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贸国际花园-中集集团股票走势

半月谈杂志:来自大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2023年9月8日发(作者:祝韵琴)

半⽉谈杂志:来⾃⼤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在上海,⼀⽅⾯富⼈云集,每平⽅⽶五六万元的楼盘,开盘就抢光。如今年88⽇在浦东新区开盘的星河湾⼩区,周边

楼价每平⽅⽶2万元,它卖到5万元,总共322套房,⼀天之内卖260套,总销售额超过40亿元,业内⼈⼠称这种情况在

世界房地产市场都罕见。另⼀⽅⾯,居住在棚户区和⽼旧社区的⼈们,却是连棚屋和⽼旧房的产权都没有的⽆房⼀族。

在蕃⽠弄社区,记者发现⼏乎所有的家庭都是三四户⼈家在共⽤⼀个厨房和卫⽣间,居住条件⾮常简陋。这些房⼦属于

承租公房,居民们只有使⽤权没有产权,⼀个⽉交四五⼗块钱的房租。

2009年第22期《半⽉谈》刊载《来⾃⼤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指出,改⾰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了

巨⼤的成就,⼀部分⼈真的先富起来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在我国各个社会群体利益格

局被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分配不公现象⽇益突出,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贫富差距越拉越⼤。

社区围墙区分贫富的楚河汉界

同为上海市的中⼼城区,静安、卢湾、徐汇、黄浦是繁华商业区和⾼档住宅区,⽽闸北、普陀、杨浦则集中了⼤批低收

⼊⼈⼝。记者在当地调查时,连⽉均收⼊只有2000来元的司机都说:“闸北、杨浦,那是穷⿁住的地⽅!”

闸北区是上海市的边缘区,这⾥有⼤批砖⽊结构的⽼房⼦。在连⽚的棚户区⾥聚集了各种低收⼊者,如从边疆回来的

知青、外来打⼯者等,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据民政局⼯作⼈员介绍,闸北区申领低保的⼈⼝占全区户籍⼈⼝的

3.6%,其中⼤多是失业者以及⽼⼈和孩⼦。⽽这⾥的低保边缘户是现有低保⼈⼝总数的三倍之多。

⼯⼈新村⽆奈的历史轮回

位于上海闸北区天⽬中路749号的蕃⽠弄社区在新中国成⽴前是上海的贫民窟,矮⼩的滚地笼挤满了⼤批⽆家可归的

穷苦⼈。新中国成⽴后经过改造,成为产业⼯⼈的聚居区,⾯貌焕然⼀新。蕃⽠弄的变迁当时还作为典型写进了上海的

⼩学教科书。

然⽽,今天的蕃⽠弄⼜变成了低收⼊⼈群聚居区。蕃⽠弄社区⽬前居住了1680户居民,低保户有178户,占⽐超过

10%。蕃⽠弄社区⼲部告诉记者,社区1964年建成,上世纪80年代能住到这⾥的产业⼯⼈,⼤都是敲锣打⿎来的。因

为当时能在这个⼩区分到房⼦的,⼀般都是⼚⼦⾥的五好⼯⼈。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下岗越来越多,⼤批产

