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烟机过滤网-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会导致

2023年9月9日发(作者:安世高)
高和资本
高和资本于2009年10月正式成立,是中国首支也是
最大的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专注于投资一线城
市和1.5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的商业不动产,已收购项目13
宗,总投资额超过270亿元,高和资本在2012年—2016
年连续五年被上海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评为
“中国最具实力房地产基金TOP10 ”,是中国商业地产基金
的领跑者。[1-2] 中文名
高和资本
主营业务
私募,股票
规 模
60亿
目录
1 简介
2 发展历程
3 核心业务
4 专题报告
5 高和优势
6 荣获奖项
7 案例介绍
8 媒体报道
简介编辑
高和资本于2009年10月正式成立,是中国首支也是最大
的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专注于投资一线城市和
1.5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的商业不动产,已收购项目11宗,
总投资额超过240亿元。高和资本在2012年—2016年连
续五年被上海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评为“中国
最具实力房地产基金TOP10 ”,是中国商业地产基金的领跑
者。高和资本在探索商业类物业投资的过程中,开创了诸
多新的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创新是城市更新、
CMBS、私募REITs、资产精装修。
(一)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某一陈旧区域重新进行设计
改造、投资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
理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城市更新一方面是对建筑
物等硬件设施的改造,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公共空间、
文化风貌等软性环境进行改造与传承。
2013年住建部与高和资本联合发布报告显示,目前一
线城市存量房交易套数已经基本达到新房成交套数的两
倍。这标志着一线城市已率先步入存量房时代,也迎来了
“城市更新时代”,高和资本正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二)CMBS是一种不动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将单个或多
个商业物业的抵押贷款组合包装构建底层资产,通过结构
化设计,以证券形式向投资者发行。该项产品具有发行价
格低、流动性强、额度较大、资金运用灵活等优点,在成
熟市场是与传统银行商业物业贷款并驾齐驱的重要融资工
具。
据悉,2016年8月24日,国内第一例交易所挂牌的符合国
际标准的商业物业按揭支持证券(CMBS)产品——“高和招
商-金茂凯晨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拟同意
挂牌转让的无异议函,成功发行。该产品规模高达40亿元
人民币,发行成本创造了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低成本的记
录,3年期优先级成本仅为3.3%。这笔由金茂高和联手落地
的国内首单交易所CMBS,将开启和加速推动万亿商业地产
金融化时代的到来。
(三)高和资本以“单套物业”为标的资产设计而成的第一单
高和萃权益类私募REITs产品,投资起点为人民币100万
元,整体融资规模为2000万元,是国内第一单低门槛权益
类私募REITs产品,能让普通中产阶级参与分享核心资产的
高溢价。
(四)资产精装修是高和资本为购买高和商业类物业的投
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一种解决方案。资产精装修的初
衷,是针对市场上出售型商业不动产无统一管理、统一运
营而导致租客良莠不齐、资产贬值而提出的一种理念。资
产精装修的宗旨,是通过资产管理提升租金水平,租客品
质,物业品质,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实现购买客户投资收
益最大化。
“资产精装修”模式通过工程改造,整体运营提升项目品质,
符合区域形象,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也增加了税
收。经过重新改造的楼宇,填补了区域市场两极分化的空
白,成为补充超甲级商业的精品楼宇。
高和资本创始人苏鑫先生在业内同样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房地产界资深人士,苏鑫先生拥有十年以上商业
