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9日发(作者:)
中美预售房比较:保持一臂距离还是用春药?
(2012-08-06 08:17:11)
陈航
好久不写地产了,前天马光远兄点将,要我介绍一下美国的预售房和中
国的比较,以正视听。马老师是大陆稳健而重民生的经济学家,我很敬佩。实难
推却,只有从命。
我最近忙着留美生教育的事情,身兼美国寄宿家庭服务中心和美国厚仁教
育的董事,的确很多的事。我个人的兴趣也在教育,最近越发认为,帮助中国学
生来到美国成长和受到全面的教育,相比于隔岸呐喊地产和民生,应该对国人的
帮助更大。厚仁教育刚刚和中国一个顶级的留学服务机构签约,为学生提供基于
美国的学生成长辅导计划,未成年学生的寄宿家庭管理计划,帮助学生在美国成
才。这里事情非常多,也很有意义,市场也是爆发性增长,这是我的兴趣所在。
最近,和地产界,新能源界的朋友疏远了,见谅。今年我也不喊民生了,我作为
公共知识分子的目标只限于推荐许倬云先生的几本书《大国霸业的兴废》,《现代
文明的成坏》,《台湾四百年》几本书,由北京磨铁出版。精英教授,贩夫走卒,
希望大家都读。买不起书的人,我来送。
最近对于地产也比较纠结,我美国Foreopen富饶地产合伙人和在匹兹堡的
中国学生们要我讲一下中国人在美国如何买房,做房东,这个讲座定在9月13
日匹兹堡最大的圣保罗教堂里讲,pizza管饱,讲后还要组织实地考察房产讲解;
北京的岳培业岳老推荐我做大中华商业联盟的美国召集人,购物中心是我以前很
关注的领域,很有发展前景。中国目前大量建设大规模购物中心,现在世界前
20个购物中心,中国大概有10个了。不过空的购物中心,实在是让人寒心。关
于购物中心的设计,品牌招商,结构,运行,美国有非常完整的经验,和一帮高
手。美国搞购物中心的是一群犹太人,都超聪明。这个领域不像住宅地产,技术
含量很高,搞不好一定赔钱的,要小心。我也希望中国的同行能来美国看一下。
我倒是可以找几个做购物中心的美国朋友来谈谈。国内朋友来了,我能不亲自陪
吗?可是我没有时间呀,最近真是超纠结。地产方面,希望今年就此休笔了。
关于地产,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至少对美国的地产,我有理论和实践
的经验,也有专业的资格。我的佛罗里达地产经纪商的执照刚刚更新再续期2
年,宾州的地产执照也拿了6年了。比较中美地产的确很有意思,以前我比较了
中美的物业税,租房,购房,地产经纪。闲话少说,今天就来谈谈预售房制度。
谈预售房,就要先谈一下一臂交易。这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美国房产业
界的一个基本原则:“一臂距离交易”(Arm-Length Transaction)。意思是,公平
的房产交易,买卖双方要分开一定的距离和时间,双方都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其他
房产和买家卖家,房子也在市场上足够时间,让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知道。比如,
在一个正常的市场上,比如中型城市匹兹堡,一座独栋房子,300平米,4个卧
室,2位车库,院子2亩地,10年房龄,连房带地,出价35万。在市场上75
天,成交价格33万,其中后45天中,买家交了订金,进行房产的检查,产权瑕
疵的检查,做贷款,买保险,最后一天交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一臂距离交易”。
在这段时间内,买者可以有足够时间看其他房产,卖者也可以接触几个买家的竞
价。这样的房产交易,占了美国的大中小城市房产交易的绝大多数。“一臂距离
交易”的情况下,最能反映房产的真实市场价值。而另外一个极端是,市场是完
全的卖方市场,消费者买不到房子。房产一上市,马上有买者竞价。在这样的情
