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
我爱我家教案
关于我爱我家教案模板合集8篇
我爱我家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的人,本活动设计意在从幼儿熟悉且关心
的家庭成员入手,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关爱父母,关心家人,萌发幼儿
对家人的热爱之情。
一、活动内容:《我爱我家》
二、活动目标
1.能说出家中的主要成员,初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感受家庭的温暖,懂得要相互关心,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材料准备:
1.收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
2。洋娃娃若干
3。宝宝成长记录VCD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1)请幼儿观看“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
爸妈妈。
(2)教师小结。
2、初步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1)教师:除了爸爸妈妈,你能讲讲你自己家里还有那些人吗?
(2)幼儿和同伴交流,介绍自己的家人
(3)念儿歌《家族歌》,帮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3、帮助幼儿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1)请幼儿观看一段宝宝成长记录片
(3)与幼儿讨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家人付出了许多,那我
们应该怎样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
要帮助家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4)教师小结:今天的活动使我们看到了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快
乐、幸福的家,也了解了家人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苦,希望小朋
友今后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分角色,体验扮演当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到户外散步。
我爱我家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表达爱家人的情感。
2、说出爸爸妈妈的名字。
重点难点:
体验和表达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经准备好的全家福照片
物质准备:教学大书《看图识物-家》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大书有感情的朗诵《家》,结合宝宝与家人相处的生
活经验,请宝宝说一说自己的家人都喜欢做什么。
2、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宝宝将散落在四处的全家福找出来。
3、请宝宝看找到的照片,鼓励宝宝说出爸爸妈妈的名字,也可以
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在家都喜欢做什么事情。
--鼓励爸爸根据老师的提问大胆的回答。
--如宝宝不愿意说,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宝宝描述自己的.
家人。
--如宝宝说话的愿望强烈,可与宝宝展开更多的话题。
4、引导宝宝将全家福的照片布置到主题墙上。
我爱我家教案 篇3
我爱我家
爸爸是一棵大树,
妈妈也是一棵大树,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
我爱快乐的家。
教学反思
1、课堂效果不错,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运用图片导入,
收到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
儿学习儿歌。效果比较明显。
2、在教学过程,孩子对变魔术很感兴趣,孩子通过这种形式,巩
固对字的认识。
3、不足的地方,忽略了个别孩子的话语。
我爱我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① 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②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③ 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
活动设想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三项活动都是围绕“我爱我家”这一主题而展
开的。其中“爱”是每项活动的感情“伏线”,“家”是活动的环境
和感情的“载体”。但这三项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又有所不同,大体可
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老照片的`故事”这项活动都是由“物”而生发
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家庭中展开,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与家长
沟通,这便于活动的顺利有效地开展。
教学准备
①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
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
的物品,向父母打听一下它的来历。
②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交谈时都应该事先拟好访谈提
纲。内容包括:向父母介绍本次语文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
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故事发生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
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③尊重长辈,文明礼貌,避免争吵。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理解亲情可歌。家庭是一个人成
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出示幻灯:本次活动主题 《我爱我家》和本次活动学习目标。
二、活动过程
1、播放一组幻灯片,感悟亲情。
以“家”作比喻,请同学说说家是什么。
2、老照片的故事
三、学生写作
将同学们采访来的故事最动情的地方描叙下来,字数200左右。
(播放轻音乐《午后的旅行》)
四、分组评点交流
1、 同桌间共同交流写作感受及互评。
2、 四人一小组共同评点交流谈写作感受,各大组挑选出一篇参
加全班交流。
3、 推荐参加全班交流。(选文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选择大众化
的,更有针对性;或者选择质量较差的,善意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建
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受益。)
五、作文推荐展示,学生评点优缺
1、自己对作文事件作简要评价
2、学生评点优缺
3、 教师进行过程评价(评价过程要注意说话的礼节等指导)
4、 小结:展示学生的习作
六、小结:
亲情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亲情。希望同学
们通过本次活动后更爱你的亲人,更爱你家。最后,请全班同学站起
来,让我们以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今天的活动。(播放歌曲,幻灯打
出歌词)
七、课外拓展训练(写下可歌亲情,再一次播放歌曲《牵心》)
1、 留在我记忆深处
2、 _________的故事(指物)
3、 妈妈的爱
4、世上还有爸爸好
5、一张照片
6、一件珍品
7、外婆的故事
附:写作要求
1. 学会围绕中心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写实感,抒真
情。
2. 继续培养记叙的能力。
训练重点: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我爱我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做到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2、学会捕捉生活细节,挖掘典型材料。——(细节是文章的花朵)
3、懂得感悟亲情、感恩父母、关爱亲人。——(真情是文章的灵
魂)
【写作重点】
真情实感细节描写
课前播放网络Flash歌曲《让爱住我家》
一、【爱的感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每一种幸福又各
有各的味道。
一曲《让爱住我家》让我们的心头暖暖的,甜甜的。我感觉到大
家已经沉浸其中了,能不能和老师分享一下你对家的认识呢?家在你
心中是什么呢?期待着你的精彩发言,看一下哪位勇士是第一个吃螃
蟹的人?