物业的租售及运营经验。曾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
事,首席运营官(COO),其领导的SOHO中国销售团队曾
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界营销的神话。苏鑫先生还担任中欧国
际商学院房地产及建设行业同学会会长。[3]
发展历程编辑
2009年10月,高和资本正式成立。
2010年1月,成功收购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旗下的北京凯
德华玺项目的整体商业。
2010年4月,成功收购方恒置业位于北京燕莎区域的琨莎
中心2、3号写字楼并更名为中莎广场,成为“2010民间资
本第一投”。
2010年11月,成功收购中冶置业位于北京马甸桥的金澳国
际写字楼,被称为“2010年北京最大商业地产并购案”。
2011年1月,成功收购位于北京东三环核心区的博瑞大厦
项目商业部分,更名为高和萃,成为“2012北京最贵商
铺”。
2011年4月,首次联合住建部发布《中国民间资本调研及
房地产基金发展报告》,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2011年12月,成功收购中冶置业位于望京核心区域悠乐汇
商业项目,更名为高和睿,被誉为“2012北京商铺投资风向
标”。
2012年6月,与国开金融合作成立15亿元的商业并购基
金。
2012年9月,成功并购位于上海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绝版
地段的中华企业大厦,更名为高和静安大厦,成为“民间资
本存量时代第一投”。
2013年11月,收购北京市东三环丹阳大厦,更名为高和蓝
峰大厦,系北京2013年最大现房并购案。
2013年11月,与国开金融合作成立30亿元的商业发展基
金。
2014年10月,与住建部和中信证券联合发布《商业物业资
产证券化报告》。
2014年12月,发起10亿元人民币京沪商业地产城市更新
并购基金。
2015年1月,全资收购新加坡星狮地产持有的北京北二环
星街坊项目,更名为新街高和。
2015年1月,与阿里巴巴旗下招财宝以及中投保联合发起
总额为1.5亿元的私募REITs产品,系国内第一例互联网私
募REITs产品。
2015年4月,互联网金融平台“高和畅”上线,垂直集中在
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领域。
2015年10月,发起10亿元房地产轻资产PE投资基金。
2015年12月,收购位于上海内环核心区中山公园地铁站上
盖的柏华丽公寓项目,更名为高和海德公馆。
2016年8月,与金茂联手落地国内首单交易所CMBS产品
——“高和招商-金茂凯晨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功发行。[4]
核心业务编辑
1、并购基金
1)机会型基金
通过改造和资管运营提升价值,快进快出获取高额收益。
投资标的:北京、上海核心区域内的写字楼、底商以及可
以改造成为写字楼资产的商业或者酒店资产包,物业以现
房或者已满足预售条件为主;投资额原则不低于5亿元,
毛租金回报率不低于5.5%;有适当提升空间并适合散售。
2)增值型基金
收购有潜力物业,通过改造、重新定位和运营管理提升价
值,并在周期波动中套利;通过资产证券化或者大宗交易
实现退出。
投资标的:以京沪以及1.5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优质商办物业
为主,尤其是可以改造成为写字楼的大盒子商业以及酒店
类资产。投资额原则不低于5亿元,毛租金回报率不低于
5.5%,同时有一定升值空间。
3)孵化型私募REITs
由高和资本与资产持有方共同发起一支并购基金。双方共
同认购劣后级,同时配合优先级资金对物业进行改造增值
以及运营。通过运营优化经营性现金流,最终依托高的租
金回报率实现公募REITs退出。
投资标的:以京沪以及1.5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优质商办物业
为主,尤其是可以改造成为写字楼的大盒子商业以及酒店
类资产。
2.资产证券化
通过特别流动性支持、认购劣后级份额的方式实现风险参
与,提升信用评级,降低发行难度和发行风险。协助形成
风险定价机制,并承担资产管理服务人的角色。改变“重发
轻管”的行业现状,保护投资人利益,变被动风险管理为主
动风险管理。
投资标的:以京沪以及1.5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优质商办物业
为主。
3.轻资产投资基金
中国首支专注于房地产轻资产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首期基金规模10亿元。旨在孵化房地产+互联网或者互联
网+房地产的特色企业。成立短短两个月,完成投资多个有
影响力的项目,包括新起点公寓、优客工场等。
投资标的:包含公寓住宅类、创新办公类、社区商业运营
等轻资产细分市场的领先公司的股权。
务。
已合作的案例包括:
1)上海万科时一区: 为该项目写字楼部分提供销售代理
服务,13个月完成销售业绩约4.1亿元。
