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铭网-电催化析氢

建材仓储超市行业发展状况
2023年9月24日发(作者:丁魏)

建材仓储超市行业发展状况

建材仓储超市行业发展状况

今天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进入这样一个行业怎么样,大家肯定会有

许多疑惑,这是一个朝阳行业,还是一个夕阳行业,我到这样一个行业来工作

有没有前()途。师也,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以我今天讲五个方面的话题:

第一,讲一下仓储式超市基本的概念,到底做我们这样一件事情的基本的

概念、基本的定义是什么,我跟大家一块探讨;

第二,讲一下建材装饰材料仓储超市的发展背景,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来理

解。

第三,讲一下建材装饰材料仓储超市这个行业目前国际上的状况,主要是

欧美的状况。

第四,讲一下建材装饰材料仓储超市目前在国内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发展趋

势。

第五,讲一下东方家园的发展优势。

在讲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随时打断提问题。因为有些事情究竟该怎样做,

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定律,就现在这个现实,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做,一些外

国公司的做法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你们将来作为一个门店的一员,你需要无

时无刻不在探讨这个问题。

整体商业的业态形式单一,企业效益、管理水平和销售能力都较低。零售商业

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近年来各大中城市虽然

兴建了一批超级市场,初步改变了过去单调的零售企业形式,但这些超级市场

商品品种较少,大多数都没有经营生鲜食品,难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

服务,连锁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手段和水平较落后,其经营成本和商

品售价较高,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人们群众的消费需求。这就迫切需要我国大

力发展一些新兴的现代化的商业形式。因此,可以说,仓储式超市在我国的发

展,符合我国国情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商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仓储式超市(Warehouse Store or Warehouse Club)是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

的,并已风靡全球的颇具竞争力的一种商业形式。仓储式超市在我国又称之为

仓储式商场或货仓式商场。在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常提的量贩店,即批量贩卖

的商店,经常指得也是仓储式超市。对仓储式超市下的定义是:以经营生活资

料为主的,储销一体、低价销售、提供有限服务的零售业态。

仓储式超市的特点

卖场规模大,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左右,有的更大,甚至达到数万平方

米,商品种类涵盖面广,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仓储式超市的商品结

构以食品(含有一部分生鲜食品)、家庭用品、体育用品、服装面料、文具、家

用电器、汽车用品、室内用品为主,从各商品大类中筛选出最畅销的大众化的

名牌商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加以调整,并积极引进和开发新的商品。如

美国的普莱斯特经理的品种有日用百货、男女服装(没有时装)、家用电器、钟

表、首饰、玩具、主食品、奶制品、肉类、饮类、调味品、洗涤用品、化妆品、

药品、医药器械等,相当于我国百货商品、粮店、食品店、杂货店、药店的主

要大路品种。德国的麦德龙为世界上第三大零售商,在本土上设了53家仓储店,

海外设10家,其经营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单店经营的商品品种达1.7

种。

实行会员制。会员制不仅是一种价格促销手段,还可使消费者与仓储式超

市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合作营销关系。仓储式超市会员可以有两类:一类是小型

零售店和社团消费,另一类是个人消费者。会员可享受信息、价格、服务等方

面的优惠,实行会员制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同时便于商家了解

市场和消费动态,进行市场分析。通过配备的电脑系统,管理者可迅速查找所

需资料,并对不同的顾客开展有针对性的促销工作。此外,不定期可以通过实

行会员制收取一定的会费作为利润补充。在国外,仓储式超市的入会费是每年

每人20-30美元,仓储俱乐部的会费收入往往高于其利润数额。如果将这部分

的会费扣除,许多仓储式超市将没有利润,如美国沃尔玛(在我国经常翻译为沃

尔玛特)的山姆俱乐部的基本开支约占营业额的8.7%,而其他收入来弥补,这

块收入为数不小,足以抵亏而有赢余。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实行会员制,

收取会费,是国外仓储式超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经营措施。

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指连锁总部以对下属连锁分店实行统一店名店貌、

统一内部装修模式、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调度资金、统一核算、统一管

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人员培训,这是作为现代零售业态的仓储式超市的又

一个重要特征,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规模效益,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西方