况下,美国业界的做法是,给出一周的时间,让所有买者都有提交竞价机会,交
上竞价,然后卖主来整体比较,决定卖给谁。很多大的地产公司规定,房产上市
必须足够一周,而且24小时间隔内如果有两个竞价,就再延长一天。这样是为
了保护卖方的利益,让足够的买方知道,以让买方得到最高的利益。
一臂交易的情况下,如果房产平均在稳定市场上75天。那么美国有的地
区失业率高,比如底特律,房子在市场上平均要200天,而在地产火爆时期的加
州湾区,平均时间也要30天。注意,美国即使市场火爆,拿现金付全款的人也
是凤毛麟角,房产交易的银行贷款处理时间一般30天和房契瑕疵检查时间一般
15天左右。
保证一臂距离交易,政府和业界的功能,确保市场的公平,包括买卖双方
的利益,主要是买方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一臂交易的从业者,如被投诉,可能会
被吊销地产执照,因为他大概一定损害买方或者卖方的利益了。
作为购房的消费者,在供应充足的平衡市场上,如果有建好的房子和没有
开建的房子。从一臂距离的原则,消费者选择购买没有建好房子的原因只有一
个,就是可以拿到好的房价折扣。因为消费者要买的是可以放床的家,不是未平
整的土地加上图纸。如果同样价钱,消费者一定会买建好的房子,而不会选择虚
空的图纸。
美国的确也有一定的房产预售,英文叫做Pre-Construction Sale ,但是和
中国的预售制度有本质不同。一般是这样的过程。开发商在拿到建设许可,未开
建的时候,预售房产。买卖双方同意房产价格,买方房产预售购买协议,买方交
押金,最多20-25%。
在一臂交易下,买方进入预售的主要动力是:买主有机会拿到比较低的成
交价格,也可以尽早参与房子建设时的设计选项,和房子装修的材料等。由于买
不到房子,而必须买预售房的情况不多,在地产泡沫时期的迈阿密,和加州湾区
倒是的确发生过,但不是美国的常态。
美国的房子大多是独栋建造,所以买方早日参与建造和设计的意见,可以
得到所谓的 梦中家园,“Dream House” 。开发商一般提供精装修,买主可以逐
项挑选。我的一个朋友,选择买预售房,结果每个抽屉把手都和开发商讨论选择,
花了她半年的时间,和无数的精力。最后他们夫妇的确住进了自己的Dream
House。不巧,因为工作转换的原因,他们住在这个Dream House不到2年,必
须搬到外州。他们的结论是,以后再也不买预售房了,耗尽心血。不过这些美国
买预售房的主要理由,因为独栋屋可以选择设计和精装修,在中国好像都不太存
在。中国都是高楼里固定户型,可以设计的余地小,房子也多不包装修。
关于房产前付款的数量,大概和首付差不多,大概20-25%。 房产的预售,
一般是交1-2次的预付订金,一般第一次10%, 第二次10-15%。所以开发商最
多可以拿到房款的20-25%。这可以看做是房产的首付,在房产完成以前交给开
发商了。开发商承诺的是,房子的建设进度,建设质量,通过大概5-6次的政府
建设达标评估。美国的独栋屋房产建设,一般在90-120天左右。购房人的承诺
是,如果房子按期按质量完工,一定要以合约的价格购买房产,不可反悔。
这里面的房产业界的财政工具是,开发商可能用这个房价的合约,当做一
个信用证(不可反悔信用证),到银行抵押,拿到短期商业贷款。
购房人的首付20-25%给了开发商,还要申请银行的贷款75-80%。美国的
银行不傻,没有真正的房子,不会给房贷放款。所以,美国即使是预售房,真正
的最后财务交易,也是在房产完成以后,房子贷款数额才能给到开发商。即便是
在次贷盛行的时候,银行也没有给未完成的房子放款过。
好了,讲了一臂交易距离,和美国的房产预售制度。比较一下中国的房产
预售,房子完成了三分之二,或者刚刚封顶,购房人就付全款给开发商,房产产
权转移,房贷负担和财务风险全到了消费者身上。 这样的交易,美国的政府和
业界不会允许,因为让消费者为没有完成的房子承担贷款的财务风险,付了全款,
消费者也承担了日后开发商扯皮的风险; 美国银行不会承担会为没有完成的房