业⼯⼈成为低收⼊⼈群。

社区居民李存荣今年53岁,是上海市铁路局的⼀名机车维修⼯,⼀家三⼝在21平⽅⽶的房⼦⾥居住了14年。记者看

到,包括李存荣在内的三户⼈家共8⼝⼈,⼀起住在⼀套51平⽅⽶的房⼦⾥,共⽤厨房和卫⽣间。李存荣说,这个⼩区

所有的楼房都是这个样⼦,杂乱、拥挤、肮脏,⽽且⽔费、煤⽓费⼀起算,⽇常⽭盾很多。

尽管现在居住条件艰苦,但是回忆起当初分房时,李存荣还是很骄傲的。他说,这个房⼦是因为他妻⼦在上海市印染化

⼯⼚⾥表现好,于1996年时分到的。但是,他妻⼦王纪芬原来⼯作的企业2001年关门,⼏百个⼯⼈全部下岗,她也只

能回家。现在,在上海电机学院上⼤⼆的⼥⼉⼀年仅学费就要1万元,⼀家⼈只能靠李存荣⼀个⽉约2000元的⼯资紧紧

巴巴地过⽇⼦。像我这样的家庭在这⽚社区⾥还属于中等。李存荣说,幸好我们夫妻俩现在⾝体还好,没有什么病,

邻居家⾥有病⼈的,⽣活就⾮常难了。

李存荣隔壁家是低保户潘⽂龙,患有⾼⾎压、⼼脏病、肾脏积⽔等多种疾病,没有劳动能⼒,2000年他妻⼦肝硬化去

世。他⼉⼦在上海⼯程技术⼤学上学,学费全靠贷款。为了维持⽣活,孩⼦平时在学校图书馆打⼯,后来到⼀家不夜

接电话,⼀⼩时⼯资10元,⼀天要⼲4个⼩时。

原国有企业产业⼯⼈多的地⽅,贫困群体就多,上海市民政局⼀位⼲部告诉记者。如上海杨浦区,当年产业⼯⼈50

万,占上海全市18个区县的1/10。⽬前,该区拿低保的⼈⼝有3.4万⼈,也占全市低保⼈⼝的近10%2009年初,上海

市将低保标准从400元调整到425元后,虽然只提⾼25元钱,但仅仅⼀个杨浦区低保户就骤增2000多⼈!

⾼房价下的居⽆定所者

在上海,⼀⽅⾯富⼈云集,每平⽅⽶五六万元的楼盘,开盘就抢光。如今年88⽇在浦东新区开盘的星河湾⼩区,周边

楼价每平⽅⽶2万元,它卖到5万元,总共322套房,⼀天之内卖260套,总销售额超过40亿元,业内⼈⼠称这种情况在

世界房地产市场都罕见。

另⼀⽅⾯,居住在棚户区和⽼旧社区的⼈们,却是连棚屋和⽼旧房的产权都没有的⽆房⼀族。在蕃⽠弄社区,记者发现

⼏乎所有的家庭都是三四户⼈家在共⽤⼀个厨房和卫⽣间,居住条件⾮常简陋。这些房⼦属于承租公房,居民们只有使

⽤权没有产权,⼀个⽉交四五⼗块钱的房租。

李存荣说:“对我来说,买房就别提了,我们即使卖⾎,也买不起两万块钱⼀平⽶的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困难户情愿住在⼗分简陋的住房⾥,也不愿被拆迁。和病残⼉⼦⼀起住在交通花园”(棚户区)

李继梅听说现在她所住的⼩区要拆迁,⼗分⼼焦。这⾥要是拆迁了,我和孩⼦就没有地⽅住了。现在尽管房⼦差,可

换个地⽅,房租就没有这么便宜了!

不仅如此,由于住房商品化过程太快,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批低收⼊⼈群⽆房可住。在上海市杨浦

区,很多街道已经出现流浪的⼈群,每个街道少的四五个,多的⼗来个,居⽆定所的⼈群已经给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造

成很⼤的压⼒。街道⼲部表⽰,这些⼈平时经常来民政部门反映困难索要低保补贴。岁数⼤的整天提要求,年轻点的就

在外⾯混,晚上睡在⽹吧、急诊室、棋牌室、澡堂等,实在过不下去就偷盗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杨浦区民政局社

会科科长郑军说,如果政府能给居⽆定所者提供廉租住房甚⾄⼀个床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专家:⾼平均数掩盖居民收⼊差距的真实状况

最近,来⾃国家发改委的《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分配机制》的调查揭⽰,从1988年⾄2007年,收⼊最⾼的10%

群和收⼊最低的10%⼈群间的收⼊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差距已达到历史最⾼⽔平,城乡整

体基尼系数达到0.465。⽽本刊记者调查中也发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普通民众对贫富差

距不断加⼤的不满也⽇益强烈。

贫富分化被关注

中科院⼼理研究所所长王⼆平告诉记者,过去6年他们在做社会问卷调查时,将中国社会问题最严重的是什么这⼀问题

列了19个备选项,在调查的5个省40个县中,⽼百姓都认定排在头两位的社会问题是腐败和贫富差距,只是到了第三位

各个省才有变化,如环保、住房等。

长期从事居民收⼊分配研究的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说:收⼊差距扩⼤累积的结果是财产差

