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小学学区房-淘米股价

2023年9月19日发(作者:卫可征)
黄冈教育网2014年中考压轴试题历史卷
(满分4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闭卷)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2分,合计16分。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
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答题栏里。)
1、(原创题)武昌起义爆发于旧历辛亥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那天是否属于辛亥年
( )
A.1912年 是 B.1912年 不是 C.1911年 是 D.1911年 不是
2、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抗击沙俄侵略
3、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之所以能够取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最主要的原
因是(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民主革命思想尚未形成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原创题)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里”。此观点最早出自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一次演讲。美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主要是通过( )
A.联邦制 B.总统制 C.三权分立制 D.君主立宪制
7、(原创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解读十八大报告时表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
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那么,发
达国家的城镇化开始于何时?( )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8、(原创题)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指出“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
由和平等的。”“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确
授予的权力。”这些规定反映的原则为( )
A.天赋人权、权力与义务平等 B.天赋人权、分权制衡
C.社会契约、分权制衡 D.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24分 )
9、(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
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
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二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2
分)
(2)“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自秦以后,
中国之政有在哪些朝代进行了哪些重要的改革?(2分)为什么作者说“虽百王代兴,时有
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1分)
(3)“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汉武时,在河套设立河西四郡,后又降服西域(今新
疆),再后收复南越„„中国的领土可以说是在汉武帝时奠定基础的。汉武帝降服西域(今
新疆)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分)西域(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何时?(1
分)标志是什么?(1分)
(1)孔子创立儒家学说,自汉武帝以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古代教育的
主要内容。(1分)秦始皇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被后世历代沿用。(1分)
(2)隋唐时期,改为三省六部制;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明朝时,废丞相,设三司;清
朝时,设立军机处。(任意答2点,即可得2分)
后来历代王朝的改革,都是在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基础上,不断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分)
(3)派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反击匈奴。(1分)公元前60年(1分);西域都护的设立。(1
分)
10、(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7分)
材料一 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
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
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
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
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材料三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
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
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
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三次历史性转变”的标志分别是什么?(3分)
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的“没有成功的”“有
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并分析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
例:“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实业救国”,三民主义等。
原因:略。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
句话中两次“历史飞跃”的含义。(2分)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1、(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 (9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
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经历上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上世纪
50“”
年代,西方国有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随着各种社会福利的
不断扩大,某些特定的社会人群不断提出过高的社会福利诉求,一则导致社会福利开支在整
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英国等国甚至高达以上,二则导致国家严重财政困
——50%
难甚至财政赤字。面对居高不下的社会福利开支,政府不得不压缩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财政
投入,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出现了躺在国家社会福利的温床上游手好闲的懒汉人群。
“”
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各国
被迫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失业救恤金发放数额和适用人群减
少,各种社会保险中国家承担的费用减少,个人承担的费用增大等。改革虽有阻力,但最终
得以推行,对西欧各国财政状况好转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福利国家应是一个褒义词,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赫然变成了贬义词。
对福利国家的贬抑林林总总,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贬抑批评福利国家的“庞大
财政负担”和“不可持续性”。福利国家广泛提供公共教育、免费医疗、社会低保、社会养
老等等,如果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够丰厚,往往需要用财政赤字来支付福利开支。贬抑者说:
“财政赤字是剥削未来、牺牲未来”,“是不可持续的”。使用赤字支付教育、医疗福利,
是不是“剥削未来”呢?如果一个贫家子弟借债上学,人们会不会认为他是“剥削未来”呢?
大多数人大概不会。因为上学读 书能够增加这个贫家子弟未来的人力资本,是对未来的投
资,不是对未来的剥削。借债来花天酒地,是败家消费,是剥削未来;借债来读书上学,是
兴家消费。教育和医疗都对未来发展有好处,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品也对未来发展有好处,如
果没有它们,人可能会丧失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对一个社会来说,政府通过借债来提 供
教育、医疗、低保福利,是对社会未来的投资,不是剥削未来。第二种,贬抑批评福利国家
不能最有效率地配臵资源,认为福利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使教育和医疗的价格降得太低,使
人过度消费这类服务,因而使资源不能被配臵去满足其他需求。事实上,北欧国家对教育医
疗的投资,造就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使他们可以成功地发展高科技产业,北欧的医药、电
子、电讯、汽车等产业创造了不少世界闻名的品 牌,这些产业给社会带来了丰厚的长期收
益,北欧的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名列前茅,多数高于美国,北欧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更
是大大领先于美国。福利刺激了理性消费,创造了长期效益。第三种,贬抑批评福利国家会
使人“懒惰”,使人“依赖国家,不思进取,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批评缺乏实证根
据,从福利国家的劳工参与情况来 看,福利国家的国民没有表现出“懒惰”的倾向。劳工
参与率是法定工作年龄中积极参与劳工经济活动的人数和法定工作年龄人口总数的比例,是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的人民愿意参与工作的程度,劳工参与率越高,表示这个国家的国民愿
意工作的程度越高,也就是说越不懒惰。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北欧福利国家的劳工参与
率 不仅很高,而且高过非福利国家的美国。
——摘编自《南方周末》
结合材料中关于“福利国家”的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
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1、C2、A 3、C 4、C 5、B 6、C 7、C 8、D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
9、(1)孔子创立儒家学说,自汉武帝以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古代教育
的主要内容。(1分)秦始皇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被后世历代沿用。(1分)
(2)隋唐时期,改为三省六部制;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明朝时,废丞相,设三司;清
朝时,设立军机处。(任意答2点,即可得2分)
后来历代王朝的改革,都是在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基础上,不断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分)
(3)派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反击匈奴。(1分)公元前60年(1分);西域都护的设立。(1
分)
10、(1)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
(2)例:“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实业救国”,三民主义等。
原因:略。
(3)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楼宇按揭-罗牛山股票

更多推荐
黄冈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