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折网-三维工程(002469)股吧

2023年9月21日发(作者:褚君浩)
调查:温州致22死“塌楼事故”
村民说,有两名房东已经签了补偿协议并搬出,后来因为”给的补偿⾯积⽐约定的少了“搬回,对房⼦进⾏简单修缮、加
固后,低价租给在附近⼯⼚打⼯的⼈。
撰⽂ | 澎湃新闻记者 杨亚东 发⾃温州
10⽉10⽇凌晨,温州市⿅城⼯业区中央涂村中央街159号4间民房发⽣垮塌,多⼈被埋,⾄11⽇凌晨现场搜救结束,共
搜救出28⼈,其中22⼈遇难,6⼈正接受治疗。
11⽇上午,温州市、⿅城区召开⿅城区农房倒塌事故新闻发布会。据“浙江在线”报道,⿅城区区长朱崇敏介绍,倒塌房
屋是建于1980年代的农民⾃建房,初步分析坍塌原因是年代久远,地基基础、质量不是很好,在各种因素作⽤下出现意
外,⽬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温州市市长张耕表⽰,将依法对相关责任⼈作出处理,对事故进⾏彻底调查,并⽴即开展
房屋安全排查,防⽌类似事故发⽣。
10⽉12⽇凌晨,温州市公安局⿅城分局官⽅微博@平安⿅城发布消息,事故发⽣后,⿅城区公安分局迅速组织⼒量开展
调查⼯作,控制并刑拘涉案房东夏某某等4⼈。案情还在进⼀步侦查中。
待拆迁房简单加固后租给务⼯者
中央涂村所在区域此前属温州永嘉县,2001年划归⿅城区。
澎湃新闻从中央涂村所在的双屿街道获悉,其辖区⼈⼝41.67万,其中户籍⼈⼝4.17万、外来⼈⼝37.5万。
与住宅⼩区相⽐,中央涂村价格低廉的出租房受到外来务⼯⼈员的青睐——这⾥10多平⽅⽶的房间⽉租⾦在500元左
右。
“村⾥⼈的家庭条件其实都⼀般,四五层的房⼦,⼤部分是⼀楼开⼩店做⽣意,楼上除了⾃⼰住再出租,我⾃⼰的房⼦
也出租。”村民陈张和告诉澎湃新闻。
⼀幢已开始拆除的房屋,⾥⾯还有⼈居住
近⼏年,为推进中央涂城中村改造项⽬,这⾥⼀直在进⾏房屋征收、拆迁⼯作。
此次垮塌的是四间东西并排、⼏乎连体的楼房,最西⾯那间两层,搭建⼀层;其余三间均五层,顶楼也有搭建。
村民陈圣哲告诉澎湃新闻,最东⾯那间的房主叫阿曼(⾳),他没有签拆迁协议,租户较多。
西⾯三间的两名房东是恩光(⾳)和他岳⽗(恩光有两间),他们签了补偿协议,也曾搬出。但当街道将最西⾯那间⼩
些的房⼦拆掉后,恩光他们与拆迁办发⽣⽭盾,⼜搬回来了。
他说,恩光他们搬回来后对房⼦进⾏了简单修缮、加固,以每⽉200~300元租给在附近⼯⼚打⼯的⼈。虽然是被拆过
的,但房租低,还是有⼈住。⼀楼开起了杂货铺、熟⾷店、蔬菜店,上⾯的租给打⼯者住。
村民告诉澎湃新闻,两⼈搬回来后,街道对其他两间房⼦进⾏过动迁,但没有拆得彻底,只是拆掉楼顶、门窗和部分楼
梯。
“房⼦再结实,怎么经得起这样折腾?我前⼏天买菜路过,看到其中⼀间的⼀楼⽤两根⽊头撑着⼆楼楼板。”陈张和说。
村民还有⼀种说法,倒塌房屋边上盖楼也有影响。
澎湃新闻看到,离倒塌房屋不超过百⽶是中央涂A-2附属安置⼯程项⽬,最近的⼀栋有32层。⼀位村民告诉澎湃新闻,
打地基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到⾃⼰的房⼦在抖。
打地基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到⾃⼰的房⼦在抖。
安置⼯程项⽬⾼楼紧挨中央涂村
拆迁中的租房乱象如何监管
在中央涂村,澎湃新闻看到⼀间房的多个窗户被拆掉,部分楼梯只剩⼀半,但还有⼀家住户,窗外晾着⾐服。
“楼⾥不管住着⼏户,只要有⼀户签了字,就拆掉门窗、楼梯。”陈张和说。
这样的楼房村⾥还有。在这些待拆或已经开始拆的房⼦⾥住的多是外来务⼯⼈员,有的房东也住⾥⾯。部分房屋未能达
成拆迁协议,主要是对补偿⾯积有分歧,因为私搭乱建的部分不属补偿范围,有的村民不愿意。
对已签订协议并开始拆迁的房⼦⼜出租供⼈居住,当地有关部门事发前有没有监管?11⽇下午,澎湃新闻记者到双屿街
道中央涂地块房屋征收现场办公室,⼀名⼯作⼈员得知来意后,称要找区委宣传部。
澎湃新闻⼜致电双屿街道营楼桥社区主任胡明玖,他表⽰中央涂村的问题复杂,要向街道了解;双屿街道党政办公室内