2)上海绿地世界中心:为该项目写字楼部分提供销售代理
服务,6个月完成销售业绩约3.3亿元。
3)上海嘉凯城:提供营销策略咨询服务。[5]
专题报告编辑
2011年至今,高和资本每年联合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对民
间资本投资趋势及房地产市场展开深入的调研,并发布了
《我国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此外还对房地
产基金行业进行研究,2011年联合发布了《人民币私募基
金发展报告》,以上报告媒体累计引用超过5万次。
报告名录:
《2016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聚焦城
市更新与轻资产模式
《2015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聚焦互
联网金融与房地产业发展
《2014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聚焦商
业地产资产证券化
《2013年民间资本调研报告之二:我国商业地产资产证券
化的探索和类持有基金》
《2013年民间资本调研报告之一:直接融资与资产配置的
两大趋势》
《2012年民间资本调研报告:民间资本发展放缓投资楼市
模式渐变》
《2011年民间资本调研报告之三: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
爆发》
《2011年民间资本调研报告之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
爆发根源》
《2011年民间资本调研报告之一: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
发展报告》
2、金融创新能力
1)与国开金融合作发起15亿元的结构化基金,以及30亿
元人民币的城镇发展基金。创造性的将人民币基金与夹层
资金以及银行并购贷款相结合,实现了国内人民币地产基
金申请银行并购贷款的突破,前后共利用银行贷款超过70
亿元人民币。
2)通过创造性方案,嫁接合作资源,引入大规模的保险资
金达20亿元人民币。
3)与阿里巴巴旗下招财宝合作发起1.5亿元私募REITs产
品,开创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先河。
3、优良的资产增值能力
1)高和拥有近50人资产管理团队,成功操盘10个项目。
2)通过对项目的重新定位、外立面及内部改造、重新招
商、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软硬件提升,各个项目在1-2年
内平均租金和价值增长40%-200%。
3)与国际知名地产服务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成立合资物业
管理公司,提供国际水平的物业管理。[6-7]
荣获奖项编辑
1、2012—2016年连续五年评为中国最具实力房地产基金
TOP10
在由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办的“全球房地产
金融中国峰会”上,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实力房地产基
金TOP10”。
2、2013年度地产金融标杆企业
2013新地产年会上,高和资本获得了“2013年度地产金融
标杆企业”称号,同获得此殊荣的还有中国民生银行地产金
融事业部等。
3、2013年度最佳房地产基金第二名
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2013年度私募股权投
资与创业投资竞争力排行榜”中,高和资本获得“2013年度
最佳房地产基金”第二名,同时入榜的有星浩资本等。
4、2013年中国房地产金融人物权势榜 TOP5
在由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办的“2013全球房
地产金融中国峰会暨第二届金砖价值排行榜发布盛典”,苏
鑫先生被评为“2013年中国房地产金融人物权势榜 TOP5”。
[8]
案例介绍编辑
1、凯德华玺
案例概述:2010年1月,高和资本成功收购了新加坡凯德
置地集团旗下的北京凯德华玺项目的整体商业,该项目位
于北京二环内朝阳门内大街,总收购面积达2700平米。现
已成功完成招商并带租约销售于安全性资本,进驻商家有
广东发展银行、中闽魏氏、SPR咖啡等,整个运作过程不到
10个月。[9]
2、中莎广场
案例概述:2010年4月,高和资本成功收购了方恒置业位
于北京燕莎区域的琨莎中心2、3号写字楼(现更名为中莎
广场),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米。收购后,高和资本将该
项目重新设计改造,提升了办公大堂、公共区域、电梯轿
厢、屋顶平台等多处的装修标准,提供了物业管理增值服
务,并首次提出“资产精装修”的概念服务。在半年时间内基
本完成了整个项目的清盘销售。[10]
3、金澳国际
案例概述:2010年11月,高和资本成功从央企中冶置业手
中收购了位于北三环马甸桥的金澳国际项目的写字楼部