发达国家,只开一家门店的仓储式超市是很少的,它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生存空

间,要达到赢亏平衡点都很难,它要么在第一家单店经营成熟后不断地开出新

的分店,要么就加入到其他连锁企业集团中。在大型商场竞争很激烈的上海市,

仓储式超市要开出5家以上的连锁店才能赚钱。

2、仓储式超市的本质特征

●低价销售。低价销售与其说是仓储式超市的一种营销策略,还不如说是

它的本质特征,与其他众多的零售业态相比,同类商品在仓储式超市中售价最

低,比市场零售价低10%-50%。仓储式超市在西方国家能得到迅速发展,其取

胜的关键也在于低价策略。仓储式超市主要是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以

价廉物美刺激消费,扩大销售,逐步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谋求远期的

稳定利润。仓储式超市要通过一切手段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构筑价格优势,

从而形成最具部分力的优势。

●规模效益。零售业实现规模经营的主要途径在于特色经营的条件下,商

品销售总量的增加。仓储式超市通过精选购买频率高的畅销商品,加快商品周

转速度,扩大销售量,以及扩大单店卖场面积,加大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以

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但其更具有意义的途径是发展连锁店,大规模增加营业

面积,使统购分销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显示出较高的规模效益。

●建立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管理。仓储式超市一般都建立了较

强功能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其功能已涵盖采购、销售、物流、服务、日常行政

管理等领域。它不仅能与顾客、供应商建立起良好的连动机制,实现快捷的产

销结合,而且还可以随时监控自身运作质量,协调内部的运行机制,迅速适应

市场作出调整,并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它还使传统商品管理上升为单

品管理,克服了经营浩劫中存在的管理盲点。由于现代信息手段在经营管理上

的运用,使得仓储式超市在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细致化上达到了空前的程

度,进而使得仓储式超市与其他业态相比,其竞争优势不仅仅停留在规模上,

而且还更多地表现为科技、管理和人才上。

二、世界仓储式超市发展现状

世界上第一家仓储式超市万客隆(Macro)1968年由荷兰的SHV集团投资

兴建,万客隆成立后以其独特的经营特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经济效

益。如今万客隆的业务已拓展到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年营业额在85亿美元以上。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1976年,美国人所罗门.普莱斯

(SolomanPrice)借鉴荷兰万客隆的经验,在圣地亚哥兴办了第一家仓储式超市-

的发展,沃尔马(Wal-mart)和凯马特(K-mart)等零售业巨头,纷纷加入仓储式

超市的行列,作为美国仓储式超市的开山鼻祖--普莱斯特俱乐部也快速成长为

年销售额以数10亿美元计的大型零售商。1986-1994年间,美国仓储式超市以

28%的平均速度增长,1993年销售额为380亿美元,1994年为450亿美元,仓

储式超市的点书1986年为225家,1990年为408家,1994年达到700家。如

今仅在美国,这类性质的商场就达到2200多家,其销售额已占到市场零售总额

10%左右。

1989年仓储式超市在中国台湾出现,并迅速在岛内商界产生巨大的冲击。

1993年仓储式超市在中国香港开业,开业后仅短短的8个月内就连开4家分店,

拥有1.5万会员每月平均有50万人次光临购物,月销售额打3000万美元。我

国首家仓储式超市"广客隆"1993年诞生于广州。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形式,仓

储式超市在近些年内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并在流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以成为西方零售业态中极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业态,有人称之为"又一次零

售业革命"