同学们说的真好: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
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
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
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
心里开出了花。
每次说起家就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说人是漂泊的船,那家便是温
暖的岸!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人、
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就要围绕中心选择素材啊,到底哪些生活素材最
能表达父母对我的关爱、我对家的热爱呢?——选素材(建房子不能
用劣质产品啊,我们写文章也是一样啊!所以素材必须货真价实!—
—真实性!如果说质量是房子的生命,那么真实就是文章的生命!房
子盖起来不粉刷装修会显得太粗糙,不能招揽人啊!写文章也一样啊,
没有一点深加工,没有用心经营、打磨,也不会打动人啊——于是出
来了——细节!细节是文章的花朵啊!有了这些鲜活的花朵,文章的
魅力自然大增!
二.【爱的拾零】——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发现爱
的眼睛。
中有太多珍贵的写作素材,对于我们的心,只是缺少感受而已。
师:只要有爱,就会有家!高大严厉的爸爸,温柔慈爱的妈妈,
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宽广的心田,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甜蜜、快乐
幸福的`家,你感受到家人浓浓的爱了吗?一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追
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所有关爱我们的亲人在举手投
足之间对我们细腻真挚的爱,捕捉那些最能体现温暖亲情的细小琐事,
哪怕一杯茶,一盆洗脚水,一个电话,一句问候……让这份温馨的亲情
像花儿一样永远绽放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为了激起我的食欲,妈妈还特意用萝卜雕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摆放在盘
子里,就是看上一眼,你也会食欲大增。每次,端起面条,感受着这
美好的生活,我的眼眶总是浸满了泪水。
有这样好的妈妈,我能不感动么?
【学生评价】你觉得这篇文章选材真实、感情真挚吗?
(二)脱胎换骨
一碗面条
进入初三后,我的生活骤然紧张了许多,肩上那无形的担子也在
不断加重。每天忙完晚自习,总是那么疲劳。不过,我没有怨言,因
为在家里,每晚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等着我。
每次回家,钥匙插进锁孔,妈妈的身影总会准时地出现在门口,
她利索地帮我打开门,拿来出拖鞋,脸上永远充满淡淡的微笑。
我把目光移向餐桌上,准会见到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那一瓣瓣的
那天,我整晚都没有睡着。
【学生评价】你觉得修改后的文章怎么样?
(三)写作的真谛——万水千山总关“情”,万绿丛中一点
“红”。
学生总结: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
挚,最易写出动情点。2、细节表现情感,突出生动鲜活的细节。
3.真挚的抒情或议论,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4、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
5、设置环境,营造动情的氛围。
1、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
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是指抓住
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方法:
①、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②、捕捉人物特色的语言。
③、描摹个性外貌神态。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⑤、刻画典型的景和物。
细节赏读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原子笔写的笨拙的
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折成四折
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惜的位
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席慕容《生日卡片》
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
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
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席慕容《生日卡片》
“我的妈妈,流泪的妈妈,你知道吗?我的良心,我的责任,或
许还有所谓的能力、耐烦劲、平常心……一切的一切,那都是来自于你,
或者说与你有关——我亲爱的妈妈!”