分,体量约6万平方米。此次收购是高和资本2010年的第
二次收购,也是2010年北京楼市最大的整体商业并购案。
金澳国际位于亚奥中轴商务区环状地带的中心点,紧邻中
轴线,是亚奥板块承前启后的力作。[11]
4.高和萃
案例概述:2011年1月,高和资本成功收购了位于北京东
三环核心区的博瑞大厦项目的商业部分,并命名为“高和萃”
寓意名流汇集时尚荟萃。高和资本在完成收购后,将项目
定位为CBD写字楼商务配套及高端展示型商业,聘请了专
业设计团队对其内部布局进行独特的设计改造、并迅速完
成了招商出租,之后带租约整体销售,受到了安全性资本
的青睐。[12]
5.高和睿
案例概述:2011年12月,高和资本成功收购了位于北京望
京商圈广顺南大街的悠乐汇的部分,体量约1.2万平方米,
更名为高和睿。[13]
6.静安高和大厦
案例概述:2012年10月,高和资本斥资7.9亿并购位于上
海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绝版地段的中华企业大厦,体量2.6
万平方米,更名为静安高和大厦。至此高和资本正式进入
上海市场,并将借助其在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经验对此物业
进行改造提升,充分挖掘并释放优质物业内在价值潜力,
助力上海“楼宇经济”。
7.苏州狮山路综合体
案例概述:它是高和资本第一个在土地环节进入的项目,
联手中富控投共同开发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富控投是中国
本土唯一并肩国际巨头的专业服务式公寓管理机构;高和
资能力(募资工作已完成)以及独特而有效的退出通道的
优势。
8.高和蓝峰大厦
案例概述:高和蓝峰大厦位于北京东南三环十里河区域,
扼守京沈高速、京津唐高速、京沪高速等交通要道,距离
国贸CBD仅4站地铁,未来会有三条地铁在此交汇。高和
资本对项目收购后进行了整体的改造定位及设计,改造后
的蓝峰大厦将在办公环境、空间尺度、使用功能上带来变
革性提升,尤其是增加了智能治理PM2.5的净化设备。高
和蓝峰大厦将成为高和资本定义未来生态办公产品的标杆
杰作。
9.新街高和
案例概述:2015年1月,高和资本成功收购了新加坡星狮
集团旗下位于北京北二环内的星街坊项目,现命名为“新街
高和”。是高和资本收购的首个持有型写字楼项目,该项目
毗邻北京金融街核心区域,由商业体改造而成。新街高和
在正式对外招租同时,推出了共享办公的新型产品形态“Hi
Work”,这种新型办公形态具有共享、社交等“互联网+”的
案例概述:2015年10月,高和资本成功并购位于上海长宁
区长宁路833号的柏华丽豪华公寓,现命名为“高和海德公
馆”。该项目是高和资本继静安高和大厦之后的又一大手
笔,也是其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公寓改造项目,这标志着高
和资本将正式进军公寓市场。海德公馆的改造由曾设计台
北诚品书店和上海九间堂别墅的著名设计师李玮珉先生主
持。为适应国际化需求以及时代对建筑的更新需求,海德
公馆在原建筑工程的基础上对本建筑工程外墙装饰材料进
行更新,加入现代化建筑理念及新型建材;局部开窗加
大,增加面对优越景观空间视野,用以呼应坐拥绿荫环绕
的中山公园的黄金地域,致力于凸显本建筑工程得天独厚
的地域条件的同时打造国际化多样化于一体的高端现代特
色都市豪宅。[14-15]
媒体报道编辑
1、报告称城市有机更新的轻资产模式 成房地产投资新趋
势(新华网·2016年10月27日)
提要:目前各地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同程度地步入了存量房
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今年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未
来城市有机更新的前景广阔,必将成为房地产投资的新领
域,是民间资本投资房地产的新热点[16]
2、国内首单“单套资产”REITs完成认购(网易财经·2016年
09月28日)
提要:2016年9月,高和资本以“单套物业”为标的资产设
计而成的第一单高和萃权益类私募REITs产品,投资起点为
100万元,整体融资规模2000万元,正式推出三天就认购
一空。该产品投资期限为“2年+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
12%。同时,劣后级投资人每年还有5%的派息收益率,退出
方式是随投资标的卖出而退出。
3、国内首单交易所CMBS落地 激活万亿元级商业地产存
量市场(证券日报·2016年08月25日)
提要:国内第一例交易所挂牌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物业
按揭支持证券(CMBS)产品——“高和招商-金茂凯晨专项
资产管理计划”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拟同意挂牌转让的无异
议函,并在8月24日发行成功。该产品规模高达40亿
元,创造了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低发行成本的记录,3年期优
先级成本仅为3.3%。此次金茂高和联手落地国内首单交易