三、我国仓储式超市发展现状

199388日,我国第一家仓储式超市-广州广客隆正式对外开业,标

志我国拉开了发展仓储式超市的序幕。之后,这种新型零售业态很快在全国产

生轰动性连锁效应,各大中城市纷纷跟进,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据初步统计,

全国已有仓储式超市1000多家。许多地方仓储式超市不仅是商家竞争的利器

(家乐福出让股份),而且也成了许多消费者购物的首先去处。

●仓储式超市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国际大都会,再向

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呈迅速蔓延之势。在广州,继广客隆之后,

国内外几家公司联合在广州东、西、南、北四大出口开设四个颇具规模的万客

隆,在深圳,从19941月就相继有百姓购物俱乐部、三九人人购物广场、百

家惠、万佳平价百货商场等近30家仓储式超市开业。由于广州商界的强烈的示

范作用,此后北京、上海的仓储式超市也迅猛发展起来了,北京、上海1995

就分别有仓储式超市58家和31家,仅上海就有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

易卖得、高尚、乐购等;之后仓储式超市在其他大中城市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和

发展,济南除了两年前开业的济南世界购物广场外,最近一家大型仓储式超市-

万嘉隆会员店也已开业;昆明有红联百货广场;武汉市自1997年武商百盛量贩

店、中商徐东平价广场相继开业,仓储式超市掀起一阵购物狂潮,春节前一度

出现顾客排队购物,等候个把钟头结算的罕见场面以来,随之有十几家仓储式

超市在武汉问世。西安市自19998月好又多营业后,目前已有6家仓储式超

市和大型综合超市,2001年还将有5-7家开业。福州市更是创造了沃尔玛、麦

德龙、家乐福三大顶级世界零售集团聚会同一城市的纪录,20007月麦德龙

正式对外营业,沃尔玛山姆会员店200010月开始进行商品招品和人员招聘,

预计今年5月可以正式对外营业,家乐福正在积极筹建,作为本地百货业的龙

头企业华都百货集团也于199912月进入了仓储百货业,连一向以开设中小

超市的福州华榕超市也于20009月开设了华榕好佳家。到2000年底福州仓

储式超市忆有8家。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超市纷纷进驻我国市场,不仅对我国民族仓储商场

的发展起到榜样作用,而且加剧了仓储式超市之间的竞争,我国仓储式超市逐

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中国零售业大规模对外开放始于1995年,与前一阶段

不同的是,这一期间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均避开了已超规模、超容量的

大型百货商店,主要采用了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超市业态。如今在世界上分

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的跨国零售业巨子,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

德国的麦德龙,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你可以看到麦德龙、家乐福、泰国

的易初莲花,在深圳你可以看到山姆俱乐部…洋超市在各大城市纷纷建立仓储

式超市,所到之处有咄咄逼人之势。在深圳,山姆俱乐部一开业,其周围商场

的营业额即普遍下降10%以上,在上海,正当"易初莲花"兴起之时,一度曾在

沪上颇负盛名的广客隆却因债台高筑而倒闭,两年前广客隆曾开上海仓储式超

市之先河,而如今这个拥有7家连锁分店的企业,一下子就垮了。由于竞争力

度的加大以及洋超市的示范作用,我国仓储式超市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阶段,

许多仓储式超市都把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动作,作为一件大

事来抓。

●仓储式超市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谋求规模效益。为了在市场竞

争中站稳脚跟,仓储式超市不约而同地开展连锁经营,真诚规模经营的路子。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7家连锁店,沃尔玛在全国开办了7家购物广场和1家会

员店,家乐福在15个城市开办了28家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多数仓储式

超市,也多有开展开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超市成为我国仓储式超市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