子贷款的风险。而房产预售在中国占了大部分的市场。如果房市转降,开发商此
时破产,房子没有居住价值,购房者无法还贷,产权抵押收归银行,银行抛售,
引起房价进一步下降。我经过美国的次贷,银行以10%价格抛售房产的情况,势
必引起向下的加速度,如同雪崩,不可收拾。最后引起美国前十大房贷的银行全
部关门,我的确看到过,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咋比喻呢?美国一臂交易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政策和贷款障碍,预售房产
全款交易无法完成。但是国内要促进经济,要让开发商要赚钱,迅速增加地方
GDP。于是就减少交易难度,允许房产全款预售,通过政府政策,银行放款,开
发商宣传,使交易可以完成,这个代价是,风险从开发商身上,全部转移到消费
者和银行身上。政府允许预售制度,就是在制度上允许在房产没有完成前,做产
权贷款交易。为啥就不能规定等房子完成,再做交易呢?这实际上通过政策,默
许,宣传,贷款,把一臂距离给拉近了,成了零距离的接触。好比丈母娘看房事
不频,就下春药,有了房事,丈母娘才有事做。房产预售制度,就是推动房市的
春药。
我所能理解的对购房人的宣传的中国房市,无非是经常性高潮,一潮又一
潮,火辣无比,不干就晚了,晚了就完了。开发商的市场攻势强大,促使买主不
得不使用很多现金; 专业机构职能弱化,比如银行,买主没有持证的专业买方经
纪,也没有房产律师保护自己利益,房产交易时作为个人的买主面对作为机构的
开发商,政府对房产预售默许和推波助澜,银行放贷使交易成为可能。
鼓励预售房制度,从美国业界看来,有损公平的一臂距离交易。银行支持
预售房制度,提前发贷,是用银行资产承担了本来不该承担的资金风险。美国即
使次贷盛行的时候,银行也不敢贷款给没有盖完的房子。这个我作为美国业者很
不理解,因为银行对风险控制,一般是很在意的,为啥中国银行在这个预售制度
方面不在意呢?一旦房市转降,倒霉的是贷款人,更是银行。银行作为地产市场
的真正基础,默许预售房,一定有难言之隐。我猜测,招行比建行放预售款可能
就难一些,如果到了花旗银行,就是不可能的了。哪位朋友了解,欢迎确认一下。
窃以为,房产业首先要考虑民生,保护购房者。房子的投资,是很多人一
生最大的投资。政府和业界的责任是保证市场公平,保护消费者。谈取消预售房
制度会扼杀地产行业的,大多是些房产行业既得利益者,不是买房者。如果一个
市场靠忽悠和增加购房者的风险才能支持,不如先降温一下。一臂距离是房产市
场的基本原则,通过法规和其他手段背离此原则的行为,总是会有市场调整到正
常的。我真心希望中国的市场是真正的强健,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多引入公平的
机制,减少人为的政策。基本的一臂交易原则如果不见体现,可能是中国房产市
场太强健,也可能是政府业界消费者都在房市喝春药,春药弄得也搞不清楚是谁
在房事谁在被房事,谁先高潮谁先被高潮,谁知道吃了药,谁还在到处找药,副
作用又有几人知道?保持一臂距离,不能总靠药物让人家零距离接触。喝春药可
以快高潮,也可能引血崩。
行文中怕犯错误,特地问了几个国内业内朋友,了解预售制度。我很是吃
惊。这个取消预售房的讨论,实在是很离谱吗?居然有专家说取消预售会推高房
价,断了贷款,减少了需求,如何还反能推高房价?这真是春药喝糊涂了。都是
地产行业,中美的谱子大概不只是key不同,那姐在中国好声音里说,“随你,
都是你的key”,但是你行谱的方向也要大概相同呀。持续强是健,持续勃是病,
不知稳健的房市是要停补药还是要吃春药。我在美国,很是疑惑。马光远兄,和
笑马兄的朋友,你们疑惑吗?不笑,不足以为道。马兄,再过十年,你且看他。
/s/blog_
-
更多推荐
距离我最近的装修公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