所CMBS,将开启和加速推动万亿商业地产金融化时代的到
来。
4、高和资本苏鑫:写字楼+公寓改造战略的逻辑(经济观察
报·2016年08月06日)
提要: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高和今后
的战略重点就是在一线城市做针对二手房产进行改造升级
的城市更新,主要包括写字楼和公寓改造两类产品,“我希
望未来高和是城市更新服务业的提供商,甚至是解决方案
的提供商,金融只是手段。”
5、高和资本上海首个高端公寓项目亮相(凤凰网·2016年
08月05日)
提要:位于中山公园核心位置的高和海德公馆全新亮相。
该项目是高和资本继静安高和大厦之后的又一大手笔,也
是其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公寓改造项目,这标志着高和资本
将正式进军公寓市场。作为高和公寓产品的先锋,海德公
馆本次选址依旧遵循其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原则。高和海
德公馆占据长宁区黄金地段。海德公馆的改造由曾设计诚
品书店和上海九间堂别墅的著名设计师李玮珉先生主持,
内部改造方面,海德公馆提出了温控系统、卫浴系统、厨
房系统、收纳系统、安防系统、降噪系统“六大精装体系”,
改变了对室内居住的重新定义。
6、新街高和亮相金融街(凤凰网·2016年07月29日)
提要:高和资本收购的首个持有型写字楼项目“新街高和”日
前正式亮相。该项目毗邻北京金融街核心区域,总面积2.8
万平米,由商业体改造而成。新街高和在正式对外招租同
时,推出了共享办公的新型产品形态“Hi Work”,设计了“共
享会议”的Hi会,具有圈层社交属性的咖啡Hi吧、Hi咖、
Hi办等共享办公模式的新型功能空间。Hi Work与优客工场
等针对初创企业的联合办公产品不同,主要针对的是希望
摒弃传统办公模式,又对品质有较高要求的成长型企业客
户。
7、高和董事长苏鑫:深扒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逻辑(新浪房
产·2016年03月11日)
提要:纵观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住宅重回投资
属性是去年最大的改变。对此,高和董事长苏鑫采访时表
示房价剧烈上涨,原因是双反馈的互相促进,目前一线楼
市机会与风险并存。
8、房地产进入服务业时代,高和翰同投资助力轻资产化(新
浪网·2016年01月25日)
提要:“我国一线城市二手房销量超过新房,率先进入存量
房时代,其中蕴含的商机,必达数万亿”,高和资本董事长苏
鑫称,”房地产的服务业时代已经来临,而传统大型开发商
转型非常困难未来将更加关注轻资产运营公司“。
9、房地产进入“马拉松时代” 房企携地产基金纷纷转战轻资
产领域(中国证券报·2015年09月16日)
提要:“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已由短跑时代进入
马拉松时代”,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表示,随着房地产去化
速度的放缓,市场利率持续大幅的下降,以及消费者需求
的改变,过去快速扩张的制造业时代已经结束,地产商要
打破原来的运营模式,未来要更加注重于服务方面,“不管
你是否接受,房地产的服务业时代已经来临。在新的时代
里,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运营模式将从重资产转向轻资
产,过去的逻辑更多的是持有资产并获取溢价,未来将更
加关注轻资产”。高和资本近期也联合翰同资本,组建了中
国第一支专注于房地产轻资产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
10、金融创新促京城核心区写字楼投资门槛骤降:千万元
变5万元(证券日报·2015年01月21日)
提要:高和资本新近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高和宝”,其以
带租约的写字楼资产作为基础资产,针对内部员工及其亲
友发行的理财产品。高和宝投资门槛分为5万元、10万元
和20万元三个档,最长期限不超过12个月,并且每季度
支付收益,预计年化收益率为10%—18%。
11、潘石屹周鸿祎上演招徒PK战 中国好徒弟年薪将达百
万元(证券日报·2014年08月19日)
提要:8月17日,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透露,由高和资本
出品,新浪乐居联合出品的“谁是我徒弟——寻找中国的
PHD”活动即将正式开始,目前该活动的线上报名已经启
动。未来导师还将带领门徒,挑战终极任务。
12、高和资本打造艺术写字楼(北京青年报·2014年07月
17日)
提要:经过半年多的改造升级,高和蓝峰大厦已经初具艺
术写字楼雏形,改造完成后,蓝峰大厦将成为京城首座艺
术写字楼。据了解,蓝峰大厦原名丹阳大厦,位于北京市
朝阳区东三环南路,紧挨地铁10号线十里河站,建筑总面
积43561平方米,曾为韩建集团所属的北京丹阳房产开发
有限公司独家所有。2013年11月,高和资本完成了对丹阳
大厦的整体收购,并更名为高和蓝峰大厦。完成收购后,
高和资本即着手对丹阳大厦整体改造提升。
