3701.35元/m2,下半年为3746.89元/m2;较2005年同期
3725.82元/m2和3685.36元/m2变动不大。
【商品房开发经营情况】2006年海宁市完成投资13.99亿元,较2005
年同期下降9.6%;施工面积184.97万m2(住宅146.01万m2,办公0.56
万m2,商业13.4万m2,其他25万m2),比2005年同期下降15.99%;
其中新开工面积43.5万m2,同比下降43.97%;竣工面积47.11万m2,
同比下降43.89%;销售面积38.09万m2,(其中现房销售8.45万m2,
期房销售29.64万m2)同比下降12.24%;销售额14.28亿元,与2005
年持平;空置面积15.53万m2,(其中住宅7.74万m2,办公0.2万
m2,商业4.68万m2,其他2.91万m2)与2005年持平。
【房地产交易与评估】全面开展住宅小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初始
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预购商品房抵押登记备案工作,2006年6月1
日起全面启用新的房屋权属证书,房屋权属证书发证主体由原“海宁市
人民政府”变更为“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严格办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承诺时限。产权登记发证共8344件、214.34万m2,其中初始登记
5776件、162.47万m2,转移登记2014件、29.91万m2,变更登记554
件、21.97万m2;办理各类房产交易过户5802件、81.13万m2,其中
商品房4603件、59.57万m2,二手房705件、17.78万m2,房改房494
件、37.79万m2;办理他项权利(包括抵押备案转抵押、抵押按揭注销)
登记共8414件,涉及房屋面积444万m2;办理商品房备案登记3104
户、面积达39.96万m2,,均价为4334元。办理租赁备案17户、面积
1476m2 。完成房地产经纪机构年检工作,受理房地产中介资质年检13
家,其中11家年检合格,2家基本合格。完成各类评估业务2068项,
面积38.85万m2,评估价值6.74亿元,其中二手房评估1180户、10.51
万m2,抵押评估194户、6.34万m2,拆迁评估694户、22万m2。
四、城乡建设综述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届五中、六
中全会精神,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市委、
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城乡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统筹城
乡、完善框架、改善人居、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工作目标,
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海宁市域总体规划》编制
完成的基础上,着力抓好第五轮《海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市经济开
发区总体规划》、《马桥街道分区规划》、《临杭新城区发展概念规划》、
《市区西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等重点规
划编制项目。加强村镇规划指导。以“百千工程”为契机,督促各镇按照
《海宁市域总体规划》的要求开展各镇总体规划、调整村庄布局规划、
示范村整治村规划及各镇工业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深入开展
规划效能监察,进一步扩大“阳光规划”社会影响。
抓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拓展城市新空间。计划内完工项目如期完成。
文宗路南延(环一至环三)、海洲路西段绿化(海宁大道至海新公路)、
育才路东延、西山路及城东污水管网、建材市场污水管网工程均已完成,
城南公园已竣工验收。抓紧实施续建项目及2006年新增项目建设,认
真做好计划内开工项目建设工作,切实抓好已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工
作。
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全面启动城
市主干道绿化升级改造及市区绿化零星工程,共新增香樟等乔木3000
余株,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等色块6400平方米,铺设草坪等地被植物
11800平方米。开展大桂花树入城工程,继续引进种植大型紫薇桩400
余桩。启动实施城东生态公园、东山森林公园改造、城南森林停车场等
工程。东山森林公园智标塔塔院重建工程进展顺利,塔院的拂云殿、山
门、海山亭、次展厅、办公楼等主体结构工程已完成并顺利通过工程验
收。
实施新一轮旧城改造,改善城市面貌。本着“拆迁一处,造福一片,稳
定一方”的原则,依法拆迁,平安拆迁,使旧城改造工作真正成为实事
工程、民心工程。联塘里、万方经编、海皇大厦东侧旧城改造区块拆迁
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同时,按照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了2006年
的拆迁货币补偿基准价,并经市政府批准公布。
加大对建筑业扶持力度,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制订《加快海宁
市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正式实施,为建筑业发展
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制订并完善了《海宁市
建设工程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市政公用事业
管理。加强房地产调控和监管,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切实抓好经
济适用房建设,“风和丽苑”经济适用房小区一期工程通过综合验收,二
期工程按计划推进。
五、城市规划与建设
[概况]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17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90
项,用地面积达103.45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5项,建
筑面积达48.03万平方米。规划审批园林绿地面积0.15万平方米、道路