距的不断扩⼤。⽬前收⼊最⾼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重接近50%,收⼊最低的10%家庭的财产

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重可能在1%上下,80%中等收⼊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半。

各⾏业收⼊苦乐不均的现状也越来越突出了。杨宜勇说:中国纳税百强⼏乎年年是⽯油、烟草、钢铁、电信、电⼒、

⾦融等具有国有垄断性质企业的天下,上市公司中的能源、电⼒、钢铁、交通、汽车等企业总能出现在沪深两市业绩增

长排⾏榜的前列,这都反映出垄断⾏业的收⼊在持续快速增长。

民众不满被平均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平均⼯资同⽐增速超过经济增长,这⼀数字⼀公布,引

起公众哗然,很多⽹友质疑⾃⼰⼯资被增长。⽽专家的调查也显⽰,⾼平均数背后掩盖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差距的真

实状况。

具体到⼀个地⽅或⼀个企业,⾼平均数也极⼤地掩盖了收⼊差距。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刘稚南说,去年上海城市居

民平均可⽀配收⼊为26675元,但60%左右的市民收⼊低于平均数。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副队长纪中锐告诉记者,青

岛市去年的城镇居民平均收⼊为20646元,低于平均数以下的城镇居民占到总数的65%

拥有1.5万名正式职⼯、9500名农民⼯的青岛港集团是⼀个效益良好、职⼯收⼊⾼的优秀国有企业,去年该集团⼈均年

收⼊7万多元,是青岛市民平均⽔平的3倍半。但记者发现,这个企业⼀线⼯⼈的⼯资绝对额近10年多来是年年上涨,但

在整个企业中的收⼊地位却不断下降。与管理层的平均⼯资相⽐,⼯⼈的相对⼯资⽔平从20年前的最⾼下落到⽬前的最

低。10年内青岛港管理层的⼯资增了五倍,⽽⼀线的⼯⼈仅仅翻了⼀番,尽管⼯⼈的绝对⼯资⽔平并不低,但是与管理

低。10年内青岛港管理层的⼯资增了五倍,⽽⼀线的⼯⼈仅仅翻了⼀番,尽管⼯⼈的绝对⼯资⽔平并不低,但是与管理

层的差距在不断拉⼤。在著名企业海尔公司,其普通员⼯⼯资每⽉只有1500元左右,⽽中层以上的收⼊每年⼤都在10

万元~20万元,甚⾄更⾼。

该对贫富分化说

记者调查中采访到的多位社会问题专家均表⽰,改⾰开放以来,⼈民群众⽣活⽔平虽然有了很⼤提⾼,但贫富差距⽇益

加⼤,很多⼈有⼀种被剥夺感。

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副主任顾骏说,如今出现的很多民⽣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如说,上海市的退休⼯资⽐在岗的最低⼯资标准960元还⾼。他指出,社会不怕贫富差距,就怕个⼈没有改变社会地位

的机会。

中国⼈民⼤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主任郑功成认为,在国际⾦融危机影响下,群众的不安全感进⼀步增加,因

为⽣活中的压⼒不断增加。⽽这种不安全感⼜表现为多个等级:第⼀,⽣计困难;第⼆,就业压⼒;第三,有收⼊,但是没

有稳定的安全预期;第四,对社会公平有看法。

中国社科院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研究员认为,仇富⼼理的提法实际上是不对的。所谓的仇富,只是对某

些利⽤不合理⼿段进⾏权钱交易的群体的不满,⽽不是笼统地对所有富⼈的不满。

著名学者薛涌在其多篇专栏⽂章中也指出,中国的⽼百姓,绝⼤多数拥护市场经济,对正当渠道获取的财富相当尊重。

没有⼈仇恨姚明,没有⼈仇恨袁隆平。之所以有仇富的说法,是因为许多富⼈的财富来得不正当。他指出,均富是现

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国作为⼀个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对贫富分化的容忍度其实⽐中国还要低得多。⽽⽬前贫

富分化的不断加剧正在伤害中国社会的整体利益,中国必须对⽇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了!

(记者:葛如江、沈锡权、孙洪磊)

【本⽂原载《半⽉谈》杂志2009年第22期】

天安都市花园-春兴精工

半月谈杂志:来自大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更多推荐

星河湾楼盘详情