13、苏鑫:三个月内大开发商也会跟着降价(房地产时
报·2014年06月27日)
提要: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在2011
年以前,国内楼市整体上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房价上
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2011年之后,由于严厉的限购限贷
政策,部分投资性需求被挤出市场,但这部分资金并没有
消失,而是通过信托等影子银行的通道,转化到了供给
端。”
14、高和资本苏鑫:缔造中国“铁狮门”(时代周报·2014年
01月01日)
提要:高和资本创业之初就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并在住宅
大热的市场下专心地产细分市场商业地产领域,通过凯德
华玺3000平方米底层商铺以及高和萃、静安高和大厦等项
目,形成了高和的资产精装修管理模式,找到楼宇经济的
商业之路,4年跻身地产基金TOP10,高和资本缔造了中国
“铁狮门”。
15、房地产信托“高和试验”(财经国家周刊·2013年12月
23日)
提要: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创立中国首支人民币商业地产
私募股权基金,在“野蛮生长”之后,开始形成自己的商业模
式,并与当下最热门城镇化接轨。高和资本联手政策性银
行和地方政府在上海打造静安高和大厦的“楼宇经济”试验,
已形成“资产精装修”模式和高和资本的类持有基金模式。当
房地产业仍徘徊于市场化的十字路口,高和资本这样的地
产基金的探索已全面开始,私募REITs或将走出一条更为市
场化的道路。
16、专访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 地产基金机会:挖掘1.5线
城市楼宇经济(时代周报·2013年11月29日)
提要:在房地产行业结束黄金十年后,房地产和金融业如
何更紧密地结合?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高和资本董事长苏
鑫,与他畅谈了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国内如何
做大金融创新。作为中国首只商业地产基金和专业房地产
资产管理机构,高和在房地产行业写下了多个“第一”,并在
短短4年时间跻身中国人民币房地产基金TOP10。
17、一线城市进入存量房时代(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1月28日)
提要: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11月24日联合发
布报告《存量房时代的房地产市场研究》(以下简称“报
告”)称,中国房地产市场,不论是住房市场还是商业地产
市场,都开始步入存量房时代,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市
场,更已提前迈进这一阶段。
18、北京今年最大商业地产现房并购案完成 高和资本整体
收购丹阳大厦(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1月22日)
提要:11月21日,高和资本确认此事,正式宣布完成对丹
阳大厦的整体收购,并更名为高和蓝峰大厦。这是继2010
年收购金澳国际写字楼部分,并创下了当年北京楼市最大
商业并购案之后,高和资本在大宗物业整体并购方面的又
一大动作。
19、高和资本:中国商业地产才刚起步 细分和差异化提供
机会(第一财经新闻社一财网·2013年11月06日)
提要: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自2010年受国家调控影响,住宅
限购,不少房地产商纷纷转战商业地产,然而也出现大量
商业物业空置、烂尾现象。商业房地产发展前景和机遇如
何?苏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中国的商业地产才刚
刚起步,市场与商业需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尤其是在商
业地产细分领域仍存在巨大机会,而城镇化提升人民生活
水平的愿景将有助房地产和消费行业的需求提升。
20、资金量8年剧增6.5倍 房地产进入直接融资时代(中
国经济时报·2013年10月31日)
提要: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联合在上海发布
《2013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研究报告》,报告称随着房地
产业愈加成熟,房企再融资需求旺盛,同时,我国房地产
业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连续多年来一直处在不断攀升的状
态,未来房企发展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具有投资人机会、
政策机会和市场机会三大机遇。