广场(停车场)14.49万平方米。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6.7平方公里。
[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 继续强化规划设计编制工作,
提高规划编制标准和扩大规划编制范围。实施第五轮海宁市城市总体规
划修编工作,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成正式成果。《市区城中村改造规
划》已经编制审查完成,各相关街道根据规划将用3年时间完成市区16
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临杭新城区发展概
念规划》、《住宅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马桥街道分区规划》委托
中规院进行规划编制,现已完成初步成果。初步完成海宁大道控制规划、
太阳桥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的编制工作。同时,以海宁市区为重点,
完成编制了市区经营性用地和土地收储的计划,有效地发挥了规划的宏
观调控作用。
[加强规划管理] 按照规范抓好建设项目选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许可证发放审查等常规性管理。以海宁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依
据,严格落实“绿线”制度,着力营造城市绿化特色。组织了东山森林公
园的初步设计,组织了专家对海州路东段、海宁大道两侧绿化设计进行
评审,并进行赞山公园的选址工作。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统筹安排好市区主要交通道路的实施时序,加快城市路网和各类工程管
线的规划实施。组织建设项目的规划竣工验收30次,协助城监部门查
处违章建筑29件,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阳光规划实施工作]200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海宁市城乡规划效能
监察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5
月19日,市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召开全市规划效能监察工作会
议,总体部署了规划效能监察工作。扩大“阳光规划”社会影响。在拓展
范围、创新载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拓展范围上,将阳光规划从市
区向市区和农村并重转变,要求各镇逐步建立阳光规划机制。在创新载
体方面,重点进行了海宁规划网站、规划展示厅等宣传平台的建设。加
大阳光规划设施投入。主要推进规划网站改造升级,加载各类审批表格,
便于下载,对建设项目进行网上公示,搬迁城乡规划展示厅,继续扩大
建设现场公示牌设置范围。
[加强测绘行业管理] 2006年4月23日,海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海编
(2006)4号文件批复同意,海宁市规划设计管理处增挂海宁市测绘管
理办公室牌子和增加人员编制,根据《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
法履行相关职责。开展海宁市境内GPS C、D级控制网和三、四等水
准网联测工作,并通过浙江省测绘技术监督站的检查验收。完成海宁市
区域1:500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8平方公里,道路放样长度合计10公
里,建筑放样面积合计80万平方米。完成市区老城区5平方公里的地
形图修测工作,完成市区地形图54与80坐标的转换工作。
[抓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计划内完工项目建设。文宗路南延
(环一至环三)、海洲路西段绿化(海宁大道至海新公路)、育才路东
延、西山路及城东污水管网、建材市场污水管网工程均已完成,城南公
园已竣工验收,文苑路公铁立交绿化工程完成工程量90%。抓紧实施续
建项目建设。城南大道(南北大道至碧云路)工程已基本完工。林荫大
道桥梁及道路工程(桥东堍至赵家漾路)已完成。海新路拓宽工程基本
完工。碧云路南延工程(海洲路至环南三路)桥梁进场施工,路基工程
已完成70%。积极实施2006年新增工程项目建设。环西一路(城南大
道至联合西路)准备进行招投标。客运中心两侧道路工程文宗路已完成
70%路基工程,文西路已完成80%路基工程。钱江路(南北大道至碧云
路)隔离带绿化工程文苑路至碧云路段已完成,南北大道至文苑路段正
在进行施工招标。楼下路道路工程已通过初验。东一路、立人路道路工
程已通过竣工验收。积极做好计划内开工项目建设工作。水月亭路东延
(赵家漾路至碧云路)正在方案设计。海青桥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
积极做好前期项目建设工作。海昌路南延工程(城南大道~东西大道)、
钱江路(海新公路至碧云路)两侧绿化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城南大
道东延(碧云路至城东大道)、联合路西延工程(南北大道至环西二路)、
环西二路(南北大道至联合路)、海洲路东延(碧云路至环城东路)现
正调查摸底。钱江路西延工程(南北大道至环西二路)正在进行施工图
设计。城南大道道路绿化工程(海新路至南北大道)初步设计已完成。
海洲东路道路绿化正抓紧立项。城南大道西延(海宁大道至环西二路)
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切实做好已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分别对城南
大道、环南二路(2、3、4标)、文宗路3标(长埭路至西山路)、文
苑路(环二至环三)、城南公园、城东区块及建材市场污水管网工程、
林荫大道桥、楼下路、东一路、立人路、海洲路东堍南侧绿化等工程组
织验收,对验收中发现问题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以确保工程质量。
[旧城改造工程稳步推进] 星城·洛河小区(原万方经编区块)拆迁工作
全部完成,共拆迁厂房2.5万平方米, 2006年完成拆迁成本2080万元。
安置房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工程形象进度完成部分桩基。星城·洛洲小
区(原海皇大厦东侧区块)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拆除农户住宅及村办企
业厂房3.1万平方米, 2006年完成拆迁成本200万元。根据海洲街道
对该地块拆迁征地的实际情况,为尽早动工,决定对该项目分二期实施。
一期工程项目有关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22亿元。星