一。近几年,除了大家看得较多、接触较多的百货食品仓储式超市外,随着装

饰材料市场的发展,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经营建材装饰材料的仓储式超市也

得了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于1996

12月诞生以来,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

点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吉林、哈尔滨、南京、重庆、成都、

唐山、无锡、青岛等地。发展最快的北京东方家园,自19998月开出第一家

店,到目前为止已建了12家连锁店,三大外资建材零售商-全球最大的美国霍

迪姆、欧洲最大的德国欧倍德、英国最大的百安居均已进入我国市场。

第二个问题讲一下建材装饰材料仓储超市的发展背景,如何结合中国国情

来理解

我最早接触这件事情是在93年底,很偶然的一个背景,在天津和几个同学

搞房地产。我们当时在天津的东丽区买了一块地,要做标准的工业厂房,大约

11万平方米。这块地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一条路,这条路是从天津去塘沽港、

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条必由之路。尽管有了高速公路,但是大多数车辆

还是从这条路走。于是我们就按照国际标准盖了一个很大的厂房,叫8号厂房。

但是这个厂房卖不掉。当时我们几个人都十分敏锐地感觉到当时中国有一个很

大的市场--建筑材料市场。

当时国内这个市场已经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当时国内有两个最大最有

名的摊位市场,一个是北京二环路小街那个地方的建材经贸大厦,另一个是南

京的石林,就在我们要在南京开的那个店旁边。建材经贸大厦当时是张百发市

长为了开亚运会存放、展示体育设备建的,用过以后要改做它用。后来就给了

经贸局,让他们负责开发使用,经贸局就用它招商引资,召来了一批卖建材的

厂家,包括一些外国公司,到现在也是最高档的产品市场。但是它到现在已经

看不出当初建它时的初衷了。包括商品结构、布局、人的进进出出,已经和原

我们就想把天津东丽那块地搞成卖装饰建材的。我们就到了国家建材局,

来探求我们要做一个正规的建材市场能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国家建材局常务

副局长张人为和财务司的司长朱祖华(现在是北人集团董事长)对我们说,国内

万米以上的大型建材摊位市场有300多,那是93年底。所以说干这样的事没前

途。他们说国外有一种新的模式,建议我们到国外看一看,去做这种超市模式

的建材商店,政府出面帮我们集资,以股份公司方式去做。我们从网上去查国

外所有的建材商店,查到Home Depot是最大的一家,就去跟它谈合作,所以这

件事是这么引起的。

我们开始和Home Depot建立联系,也认真的考察、学习、参观了Home

Depot的模式,觉得这是一种在中国将来一定会有生命力的销售建材的商业业

态,是这么样的一个企业。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到今天为止至

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就是一个大的超级市场。

这个超级市场和普通的超级市场不同就在于它是经营装饰装修建筑材料的,

就是这么简单。在和Home Depot接触以后,我们的这个认识增加了几条。其中

一条就是它是一个仓库,是一个大卖场,是把仓库和卖场结合在一体的,所以

把它定义为仓储式的自选市场。后来大家叫惯了就叫建材超市,实际上是仓储

式的自选市场。

超级市场是在商业发展到相当高级的阶段才产生的,它的一个核心的概念

就是人和商品直接接触,不用经过中间的人给你拿或搬。我们传统的百货业包

这种仓库式的超级市场最早也是发生在百货业,你象沃尔玛的商品俱乐部。

沃尔玛分三种形式,一种是超级市场;一种是商品俱乐部,就是仓储式的自选

超级市场;还有一种就是纯俱乐部会员制的,象麦德龙这样。那么最早出现在

百货业,一直到1979Home Depot在美国诞生,才把这种业态引入到销售装

饰装修材料。这个概念是这样的,在超级市场的基础上慢慢衍变到卖装饰装修

材料,而且引申到用仓库式的这样一种建筑形式来卖装饰装修材料。

我们后来才意识到它的历史的必然性: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它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起源于DIY,也就是自己动手,