21、苏鑫:“玩转资产精装修”(证券日报·2013年10月26
日)
提要:重点论述了高和资本的商业模式——“资产精装修”及
现在的“楼宇经济”。土地供应日趋稀缺,房地产已经进入存
量时代,同时受“新型城镇化”新政推动,楼宇经济蕴含巨大
商机,将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
22、高和模式探路 私募REITs悄然成型(21世纪经济报
道·2013年09月12日)
提要:据了解,部分基金管理机构在多年力推公募REITs未
果之后,过去一年开始转变思路,寻求以私募形式赢得突
破。类似国外私募REITs的金融组织形式已经出现,甚至已
对最难的基金“退出”环节给出解决方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机构,便是高和资本的“类持有”基金模式。
23、高和资本的下一个“猎物”?(中国房地产金融·2013年
09月17日)
提要:据市场数据显示,半年时间内,静安高和大厦的租
金就从4.5元/平方米/天直接暴涨到了7.5元/平方米/天。
2013年上半年,上海甲级写字楼租金涨幅榜桂冠就这样落
入“高和”之手。
24、围观“金手指”( 新民周刊 ·2013 年 05 月 09 日 )
提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若要
用一句话来概括现在房地产基金的境况,狄更斯在《双城
记》中的这句名言恐怕最合适不过。站在这个光明与黑暗
的结合点,房地产基金从融资、运营到退出,步步惊心,
也充满了令人刺激的新鲜与成就感。
25、高和资本7.9亿收购沪核心区写字楼中华企业大厦(网
易房产·2013年04月23日)
提要:据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介绍,受房地产信贷紧缩政
策影响,2012年,房地产直接融资占比快速上升,其中,
地产基金规模预估有近千亿元,而信托则达到7000亿元以
上。
26、苏州高新区又添城市综合体国内首支酒店公寓投资基
金投建(苏州新闻网·2013年03月28日)
提要:苏州高嘉国际中心项目是由中国领先的酒店式公寓
投资运营商上海中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首支人民币
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高和资本共同成立的国内第一
支酒店公寓投资基金富和基金投资建设。这也是该基金投
资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
27、百万销售精英组建沙龙破局发展瓶颈(地产中国
网·2012年12月14日)
提要:12月14日,由高和资本牵头组织的一场业内沙龙
上,百万销售精英与专家们展开互动,除了北京今年销售
较好的项目如国投广场、SOHO系列产品等楼盘销售员参
与外,成立已近五年的房地产专业私密沙龙“酒人地产”成员
也悉数到场,如经济学家赵晓、政策专家秦虹、规划专家
李忠、地产老总范小冲、市场专家黄瑜、张宏、法律专家
孙志勇、媒体总编张文豪等。
28、高和资本苏鑫:未来调整布局进入1.5线城市(人民
网·2012年08月11日)
提要:“我们会做出一些调整,原来更多地是在一线城市做
商业地产。现在我们会进入1.5线城市。”他解释,所谓1.5
线城市,就是二线城市中排名前10或者前15。
29、高和资本打造商铺项目管理商业资产已超 50 亿 ( 凤
凰网 ·2012 年 07 月 02 日 )
提要:至收购高和睿,高和资本已在北京核心区域连续收
购 5 个商业及写字楼项目,目前累计收购和管理的商业类
资产超过50 亿元,发展十分迅速。
30、高和资本打造商铺系瞄准新兴价值洼地(经济观察
网·2012年07月03日)
提要: 2012 年7月1日,高和资本在高和萃举办商业亮
相活动,点亮这一项目的标志,一个高5米的大型红苹
果,这一特别的标志,被其设计者——鸟巢的设计师之一
付邦保称为“精神堡垒”,在东三环显得相当抢眼。
31、苏鑫的“铁狮门”(新地产· 2011 年 07 月 13 日)
提要:高和投资独辟蹊径,在“闪电”般完成一宗完整投资案
例的同时,也找到了一条与安全性资本对接的道路。2010
年,高和投资在北京商业地产市场 30 多亿元人民币的收
购,看上去更像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寓言故事。在年销
售金额超过 5 万亿元,占国民 GDP 总值八分之一以上的
房地产业中,高和投资激起的也许只是涟漪,但不可否认
的是,寓言往往是一些大事件的隐喻,或能鲜活地折射出
某些规律。
32、高和投资收购金澳国际 苏鑫详解商业地产机遇(地产
观点·2010年11月23日)
提要:11月22日,北京商业地产市场传出新的一宗交易收
购案。国内首支商业地产基金高和投资收购了位于北三环
马甸桥的金澳国际项目,该宗交易或将成为今年北京商业
地产市场最大的一桩整体收购案。
33、高和投资: SOHO 2.0 (新地产·2010 年 09 月 09
日)
提要:对于高和的前景,苏鑫难掩期待:“做大做强,像鹰
一样,飞得高一点。”业内一位朋友曾告诫苏鑫,“三年之
厦门环保空调-股票私募机构推荐

更多推荐
万科时一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