——“主题阅读丛书”《我的妈妈,流泪的妈妈》
以上两例都是文章的结尾,前者议论,后者抒情,都引导人们理
解母亲,唤醒心中的感动。发自肺腑,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令人动
容。
3、设置环境,营造动情的氛围。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两段文字加起来
也不过七十余字,可在这轻描淡写之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
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文中的两段景物描写抓住了春天景
物的特征,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快乐心情,
叙述结合描写的美妙就在于此。
儿通过分组活动,体验自己是个能干的小主人,会招待自己的好朋友,
并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活动
(一)分组活动:生活实践-做客
生活实践-食物小拼盘
制作-送给小朋友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学习做客、待客礼仪,在交往过程中会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2、通过剥鹌鹑蛋、桔子,巩固剥的技巧,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3、通过拼摆食物拼盘,培养求异思维,发展创造力。
4、通过制作礼物,激发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与小朋友家长联系做客事宜,取得家长在配合上的共识。
2、准备送给小朋友的小礼品。
3、小西红柿、大桔子、小桔子、米蕉、鹌鹑蛋、葡萄
4、各类手工纸、彩笔、纸张等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引入: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
2、提出要求:
第一组:做客:提醒做客的小朋友要懂得礼貌、没经过主人同意
不能乱拿东西。
第二组:小拼盘:做食物拼盘的小朋友要将手洗干净,尽量做得
和别人不一样。
第三组:制作礼物:送给小朋友的礼品可以多种多样,(教案:)
可以用橡皮泥做小桌椅,也可以做薯条、房子或者画房子、花等等。
3、幼儿活动,师分组指导,根据幼儿的需要帮助。
4、活动情况。(如完成时间不同,则和区域一起)
我爱我家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的情感
2、 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
3、 在交流中感悟亲情
4、 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体验、回报亲情、
难点:体会父母的爱 、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 课件 录音机
2、 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 律动《小龙人》
2、 故事导入
森林里住着小熊的一家,有爸爸、妈妈和小熊,有一天,小熊已
经吃了两个冰淇淋还要吃,妈妈不同意,它就生气里,小熊一个人跑
到外边,越跑离家越远了,它又累又饿,看见松鼠一家甜蜜地依偎在
一起,它越来越想家了,伤心地哭了,小熊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回
到了温暖的家。
3、 提问
(1) 小朋友你家里都有谁呀?
(2) 叫什么名字?
小结:
4、 看照片
每个小朋友都想说说自己的家,还有小朋友把照片带来了,我们
一起来看一看(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介绍自己的家里人)
小结:刘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都很喜欢它,
让我们大声说出来好不好《我爱我的家》
5、 看录象
听了这么多,我真想到小朋友的家里去看一看,咱们先去谁家?
6、 交流
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每天为宝宝们做了很多事,
你能不能说一说,学一学
7、 游戏
《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学反思:
父母是为宝宝付出这么多,非常辛苦,刘老师希望中二班的小朋
友都能听爸爸和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宝宝,我这准备了很多糖果,请
小朋友把糖送到妈妈嘴里,让妈妈甜在心里,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幸
福的家。人人参与,在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
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采取全班介绍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然后大家齐动手将一个个照片
贴在“小房子”里,再把“小房子”贴在黑板上的大房子里,看着自
己的创作,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我爱我家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情。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
情实感。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
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其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
三、说教学重点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定位于写作和评价。《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
了明确的要求,如在第四学段提出“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
评价的能力。”“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
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
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因为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面都有限,所
以,我选择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上进
行写作,让学生有话可写,不在选材上设置障碍,就可以使得学生的
注意力集中到真情表达上来,也保证了写作的速度。
1、作前指导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真情作文的习惯,而要做到“真情”作文,特
别是要做到不说假话,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因此,本课
的设计是在写作之前欣赏《我爱我家》主题曲,让学生感知真情是作
文的必要,接着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风筝》、《散步》、《诗两
首》和《〈世说新语〉两则》等,理解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
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
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
“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再作具
体的访谈指导:①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
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
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
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②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
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这样设计是为学生自主写作提出了目标和为后面学生评改提供了
依据。
2、自由写作
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
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是决定这节
课能否收到效果,收到多大效果的基础。
3、作后评点
《课标》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
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
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提出评改指导和要求,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
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并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往往更能促进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次作文评价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交给学
生自行完成。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制定评分细则和对学生自评、互评的
具体要求。
①根据作文要求确定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a、文从字顺,满分25分。(错别字3个扣1分,病句1句扣1
分。)
b、叙事具体,能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满分30分。
c、能体现出“我爱我家”或“我爱家人”的主题,有真情实感,
满分30分。
d、内容充实,文面工整,满分15分。(内容充实,文面工整,
满分15分。以480字计,每少50字扣1分;文面酌情,最多扣3
分。)
要求一定要具体,有利于学生的操作。
②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自评阶段:
a、朗读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
b、细心阅读,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
c、写50字总评。
这样培养了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课标》指出:“养成修改自
己文章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理、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不是教出来的,
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改”是“写”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批
改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关键是正确的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修改方
法,使其熟练掌握“增”、“删”、“调”、“换”等方法。一定要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文章的习惯,这样方能把
学生的作文训练引向高效健康的.轨道上。
互评阶段:
a、四人一小组共同评改,每组四篇,要有旁批,有50字总评,
有四人签名。
b、各大组挑选出范文两篇,并推选两人下次课讲评。
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以大组为单位选出讲评
范文和主讲人之后,要求结合本次作文训练要点试讲。初次试讲,学
生往往只能泛泛而谈,如“我觉得这篇作文文从字顺,内容具体,但
有少量错别字”等,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
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
美。”
课堂上,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
-
更多推荐
房屋装修设计图片欣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