它是迎合这种DIY消费者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因为只有在这种仓储式的大的空

间环境下,才能为DIY消费者提供商品的展示和如何使用商品,同时DIY消费

者自选的空间比较广阔。这是一个基本的要素,零售业者考虑到以这样一种形

式卖建材比较合适。

第二个要素是成本的要素。成本的要素主要是卖场本身不装修,卖场本身

不象大的百货业那样非要装得很豪华。现在很多大的国内外的百货商场还是要

装成赛特、燕沙那样,还要装修得富丽堂皇,包括它的硬件设备和服务设备,

你象八九层的楼做百货业,它的扶梯、电梯以及运输设备都是很豪华的,本身

投资成本很大。

第三个要素就是这种仓储超市一般都建立在城乡结合处。美国的城市发展

变化也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阶段,虽然美国的历史不长,但这种变化至少也有

50年到80年这样一个时间。从城市化群居的城市中心衍变到扁平化的发展。

美国的很多城市象纽约和支加哥,曾经是典型的城市中心,现在也朝着扁平化

发展。所谓的扁平化,就是它把城市中心用来做大的商业、大的百货中心、大

的办公中心、大的金融中心,和一些其它的服务中心、OFFICE办公室在里边,

第四个要素就是它本身剪掉了仓库。这个仓库的概念在零售业里是很可怕

的,仓库有多大都能够装满,仓库是造成商品积压的存放点。它做成这种卖场

和仓库结合本意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控制库存,提高商品的周转率。

综合起来讲,我们从接触到认清这个概念至少花了两年的时间。对这个基

本概念的理解,大概从我到Home Depot带着一帮人去学习,才开始理解为什么

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把传统的百货业过度到这种仓库和卖场结合的方式。至于

这种仓库的形式会给消费者一种没有装修啊、东西便宜等等一些感觉啊,这些

原来我给大家讲过很多,这里不想多说。去过Home Depot的人都应该知道,它

有意无意的把卖场制造的不是那么整洁,货品摆放的不象我们要求的这样整齐,

它在制造一种混乱,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仓库,你需要什么东西就随便来拿,

拿来后装上车就走,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它最初的概念和定义到今天也没变。

这种感觉实质上就是我刚才说到的那第二个阶段的认识,是DIY的一种延

伸。你有机会可以去看百安居、去看OBI,我们定义这个商店是与他们有本质

上的区别的。商品展示在我们这里,最多就是为了好看,让消费者能够直接接

触到、感受到商品,核心是为了昭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如何使用。即使过度到

今天BIY,就是自己买、让别人装修这个状态,美国今天也是一样,我一会要

讲到这个概念也在调整。这次到支加哥开会,Home Depot的新任总裁Bob公布,

Home Depot的顾客当中,DIY只剩下1/3左右了,而1999年公布的数字是

75%。美国的年轻一代也不自己干活了,他们也请别人来装修。2/3是小型装修

公司,只有1/3DIY的消费者。即使是概念这样的调整,商品的展示仍然以

向顾客说明商品的价值、怎么使用为目的,这也是BIY需要的。

第三个阶段是结合中国的概念来理解的。

中国目前这个市场的主体还是传统的模式--南方叫卷帘门、北方叫摊位市

场。摊位市场的产生也蛮奇怪的。南京的石林和北京的建材经贸大厦,是摊位

市场的两极。石林市场几乎没有装修,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经贸大厦也没有

空调,原来是存放亚运会体育设备的。由于市场有需求,但是我们的政府、有

关部门从来没有组织过这样的市场。

你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家里面住的房子,从开始想到要装修、开始有这个

市场需求的时候,政府从来没有组织过建这样的市场,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管过,

这是很滑稽的一件事情。而传统的商业、百货业一直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的,比

如王府井、中百一店、华联这些百货业,一直有自己系统内的各种统计。商业

部经过调整、合并,一会儿变成商业局,一会儿并入内贸部,现在内贸部也要

撤消,就是不想管这件事。从大的商业这个概念讲,传统的商业、百货业都有

政府部门管,就装饰建材这个领域是个例外。原来有生产资料和非生产资料的

概念,生产资料原来在物资部管过,各地都有物资局,经过物资口可以批发生

产资料。生产资料主要是指砖、瓦、石灰、钢材等大的建材,是我们概念上传

统的建材。那么装饰装修材料象墙纸、油漆等没有规定过用一种形式去销售。

当这种需求出现的时候,正好南京的郊区有一个破仓库,正好北京的二环

上有一个没法用的设备厂房,有人就把它利用起来卖建材。事情就是这么偶然,

就象我们弄了块地弄不出手把它做成Home Way一样。历史上市场提出需求之后,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就是Home Depot,我们都非常耳熟了。Home Depot

1978年创建,到2001年底销售额660多亿,有20几万员工,1200多个店。它

的主体商店都是12000平方米左右,他们叫廉价仓储式自选商店,有4-5万种

现货(SKU),它计划到2003年底开1900家店。这都是从网上查到的消息,大家

可以自己到网上去查。这次在支加哥他们新的总裁承认,Home Depot现在存在

问题,有管理混乱的问题,有存货积压的问题,有新思想、新概念灌输的问题。

他上任以后等于是从头弄一把,所以他决定放缓发展速度。原来1900家店是原

来的董事会定的目标,今年的开店数目就从原来的350家减少到200家。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美国这些店的情况:

1999年美国前十名建材零售商

排名

名称

销售额(亿)

