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宝典-金鑫股份股票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年9月17日发(作者:溥松密)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1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

萧。(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

蕉。

赏析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

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

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词人的愁

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上片这五

句,用跳动的白描笔墨,具体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这“江”,就是流经吴

江县的吴淞江,即吴江。一个“摇”字,刻画出他的船正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

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一个“招”字,描写出江岸边酒楼上悬挂的酒

招子正在迎风飘摆、招徕顾客,也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

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

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

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

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

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岸上酒楼酒旗飘摇,我那满怀羁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来消除

了。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江风迅疾,落雨潇潇,

实在令人烦恼。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

的盘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

到。

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

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

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

词大致作在南宋亡后蒋捷飘零于姑苏一带太湖之滨的阶段。这里原是个山柔水

软的江南秀丽地。一个彷徨四顾,前程茫茫,时光空抛,有家难归的游子置身在此

境地里,怎能不惆怅莫名呢?词的上片初一看无非写春愁难解,借酒浇愁而已。略

加细察,可以看出此中有大起伏,情思在跌宕中激越波荡。词人的一腔“春愁”待

酒以浇的渴望,在“江上舟摇”的飘流中是得到瞬间的满足的。“楼上帘招”这江

村小酒店的或许写有“太白一醉”字样的青布帘招知词人,可来醉乡小憩。在这一

这里有意把下片诸句倒过顺序来谈,又将“何日归家洗客袍”置于上下片的关

联点上去理解,是想从具体的句式和情思上说明这首短词形似明快,实则苦涩,在

艺术上具有似“流”实“留”的特点,情韵在回环周转地流荡,呈一种漩涡状。这

种艺术手段最能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意充分表达出。“流”,是流畅少停

蓄,而“留”则有顿挫,有吞吐,有抑扬之势。蒋捷确有一些词写得稍嫌“流”,

但这首《一剪梅》却不属此类作品,不可匆匆浏览,不细辨味。

创作背景

南宋消亡之初,也就是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春元军破临安后,词人开始

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以及

伤国作者写下这首词。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2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

萧。(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

蕉。

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

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

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6.萧萧:象声,雨声。

7.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8.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赏析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

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

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词人的愁

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

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一个“摇”字,颇具动态

赏析二

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

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

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

词大致作在南宋亡后蒋捷飘零于姑苏一带太湖之滨的阶段。这里原是个山柔水

软的江南秀丽地。一个彷徨四顾,前程茫茫,时光空抛,有家难归的游子置身在此

境地里,怎能不惆怅莫名呢?词的上片初一看无非写春愁难解,借酒浇愁而已。略

的。由此而读下去,“流光容易把人抛”已如前面分析,在这看似明畅的词句中包

裹的是怎样一颗紧缩的心,岂非一目了然。

这里有意把下片诸句倒过顺序来谈,又将“何日归家洗客袍”置于上下片的关

联点上去理解,是想从具体的句式和情思上说明这首短词形似明快,实则苦涩,在

艺术上具有似“流”实“留”的特点,情韵在回环周转地流荡,呈一种漩涡状。这

种艺术手段最能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意充分表达出。“流”,是流畅少停

金林俊景-河南枫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更多推荐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