城·洛川小区(原联塘里区块)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拆迁单位及居民住宅
6.5975万平方米,2006年完成拆迁成本为1.39亿元。安置房工程各项
准备工作按计划进行,完成投资1.56亿元。林荫大道(原海针厂)区块
拆迁项目已完成部分拆迁,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
六、勘察设计
[概况]全市共有勘察设计单位7家,即浙江华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甲
级)、海宁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乙级)、海宁市鸿翔建筑设计有限
公司(乙级)、海宁市水利勘察设计所(丙级)、海宁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丙级)、海宁市建设规划测绘队(丙级)、海宁市国土测绘规划院
(丙级)、共有在册人员221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95人、
初级职称91人,全年完成产值(收入)2718万元。
[外来勘察、设计单位备案] 共有18家外来勘察单位承接了海宁市242
个勘察项目,建设规模约285万平方米。勘察单位中有12家为甲级资
质,6家为乙级资质;有35家为外来设计单位承接了海宁市110个设计
项目,建设规模约182万平方米,设计单位中有22家为甲级资质,12
家为乙级资质,1家为丙级资质。
七、村镇建设
[概况]共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49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72件,
规划用地面积435.88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28件,批准建筑
面积185.35万平方米。村民建房:发放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2345件,
规划用地面积22.2万平方米,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1032件,批准建筑
面积35.4万平方米。
[镇、新区总体规划编制] 尖山新区总体规划已完成规划论证,并报市
人大及市政府审议通过,现已开始按规划实施新区建设。盐官、许村、
黄湾三个镇的总体规划方案已经过论证,长安镇、袁花镇、周王庙镇、
丁桥镇已完成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村庄布点规划调整编制] 完成调整村庄布局规划前期资料收集工作,
其中马桥街道、丁桥镇、长安镇已完成初稿。
[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 示范村完成了许村镇联盟村、长安镇鹿耳村、
周王庙镇长春村、丁桥镇海潮村、袁花镇双丰村、海洲街道新桥社区、
海昌街道硖西社区、盐官镇红友村和群益村9个的规划编制 ;整治村
完成了许村镇7个村、长安镇4个村、周王庙镇5个村、盐官镇7个村、
斜桥镇4个村、丁桥镇5个村、袁花镇4个村、黄湾镇1个村、马桥街
道3个村、硖石街道4个村、海洲街道2个村、海昌街道4个村共五十
个规划编制项目。
[加强村镇规划管理] 做好各类项目选址、用地建设审批,积极协助参
与全市违法建设用地、违章建筑查处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行了新农村规划建设内容研究,推出了送农房图下乡等多项服务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性举措。根据《市区城市规划控制区农村住宅拆
迁安置暂行办法》规定,对海洲街道和硖石街道5个安置点进行选址定
点、规划设计和住宅方案设计,为下一步的征地拆迁打下基础。
2006年各镇、新区主要市政建设项目表
镇(新区) 项目名称 长度
(公里) 宽度(米) 面积
(平方米) 造价
(万元)
长安镇 城北路 1.6 29 46400 2800
城西路 4.4 37 162800 8500
许村镇 翁胜公路 1.834 6 11004 160
长许公路 1.657 9 14913 180
许村大道 3.72 32 119040 4500
斜桥镇 经四路 0.86 9 7740 50
丁桥镇 镇中路 0.87 15 13050 75
联群路 1.2 9 10800 60
袁花镇 河东街 1.534 8 12272 77
河西街 1.453 8 11624 73
环镇北路 1.45 9 13050 75
黄湾镇 闻应路 13 5.5 71500 320
育才路 1 14 14000 250
周王庙镇 石尚路 3.54 7 24780 330
民建路 0.56 15 8400 110
盐官镇 建设路 0.7 15 10500 60
石碑路 0.23 16 3200 20
尖山新区 听潮路 3.1 20 62000 2880
富春江路 3.12 24 74880 2890
凤凰路 2.857 36 102852 14232
枕江路 3.1 20 62000 2879
闻澜路 2.97 30 89100 3808
潮起路 1.78 22 39160 1693
海丰路 1.72 20 34400 1599
八、市政公用事业
【概况】加强市政工程监管,重点对施工许可证办理、现场规范文明施
工、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到位率等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逐步规
范市政行业。做好市政施工企业资质审批,新核准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
三级施工企业1家,增项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施工企业1家。加强
城市燃气监管,通过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专项安全检
查等形式,落实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发出了
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加强供水行业监管。组织供水水质检查,
对水源保护区内生产企业排污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建立了水质月报表制
度,收集整理部分制水企业水质情况月报表,研究制订城市供水企业管
理目标责任制。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调查,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市政行业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逐步规范市政行业施工市场。全
