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率和绿地率-沪士电子

桑顿·怀尔德剧作《我们的小镇》的乡土性和怀旧情结
2023年9月12日发(作者:钱凤章)

桑顿·怀尔德剧作《我们的小镇》的乡土

性和怀旧情结

作者:胡素勤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

胡素勤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要:桑顿·怀尔德是一位出色的美国作家,其巅峰戏剧作品《我们的小镇》是一个三

幕剧,描写了1901-1913年间一普通小镇的风貌和两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该剧以格罗

佛斯角镇为代表,呈现了大量的乡土文化,这种乡土文化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

现实意义。以文化批评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以格罗佛斯角为代表所承载的乡土文化,指出在社

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乡土文化承载的是一种怀旧情结。它旨在帮助人们面对破碎的现实,鼓励

人们在社会经济文化转型期重拾构建新生活的信心,体现的是怀尔德的人文关怀思想,同时也

给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某些启示。

关键词:桑顿·怀尔德;《我们的小镇》;乡土性;怀旧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

014)04-0149-02 桑顿·怀尔德是现代美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目前

唯一在小说和戏剧上都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家,桑顿·怀尔德在小说和戏剧两个创作领域都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小说《圣路易斯大桥》、戏剧《我们的小镇》和《九死一生》被认为是怀

尔德的代表作。

《我们的小镇》于1938年上演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剧在西方戏剧界享誉盛名,

民的生活也具有乡土特色。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着重描写了吉布斯太太的生活。在给孩子

们做好早餐,送孩子出门上学后,她“往围裙里装满了喂鸡的食物”,然后走进了后院,边给

鸡喂食,边同小鸡对话。“咄,咄,咄,咄,咄。走开,你走开!咄,咄,咄……你怎么回

事?”“打,打,打,你就知道抢!嗯……你不是我的鸡,从哪儿来的?(她抖了抖她的围裙)

别害怕。没人会伤着你”[1]。这些图片生动地刻画了农家生活的日常场景,具有典型的乡

土性。这些典型的乡村场景形成了小镇文化的一个层面:恬静、清净融于自然。

格罗佛斯角呈现给观众的是远离城市的田园风光:这里宁静悠远,小镇居民古朴自然,与

大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这可以体现为两方面。第一:小镇居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剧作第一

们重新审视历史,认识到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相似性,并急切把林肯遗留下来的传统作为对抗扰

乱美国生活的不良因素的指导原则。他们怀念过去,渴望恢复过去拥有的东西。剧中格罗佛斯

角的居民对乡土文化的眷恋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真实写照。剧中主人公乔治主动放弃去州立农

业大学学习的机会,而选择留在镇上接替叔叔的农场;吉布斯夫人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欧洲

看看,可是当她得到一笔遗产时,却选择了放弃去欧洲的机会,留在格罗佛斯角,甚至当她客

死他乡后,尸体还是被运回来,葬在吉布斯家族的墓地里;吉布斯医生和韦布斯主编最大的爱

好就是研究内战时期的历史;吉布斯医生每隔一年都要去内战的战场去参观,他认为两年一次

的战场游“对大家都都足够了”[1];尽管这是个普通的小镇,但是从这里出去的人却都选

择回到这里生活“即使是在外地上大学的年轻人毕业后也回来了”[1]。对小镇的回归实质

上就是对过去、对乡土文化的回归。

这种怀旧性质的回归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内涵。它“表明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

个人希望恢复对自己生活的掌控”[4]。通过对消逝的乡土性的美好回忆,人们可以逃避让

他们觉得沮丧或者迷惑的文化;通过怀旧人们将自己放到一个可以感受到安全感的地方,找到

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的认同,是某种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的东西所规定的[5]”,而传

统正是能够指引方向,让我们找到归属感的东西。所以在破碎化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回归到

过去的传统中找到自我的方向,完成自我现代身份的构建,重获对生活的虔诚之心。

龙湾别墅-格林美股票

桑顿·怀尔德剧作《我们的小镇》的乡土性和怀旧情结

更多推荐

和平里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