DIY%

市场份额%

商店数

1 Home Depot 369 75 22.6 930 2

Lowe's 159 80 9.8 576 3

Menards 45 95 2.8 145 4

Sherwin-Williams 30 15 1.8 2396 5

Payless-Cashways 18 46 1.1 150 6

Carolina holding 18 6

1.1 150 7

84 Lumber 18 20 1.1 391 8

Glidden 17 3

1 771 9

Home Base 15 70 0.9 88 10 Builders Firstsource 15 3

0.9 80

合计

704 Home DepotLowe's等一下专门介绍这个行业的时候会详细地说,

先看一下第三:

百安居的情况

B&Q百安居在英国本土拥有超过300家装饰建材连锁店,1998年同位居法国

同行业之冠的Castorama合并后,企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欧洲第一。2001

销售额高达50.94亿英磅(71.31亿美元)

1996年起,已在中国台湾设立了13家连锁店。

1998年,B&Q百安居正式进驻中国大陆,至今已开设了7家连锁超市。

欧倍德情况:欧倍德以连销加盟的形式在全球拥有450家建材超市,年销

售额100亿欧元。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欧倍德在上海、南京、无锡三地已

投下四子,每家店均在15000平米。

卖建材的还不仅止于此。沃尔玛也卖建材,沃尔玛在全世界有4000家店,

2013亿的销售额,在美国有1800个大的仓储式的卖场,700个四五层楼高的超

级市场,450家山姆俱乐部。在仓储式卖场和山姆俱乐部中有18%的商品是装饰

装修材料,除了我们2122部的商品不卖外,其余的几乎全卖,只不过它的

量、品牌受限制,它的卖场空间受限制。

美国还有一个大的仓储式的百货超市叫K-Mart。它有三种形式的店,一种

就叫K-Mart;另外一种叫Big K-Mart;还有一种叫Supper K-Mart,在美国有

一百个,是24小时营业的。K-Mart在美国的零售业雄居第二。店的面积从

4000平方米到18000平方米,有30%在卖建材,就象隆福大厦也买五金一样。

还有一个叫西尔斯,曾经是全美最大的百货业。几乎在所有的购物中心里

都有西尔斯,如果没有就不完整。它曾经是Home Depot前十年里主要的竞争对

手,Home Depot在任何的公开场合提到它的竞争对手都会提到西尔斯。西尔斯

几乎用它1/4甚至更大的空间经营五金、电器、油漆和涂料,以及其他的装修

材料,而且它跑到美国很小的1~2万人口的小镇配合一个修汽车和换轮胎的地

方一块儿开店。

还有一个叫Target Store。这些所有的店都有象OBI一样的园艺中心。

几乎全世界都知道这四大家零售业:沃尔玛、K-Mart、西尔斯、Target

Store。它们在和上述的十家店瓜分市场。

Home DepotLowe's除了在北美和南美外,下一个要扩张的目标是欧洲。

欧洲实际上存在的就是两大家,OBI和百安居。OBI是在做加盟连锁,原来最大。

现在变成百安居最大,因为它兼并了另外一家公司叫卡斯特拉玛。百安居纯粹

的、大的仓储店(加上台湾和中国的店)一共有480家。OBI有两千家店,包括

很小很小的加盟店、便利店和仓储式的店。美国的零售业专家分析Home Depot

下一步发展一定是欧洲,因为语言和文化也比较接近,沟通和管理相对容易,

它去欧洲实际上别无选择就是兼并百安居,他们已经谈了很长时间。

这是国外的专门卖装饰装修材料的行业、大的百货零售业和欧洲的这两大

家大致的一个情况。Home DepotLowe's肯定是要来亚洲的。Home Depot

过去的三年它的股票从70几块钱跌到了40几块钱,如果说Lowe's和其它的几

家店是在上升的话,那么Home Depot却是在下降的。我在Home Depot的七个

月,我感觉到这个王国是在走下坡路的。果然现在有披露说它的商品积压很严

重,原来严格规定它的五大配送中心72小时内一定要把货周转出去,现在完全

没有达到,商店里的库存也造成了积压,而且人员的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问题。

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就是要有一种危机感,在这个行业你不管做到多大,说关

门就关门,这个行业就是这么残酷,这个行业和其它行业不同就在于它完全依

赖消费者的购买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武汉市二手房-三维股份股吧 东方财富网

建材仓储超市行业发展状况

更多推荐

上海建材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