年共办理了16个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加强企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
员专业技术。组织市政施工企业人员在嘉兴开展项目经理培训3次,共
培训人员40人。做好市政施工企业的资质审批工作。新核准市政公用
工程总承包三级施工企业1家,增项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施工企业
1家。至2006年底,全市市政施工总承包二级共3家,分别是海宁市恒
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威建设有限公司;三
级施工总承包共8家,分别是浙江中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华信建设有
限公司、浙江卡森建设有限公司、海宁市盐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宏厦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海宁腾跃建设有限公司、
嘉兴中宁建设有限公司。
【燃气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海宁市规划
建设局对全市的三家城市燃气企业(民泰、人泰、新奥)以及海宁市33
家液化气供应点进行了专项检查1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发出了
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从送气工培训入手,
规范液化气市场。对于经过考试合格的人员,统一颁发了上岗证书,并
对送气车辆进行了编号,规范了市区送气车辆。多次与海宁市工商、城
管等相关部门召开协商会,并对无证经营情况开展了多次联合执法检
查,查处了一批无证经营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制订了《2006年度城市燃气安全生产考核目标》,并与各燃气企业负责
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落实责任。多次深入企
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从各项管理制度、灭火器装置、报警装置、相关
台帐资料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我市燃气行业安全
供气。扎实开展燃气行业行风评议活动。通过召开动员会、聘请行风监
督员、在市区悬挂横幅、在电视台做广告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宣传;采
用登报公示、问卷调查、设摊咨询、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或建
议;通过电视台采访、将有关问题登报等形式做好解释工作,并督促各
企业及时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工作等。
【加强供水行业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保障供水水质安全。2006年5
月9日至11日,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会同海宁市卫生监督所对海宁市供
水企业进行供水水质检查,主要是从各企业执行供水标准情况、各项管
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管网水、出厂水、末稍水的水质抽样以及公司三级
化验相关台帐记录等多方面进行。从检查结果来看,部分水厂水质报表
不及时,且偶有漏报现象;个别涉水产品无卫生许可证;二级供水单位
管理人员多数兼职,未建立内部水质管理制度;个别水厂游离余氯不达
标。针对此种情况,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下发了整改通知,并规定限期整
改。同时,海宁市规划建设局参加了嘉兴市建设局水质管理对口检查1
次,参加由海宁市环保局组织的对海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企业监
督联合检查工作3次,此外,还由海宁市规划建设局组织海宁市人大、
政协、发改局等部门对源水开展了调查,并向海宁市政府上报检查结果。
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调查。对海宁市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乡供水一
体化现状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海宁市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3.18%,
其中硖石街道、海昌街道以及丁桥镇和袁花镇入户率均达到100%,海
宁市还有5个村未开通自来水,此次调查为推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
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加强节水管理】在今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围绕 “推进循
环用水,创建节水型城市” 宣传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在市区主
要街道悬挂横幅、群发节水宣传口号的短信息、在电视台做广告、发放
一次性纸杯、召开节约用水表彰会议等多种方式,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
市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关心、支持、参与水资源的
节约和保护,以惜水、爱水、护水的实际行动推进海宁市节水型城市创
建,积极营造节约用水的氛围。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
继续在企业中分步推行开展水平衡测试。通过水平衡测试,使企业能够
针对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等方面提供分析数据,从而减少浪
费,合理有效地使用水资源。
九、房地产业
【概况】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制订出台了《海宁
市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稳定住房价格的实施意见》。商品房价