的⼀位⼈⼠则说要找区委宣传部。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城区委宣传部⽹宣办⼀位官员,并按要求将采访提纲发到其微信上,截⾄发稿时未获回应。
中央涂城中村改造项⽬分四期,分别为A-2地块、昆仑路东段地块、瓯南路北段地块、A-1地块。澎湃新闻从双屿街道营
楼桥社区获悉,垮塌的中央街159号4间民房属于A-2地块。
在⿅城区政协官⽹上,澎湃新闻找到⼀份关于加快推进中央涂A-1地块房屋征收⼯作的建议。
“建议”说,A-1地块⽤途复杂,有国有⼟地、集体⼟地、国有⼯业⽤地等;⼈员复杂,有外来⼈员迁⼊、⿅城户籍村民
等;房屋有全违章、⼯业⼚房、违章搭建等多种情况。双屿街道2013年4⽉启动⼊户丈量、摸底调查⼯作,⾄今年7
⽉,434户被征收户中还有93户未签协议。
在分析存在的问题时,“建议”列举了“未经登记建筑认定主体错误”、“信访维稳问题严重”、“货币安置资⾦缺⼝⼤”等,同
时提及已腾空旧房的拆除难度⼤,“房屋⽔、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混乱,旧房拆除进度受电缆等严重影响;旧房拆除会
影响⽔、电、通信等设施,穿插在⾥⾯的未腾空住户抵制情绪⼤,未腾空住户‘插花’在已腾空住户⾥,影响拆除整体进
度。”
11⽇中午,安徽来的⽼卞正在搬家——他原来租住中央街103号,倒房后被营楼桥社区要求撤离。
他连夜找好了新住处,也在中央涂村,离原来的地⽅⾛路不到10分钟,房租也是每⽉500元。
延伸阅读
新华社评温州塌楼事故:整治危旧房岂能总靠“⾎的代价”?
撰⽂ | 王俊禄 陈晓波
新华⽹杭州10⽉11⽇消息,10⽉10⽇凌晨,浙江省温州市⿅城区双屿街道4间建于上世纪七⼋⼗年代的农民⾃建房倒
塌,已致22死6伤。经核实,死伤者多为租住其中的外来务⼯者。
有媒体报道,事发地此前被当地政府列⼊城中村改造计划,但之后陷⼊与⼀些拆迁户的拉锯之中,进展缓慢。现场有住
户向记者证实了这⼀说法。
类似温州的塌楼事故在全国并⾮⾸次发⽣。我们应当反思,⽼城区危旧房改造拆迁这样的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作,难道
⾮要靠“⾎的代价”来推进?以“⾎的代价”换取难点⼯作的突破,以给社会带来的剧烈创痛作为发展的动⼒,未免太过沉
重。推进改⾰发展中的难点⼯作,为政者应该要有更加积极有为的态度。
眼下,当务之急是不折不扣地做好事故的后续处理,从制度上查缺堵漏。温州市领导表⽰,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
法对相关责任⼈作出处理,对事故进⾏彻底调查,并在全市⽴即开展房屋安全⼤排查,切实防⽌类似事故的发⽣。我们
希望,这次事故能够触动更多的地⽅为之警醒,举⼀反三,完善制度,排查隐患,裨补阙漏。
在积极善后、彻底调查的同时,还需要对各种漠视⽣命者进⾏严格追责。惨剧背后,往往潜伏着逐利者的⾝影。这些存
在安全隐患的⽼房⼦究竟是如何被租出去的?⽣命⾯前,再⼤的利益都不过是蝇头⼩利。浙江省推进的“三改⼀拆”城乡
改造中,⼀些地⽅就有“钉⼦户”业主,拿租户当挡箭牌,抵制⼯作的开展。⾯对逝去的⽣命,对个别罔顾他⼈⽣命安全
唯利是图的⼈,仅有道义上的谴责是不够的。
温州塌楼事故再次提醒⼴⼤⼲部,⾯对⼯作中的⽼⼤难问题如果畏缩不前,必会养痈成患,直⾄酿成⼤祸。⼴⼤⼲部必
须对难点背后的风险点保持⾜够的警觉,不能再靠“⾎的代价”去推进⼯作。在整治危旧房⼯作中,不妨尝试“⼈房分离”,
既尊重业主意愿,⼜要采取措施防⽌有⼈借出租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房屋渔利。
(),⼀家专业的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混凝⼟切割、古建筑修缮的企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乌市二手房-中天科技股票

更多推荐
永嘉租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