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城-短期融资券对股价影响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2023年10月2日发(作者:谢汲)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研究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分

是一氧化碳。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气体。

操作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着火和爆炸,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安全和企业造成巨大的威胁。煤气管网作为公司三个重大危险

源之一,维护好煤气设备设施,杜绝煤气事故发生是我们安全

工作中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我厂员工进行煤气安

全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教育已成为一项长久而重要的培训课

题。

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其爆炸极限为

1.5~1.8%,着火温度为70,热值为940kcal/m3,重度比重

0.8489~0.9kg/m3.关于煤气压力,1Kpa=1000pa

1pa=0.102mmH2O1Kpa/cm2(1公斤)=.5Pa

二、煤气(CO)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

原因概括

一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交换作

用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一

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的240倍,

它会明显降低血液的携氧功能,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发

生中毒现象。

煤气中毒程度的判断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心慌、呼吸困难等。同时,

还可以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的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来判断煤气

中毒的程度。对于轻度中毒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

地方,并让其休息,观察其症状是否缓解。对于中度和重度中

毒者,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门、通知相关人员、开启通风设备等。在停送煤气的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避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六、煤气设施的检修安全

煤气设施的检修安全是保证煤气设备正常运行和预防煤气

在煤气着火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

方法包括关闭煤气阀门、通知相关人员、开启通风设备等。在

处理煤气着火事故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引起火灾或爆

炸。预防煤气着火事故的关键在于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建立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要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对煤气中毒的中毒程度进行正

确判断,以便尽快进行急救。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每种中毒程度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在现场抢救和急救中,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先抢后救、先

救命后转送和抢救者要防护。对于不同程度的中毒者,采取不

同的急救和处理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为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管理,完善设备,

提高人员教育培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煤气中毒

事故的发生。

1、为了避免煤气泄露引发事故,必须坚持煤气设备、设

道内的煤气吹扫干净,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在煤气区域工

作必须2人以上;发现煤气泄露,要立即通知车间领导、贯标

中心;禁止在煤气设备附近逗留、休息、打瞌睡;带煤气处理

泄露等,必须佩戴好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表:一氧化碳容积百分比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空气中CO浓度

0.01

0.04

1000

1500

2000

3000

5000

时间

数小时

1小时后

头疼

危险

危险

危险

致死

致死

注:摘自XXX编《煤气防护》

五、煤气停送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停送煤气是煤气设备设施的重要日常作业,但其事故

发生频率较高,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

二)为了安全可靠地停送煤气,可以采用惰性气体置换法,

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对煤气管道设备进行置换。而直接置换

法则危险性大,一般不允许使用。

蒸汽置换法是一种置换煤气设备中的煤气的方法。要使用

管道停送煤气操作是一项危险的作业,因此必须确保整个

过程的安全。操作时应按照作业计划,不得擅自行动。在抽堵

盲板区域及末端放散处下风侧40m内禁止火源。吹扫引气区

域闲人不准靠近。在吹扫、引气过程中,不允许在煤气设施上

栓拉电焊线,更不允许动气焊。

在进行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检修时,需要制定详细方案,并

经安全部门批准。检修前需要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

任务。应确保安全环境,挪走施工区域5m内的易燃物品或采

在运行的煤气设备和管道上动火时,需要注意煤气中含氧

量不大于0.8%。负压动火是严禁的,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

并且需要与仪表室联系好。在煤气区作业时,只准用电焊。

管道焊口裂缝漏煤气时,需要及时处理。

焊接时应带好防护用具,并由专人监护。对于较小的裂缝,

管道没有有效接地,雷击后引起火灾等情况。预防煤气着火事

故的具体措施包括保证设备和管道的严密性,严格执行煤气动

火作业管理制度,煤气区域及煤气作业区要有严格的火源管理

制度,煤气设备和管道要有良好接地装置,并对接地线定期检

查测试,带煤气作业要防止火花出现,带煤气工作时必须使用

铜制工具,如使用钢制工具,工具上要涂黄油,防止工作时与

在煤气中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单位要立即通知安全处和

消防队前来救火,并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工作。对于轻微泄露引

起的着火,可以直接用泥堵、湿草袋或麻袋等进行扑火。火灭

后,应按照规定补好泄露处。对于直径小于100mm的煤气管

道着火,可以直接关闭阀门灭火;对于直径大于100mm的管

道着火,需要通知有关用户立即停止使用煤气并关闭烧嘴。具

体做法包括将煤气来源的总开关关上2/3,适当降低煤气压力,

但煤气压力不应低于500pa;向着火管道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

灭火。在灭火过程中,扑救人员要戴防毒面具,并要统一指挥。

在煤气着火时,如果有人员烧伤,需要及时将伤员救出火

煤气与助燃物(空气或氧气)充满在封闭的中。煤气爆炸事故

的危害包括造成重大设备损坏和工厂停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造成人员伤亡,仅次于煤气中毒;造成环境污染。发生煤气爆

炸事故的原因包括工业炉送煤气点火时,先送煤气后给火种;

工业炉送煤气时,烧嘴不严或未关,点火前煤气已进入炉膛。

3、在工业炉点火作业时,如果第一次点火失败,不应立

即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的点火,这样会造成爆炸。正确的操作

方法是,查明原因后处理炉膛内的煤气,让炉内煤气从烟道抽

7、煤气设备和管道应该有可靠的断开装置,不应只依靠

闸阀或蝶阀来切断煤气,以免发生意外。

8、长时间闲置的煤气设备,在重新使用前必须重新处理

残留混合气体,并经过再次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9、在处理煤气泄露时,需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

造成安全隐患。

10、在进行煤气设备和管道送煤气前,必须进行爆发试验,

确保安全后再进行点火作业。

1、防止煤气泄露;

2、防止煤气与空气接触形成爆炸,遵循防爆防火的三原

则;

3、在煤气区域内消除一切火源,避免积蓄热量,防止形

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如果煤气爆炸发生在出口闸门以外并且引起了着火,

必须按照着火处理方式进行,严禁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4、如果由于爆炸导致大量煤气泄漏,无法立即消除,必

新湖名苑-股票短期是多久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更多推荐

煤气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