格基本稳定,快速上涨的趋势已得到遏制。根据海宁市城镇住房实际需
求,参与制订《海宁市“十一五”期间住宅建设规划》,保障房地产业健
康稳定发展。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会同市工商局、发
改局实施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活动。加强商品房预售管
理,严格执行《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制度。编制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售
商品房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切实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风
和丽苑”一期工程通过综合验收,被评为市重点工程三等奖。二期工程
西区9万平方米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东区9万平方米土建启动招标工作。
做好长安经济适用房工程建设指导。
【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2005年度316户经济适用房申购户
的选房、公示、签合同、交房手续,对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
30日334户申请户的调查摸底工作,2005年度19户已选房并签合同付
款领取钥匙,2006年度208户准备公示。会同市区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完
成了2005年度市区廉租住房的分配和廉租住房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
指导长安镇政府拟订了《长安镇经济适用住房配售指导意见》,规范长
安镇经济适用住房分配管理。会同市财政局、卫生局拟订《海宁市卫生
系统系统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卫生系统住房货
币补贴相关政策。
【规范房地产交易和权属登记等工作】制订实施了《房地产交易与权属
登记填写规范》,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已通过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处验收。
房地产业管理信息化再上新台阶,“海宁房产综合地理信息系统”被中国
地理信息协会评为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工程铜奖。创新公房管理模
式,研发成功“海宁市直管公房管理信息系统”,并即将正式启用。切实
抓好危房抢修,保障居民住户居住安全。全面开展住宅小区(商品房、
经济适用房)初始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预购商品房抵押登记备案工作。
房产评估进一步规范评估程序,交易评估在对现有数据的整理、分类的
基础上建立了价格申报数据库,抵押和拆迁评估严格按一个“规范”、二
个“意见”操作,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合法。房产测绘全面实施《质
量手册》制度,加强对测绘成果的质量管理。在房产面积测绘的同时,
加强房产分幅图修补扩测工作,实现了“以图管房、图数互动”。利用“海
宁房管网”及《今日房管》内刊信息交流平台,宣传房地产管理政策法
规,方便群众办理房产交易和权属登记。
【房地产开发和企业资质管理】核发《商品房预售证》21份,发证面
积50.56万m2。实施《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制度,共办理合同备案
3187份,备案面积41.2万m2。实施建设项目交付使用条件备案,对
1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备案,建筑面积64.33万m2。印发《海
宁市房地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台帐》,帮助企业建立统计台帐。海
宁市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7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3家(2家为外地企
业),三级资质企业16家,四级资质企业14家,暂定资质企业14家。
2006年共批准办理了2家新办企业的房地产开发资质(浙江万业实业有
限公司、海宁市城郊安置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家房地产企业升为
二级开发资质(浙江鸿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房地产业协会工作】2006年10月23日组织10多家房地产企业负责
人,启程前往俄罗斯进行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了俄罗斯的首
都莫斯科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城市建设及居民住宅小区。2006年4
月15日至4月17日,举办了以“悠闲择房·宜居海宁”为主题的2006海
宁市第三届房地产博览会暨汽车展览会,共预订和签订购房合同472套,
面积为6.6万余平方米,合同金额近亿元。
2006年海宁市房地产开发楼盘一览表
序号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地址 建筑面积(m2)
1 鸿翔房产 紫薇花园 文宗路南端西侧 119730.7
2 金园房产 隆兴嘉苑二期 西山路西、由拳路南 32390.01
3 经济房中心 风和丽苑一期 环南二路南、新海公路西 121141.01
4 新家园房产 凯旋景苑二期 水月亭路南侧 25207.9
5 商业房产 丽景苑商住楼 塘南西路 13810.3
6 天天房产 锦绣大厦 海昌路、南苑路口 17174.11
7 宏源房产 天顺景苑 许村镇许村大道西侧、镇中路南 17107.28
8 绿城房产 百合新城二期 环二至环三、文苑路西 53939.26
9 安立置业 东海花港 农发区之江路11号 9130.11
10 星星港湾房产 星星港湾花园J组团 农发区春澜路南 181425.3
11 新园房产 庆云商住楼 庆云老硖斜公路南侧 3383
12 绿城房产 百合新城河畔苑18~24幢 环二至环三、文苑路西 26201.46
13 港园房产 迎江苑 农发区春澜路西侧 18900
14 大中房产 黄湾商住楼 黄湾镇政府西侧 3755.5
合计 643295.94
注:以上开发楼盘是2006年通过使用条件备案项目。
华日家具价格-涉及核电的有哪些股票

更多推荐
海宁二手房信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